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愛情上腦,也不要隨意賭咒發誓

?就算愛情上腦,也不要隨意賭咒發誓

 

能老師 就叫熊太行也行 2022-11-23 20:26 Posted on 北京

 

 
 
好,開拆今天的故事吧,說的是一個愛情、忠貞和誓言的故事:
愛情跟誓言,往往會緊緊地綁在一起。
愛情上腦的時候,人可能做出許多無法完成的許諾。
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都不再信神,也不再相信賭咒發誓,不過在古人那裏,發誓仍然具有著極大的魔力。
Image最著名的發誓名場麵
對生者發誓倒也罷了,倘若是對死者發誓,往往還會有更加嚴重的後果,比如《喻世明言》的這篇《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就是一個頭腦一熱對死者發誓,最後應誓的慘烈故事。
燕山的燈節
今天說起宋徽宗時期的北宋,大家往往會想到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宋江、方臘作亂,外麵還和西夏和遼開戰,最後被金兵入寇打到了東京城下。
但對那個時代的東京官員和商戶來說,那是一個繁榮的盛世。
每年的正月十四,宋徽宗就會去看元宵燈會,他的車駕看完之後,東京全民觀燈,熙熙攘攘,一定要折騰到正月十六才結束,在這兩天裏,東京市民有好幾次機會能夠直接看到皇帝、貴妃和各種皇家的排場。
“就跟看神仙差不多。”當時的人們都是這麽想的。
靖康之恥,北宋被金兵滅亡,已經變成太上皇的宋徽宗和兒子宋欽宗都被擄走,關到了今天的黑龍江,嬪妃、公主、貴婦、小姐們被分給女真的將領和貴族為妻做妾,宮女們淪為奴婢,反倒是徽宗,厚著臉皮在東北躺平了好些年,期間還生了幾個小皇子。
國,亡了,東京的元宵節,再也沒有了。
白頭宮女談論玄宗,是當年的威武;曾經的汴梁官民懷念徽宗,想念的是曾經的繁華。
金朝把都城遷到了中都,時人稱之為“燕山”,就是今天的北京,這裏有許多被擄來的、過來做生意的東京人,每年的正月十五,燕山也會大辦燈會,那一天,所有流落在燕山的東京人,都會越發懷念徽宗時候的東京。
這一年的元宵節,有個叫楊思溫的人在燕山看燈。
楊思溫曾經是肅王府的使臣,靖康年間被擄到燕山,碰巧他姨夫在這裏開客棧,他就在此地生活下來,給人代寫文書混口飯吃。
楊思溫滿眼看的是燕山的燈,心裏想的卻是汴梁的燈。
走進寺院,聽見寺院中的和尚是東京口音,一問是大相國寺的和尚流落在此,遇到一個眼熟的女子正在燒香,看衣著打扮,是東京人的款式。
四目相對,女子跟他交換了眼神,就匆匆離去了,那不是眉目傳情,而是有事相商。
“這是誰呀?”
第二天,楊思溫又想去寺院,看看能不能遇到那個眼熟的女子。
在路上遇到了一陣雷聲(北京的冬天哪來的雷),正要躲雨,看見了一輛大車從西而來。
這車好排場,明明是權貴,車後麵跟著許多侍女,內中有一個穿紫的女子,就是那個眼熟的女子。
這次離得近、看得清,楊思溫終於想起來了,這是他嫂子!
楊思溫有個極好的朋友,叫韓思厚,倆人同鄉,就結拜做了兄弟,以“表兄弟”相稱,鄭義娘就是韓思厚的妻子,以前是喬貴妃的養女(應該是寵愛的丫鬟)。
Image曾經的神仙眷侶,可能跟他倆差不多
在他鄉做亡國奴的人,突然遇到了親人,第一反應就是跟上去。
貴人的車駕到了秦樓,這是燕山的大酒店,就像東京城的樊樓一樣。
我在《凡人動了心》裏給大家拆解過一個樊樓的故事,北宋誕生了中國飲食史上最偉大的發明——炒菜。
煤、炭的使用和鐵鍋的出現,讓熱炒和現點菜的酒樓成為了可能。
金的燕山,把北宋的東京有樣學樣,都照搬過來了。
貴人上了酒樓,楊思溫跟了過去,正巧遇到了一個夥計,發現是當年樊樓大酒店的陳三,楊思溫趕緊請陳三喝酒,托他去跟嫂子傳話。
鄭義娘的離散遭遇
鄭義娘悄悄過來見楊思溫,跟楊思溫提到了自己的遭遇,當初東京城淪陷,和丈夫韓思厚乘船逃難,被金兵追上。
“箭穿篙手,刀劈艄公。”
韓思厚被敵人綁走,鄭義娘被金人撒八太尉逼迫,拚死不從,被幾番轉賣,賣入娼家,上吊自殺了一次,被救活過來。
