生活感悟(7)書法之意義

來源: 大洋彼岸洋插隊 2017-12-24 12:56: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24 bytes)

7. 書法之意義

 

漢字在曆史長河演變發展的漫漫過程中既傳承了華夏文明,又促進了思想交流,還形成了一套被尊為中華國粹的獨特造型藝術——書法。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曾這樣讚美書法: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這麽美妙的藝術,其意義何在呢?

曆史上濟世安民的唐太宗這樣總結: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其大體意思為:和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相比,書法雖屬小道,但學習時照樣不能急於求成,時時留意規律,勝似浪費光陰。人世間沒有難事,學不會的病因在於心力懈怠,不能專心罷了。

最後一句,看則指書法學習,實則揭示了人生哲理!

宋代詩人陸遊曰: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

意為書法練習時筆下生力,墨中增神,利於防治疾病,強體健身。

五代的狀元何喬語: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也,故書家得以無疾而壽。

周星蓮曰: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作楷書時至百字,便覺矜燥具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時,又覺靈心煥發。

即便在當今突飛猛進的科技時代,如果能靜心學習書法,勢必影響個人的生活態度:

當你揮毫潑墨之時,就會全神貫注於字體的結構、大小;筆畫的長短、粗細;行筆的虛實、流暢;布局的寬窄、遠近等關係的處理,從而拋棄了生活中的所有雜念。

這種悠然、超然、淡然的心境,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俗話說:人怕不動,腦怕不用。堅持練習書法,心腦並用,能延緩大腦的衰老進程,能讓人思想敏銳開闊,精神樂觀灑脫,心理長保平衡,青春永駐。

還有人這樣總結書法修身養性的作用:

年少習書可洗滌心靈,磨練堅韌之耐性,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意誌。運筆時行文、興義互相映耀,可滋潤大腦,令人冰雪聰明,平靜明慧,書中的格言警句能規範舉止,造就將來。

中年習書,能心平氣和,抵禦壓力,減除煩躁。揮毫臨帖中有大量名言金句,即可自律自勉,亦可送於友人,感惠尋知,樂趣無窮。

身為長者,習書更有用途,書法養生源遠流長,曆代書壇壽星多不勝數。歲月催人老,若能長期揮毫習書,可練就一套上乘的功力。人書具老時,定有鐵畫銀鉤之日。隨意書成詩詞賦句,既可娛人,又可娛己,談笑間自覺歲月無期。

書法長練能使人清氣傲勝,萬般氣度蘊藏胸中,盎然雅趣隱現眉宇,情操之高更非遊戲荒日可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書法是養“氣”佳徑! -佚木- 給 佚木 發送悄悄話 佚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14:13: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