撒八太尉的夫人被封為韓國夫人,看義娘可憐,就讓她跟在身邊當了婢女。
“你看我的脖子上戴著圍巾,就是為了遮蓋脖子上的傷痕。”
“我現在是奴婢,肯定逃不掉。”
“聽人說你哥哥逃了出去,到了金陵,又做了官,他以為我死了,這四年了,也沒有再娶。”
“叔叔如果你有相熟的朋友去江南,請務必給你哥哥帶信。”
楊思溫還想著細問,一個凶神惡煞的家將拿著八棱棒出現了:
“什麽人敢騷擾我們府的侍女!”
楊思溫落荒而逃,一直逃到姨夫的客棧裏才安下了心。
三個月之後,他再也沒有機會遇到太尉府的車隊,或者有機會得到嫂子的消息。這一天又來到秦樓大酒店,想找陳三聊聊天,結果陳三不在,接待他的人卻也認識他。
“我是東京寓仙樓的過賣小王,您忘啦?”
也是一個流落在燕山的同鄉。
“上次我過來,遇到韓國夫人的車隊,你知道韓國夫人的府在什麽地方嗎?”
小王說:“聽說就在天王寺後麵。”
楊思溫喝著酒,突然發現了酒樓裏那麵可以寫詩的牆:
“昌黎韓思厚舟發金陵,過黃天蕩,因感亡妻鄭氏,船中作相吊之詞。”
墨跡還沒有幹,這是他哥哥韓思厚寫的詞!
他趕緊叫過來小王,問韓思厚的下落。
“聽說他做了宋的使臣,在本道館落腳。”
楊思溫酒也不喝,直奔本道館。
楊思溫來到館驛,見到了哥哥韓思厚,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了一起,共敘別情。
楊思溫問:“嫂嫂安樂?”
聰明,楊思溫這話有玄機,他也有點恍惚,不知道自己那天到底是在做夢還是在現實中了。
“別提了,我們在船上被金兵襲擊了。”
“箭穿篙手,刀劈艄公。”
這話和鄭義娘說的一模一樣。
楊思溫這才敢相信,那天他真的見到嫂子了。
“撒八太尉逼迫你嫂子,她搶過刀來,自刎而死了。”
“哥哥您親眼見到嫂子自殺嗎?”楊思溫問。
“沒有,是家人周義看見,跟我說的。”韓思厚說。
“嫂子可能沒有死,我元宵的時候在秦樓看見了嫂子,她在韓國夫人的侍從當中,我請陳三帶了信兒給嫂子,見了一麵,嫂子說哥哥在金陵做了官,而且傷心欲絕,四年都沒有再娶。”楊思溫說。
韓思厚也拿不準了,楊思溫想了想:“我們直接去天王寺後麵的韓國夫人府打探消息吧。”
天王寺非常破敗,有個大宅子空無一人。
兩人遇到了一個非常暴躁、不愛理人的老頭子在打絲線,口音不通,不可理喻。
倆人正要走,一個東京口音的老婆婆叫住了他們。
“這是我家老頭子,是個山東蠻子,沒禮貌,別理他們。您有事問我吧。”老婆婆說。
老頭子要製止老婆婆,老婆婆沒理他。
“韓國夫人府在這裏嗎?”
“韓國夫人去年就死了,他家搬去別處,就把韓國夫人埋在花園裏了。”
“死了?”
“你們要不信,我就陪你們去看看。”老婆婆說。
“官府問起來,你們不要連累我!”暴躁老頭絮絮叨叨地說。
“有個鄭義娘,是韓國夫人身邊的侍女,您聽說過嗎?”韓思厚問。
老婆婆說:“啊,官人就是韓掌儀韓思厚吧,這位官人應該就是韓掌儀的結義弟弟楊思溫,我聽鄭夫人提到過你們。撒八太尉搶來鄭夫人之後,她自刎而死,韓國夫人可憐她忠貞,就火化了她的屍體,收殮埋葬在這花園當中。她雖然是死人,但和活人差不多,陰天下雨的時候,我就時常過來跟她說話。”
三人翻牆進入園中,發現了義娘在牆上寫下的詩詞。婆婆把韓國夫人和義娘的靈位、畫像指給了韓思厚看,又告訴了他義娘的骨殖所在。
韓思厚想要帶走義娘的匣子,卻完全拿不動。
楊思溫趕緊勸他:“遷葬也是要有禮節的,還是見了嫂子再說吧。”
死人不想走,這就是真相。
男人的嘴,騙鬼的鬼
韓思厚、楊思溫和老婆婆去買了祭品、香燭,入夜時分,義娘出現了。
夫妻兩個抱頭痛哭,老婆婆和楊思溫也陪著落淚。
“我拋棄了我的命,全了你韓家的名聲,但是也因此陰陽兩隔。”義娘說。
老婆婆勸她坐下來談談遷骨的事情,大家坐下,三個活人吃了點東西,義娘隻能聞聞氣味。
楊思溫問義娘:“那天元宵節,車後的人們,都是鬼嗎?”
義娘說:“太平盛世,人鬼都是分開的,今天這種世道,人鬼才是混雜的,那天車駕後麵的人,都已經是死人了。”
這句話真是戳心戳肺的,這就是宋、元、明三朝的文化人對靖康之恥的看法。
一下子死了那麽多人,那麽多人淪為奴隸,百鬼夜行,奈何橋窄,鬼都站不下,有些鬼,就暫時在世間繼續遊蕩了。
韓思厚說:“你是為我而死的,我打算終身不娶來報答你,隻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回到金陵去。”
義娘不願意:“我當然願意跟你走,在你附近,時時可以見到你,但是你回去一定會再娶的,那時候就會各種不方便了。”
概括起來就是“我是死人,不娶勿撩”。
義娘真是個清醒的女子,人不可能也不應該永遠為死者守著,男人尤其不可能為妻子守著,不說傳宗接代的壓力,男人也將永遠受到其他女子的誘惑。
Image畫皮》裏的女鬼(為了過被改成狐狸精
楊思溫也幫著哥哥勸嫂子。
義娘說:“叔叔你不知道你家哥哥的性子嗎?以前我活著的時候,他就有點風流成性不老實。”
楊思溫趕緊幫哥哥做保證:“嫂子你別這麽說,你看我哥都守了四年了,他已經變了。”
確實有很多人會變,經曆過靖康之亂這樣的大變亂,許多人都會變得麵目全非,楊思溫獨在異鄉,是最明白的,遺憾的是,韓思厚和他完全不一樣。
夫人向二人道:“謝叔叔如此苦苦相勸,若我夫果不昧心,願以一言為誓,即當從命。”
這是義娘的最後一次勸退。
我們看《聊齋誌異》的許多故事,娶了鬼妻和狐狸妻的許多男主角,如果生不出孩子,這些賢妻都會給男人納妾生子,特別賢德。
義娘和他們不一樣,我們不能責備義娘,因為義娘已經拿了一條命給韓思厚了。
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如果男人要負心再娶,她是完全沒有辦法來製衡他的,隻有這誓言,可以讓他稍微收斂。
思厚以酒瀝地為誓:“若負前言,在路盜賊殺戮,在水巨浪覆舟。”
義娘化作一陣風消失了,兄弟倆和老婆婆再去提骨殖匣子,就能拿動了。韓思厚拿錢感謝了老婆婆和楊思溫,帶著亡妻的匣子同回金陵。
女道士和負心郎
韓思厚在途中遇到了舊仆人周義,周義供奉著主母鄭夫人的神位。韓思厚告訴周義妻子顯靈的事情,周義見韓思厚不忘舊情,非常欣慰。
韓思厚把義娘的骨殖埋葬在金陵城外一個也叫燕山的地方,讓周義負責守墳,每三天就要去墳前探望一次,還聽了兩個同事的勸,找土星觀觀主劉金壇來做法事,追薦鄭夫人。
劉金壇是個女道士。
劉金壇是個風流俊俏的女道士。
Image我尋思是不是跟這個氣質差不多
劉金壇的丈夫原本是個官員,死在了靖康之亂當中,她自己流落到了金陵,出家做了道姑。
韓思厚走進劉金壇的房間,看這擺設、這裝飾,又看了劉金壇寫的詩詞。
這女人有思凡的意思。
韓思厚是個官兒,條件很不錯,劉金壇如果要回到官太太的生活,這也是最好的機會!
還做什麽追薦?我這就自薦!
做什麽功德?你就是功德!
倆人就在道觀裏好上了。
韓思厚的兩個同事發現了這件事,就勸韓思厚說:“畢竟是道士,往來不便,不如讓她還俗,娶過門來比較好。”
韓思厚居然真的答應了。
娶了新人,舊人自然就丟在了一邊。
周義發現主人好幾天不來主母墳前,決定過去看看,一進家就發現韓思厚娶了新夫人。
周義大哭了起來:
“官人,你好負義!”
按說一個仆人,沒有問責家主的道理,但這不是太平歲月。
周義也是鬼門關邊上走過一道,親眼看見夫人自刎慘烈景象的人,他的問責有道理。
韓思厚讓身邊的下人們把周義揍出門去。
周義回到了看墳的住處,哭了一場,睡著了。
夢中,鄭夫人問他韓思厚的住處,他說完地址,就驚醒了。
鄭夫人要去討個說法。
那一夜,劉金壇的嘴裏發出鄭義娘的聲音。
“你忒煞虧我,還我命來!”
韓思厚害怕了,苦苦哀求。
鄭義娘用劉金壇的手,啪啪啪打她的嘴*****。
韓思厚趕緊去找道士朱老道,要收前妻的鬼魂。
朱老道一看就明白了:男人虧心了。
“這事兒得勸,”朱老道說,“不能收。”
義娘告訴老道在燕山發生的事,老道也隻能勸她接受超度,早點放下這個人間,義娘鬧累了,天也要亮了,就暫時告退。
事情沒有被解決,劉金壇動不動就被附體。
韓思厚露出了本來麵目,想盡快解決問題,朱老道說,隻有挖開義娘的墳墓,把屍骨扔進江中。
Image
 
韓思厚真的這麽做了!劉金壇真的不再中邪,平平安安。
馮夢龍在這裏也忍無可忍,說了一句:
“恁地時,負心的無天理報應,豈有此理!”
幾年過去之後,韓思厚帶著劉金壇坐船在江上,突然聽見船上有人在唱歌。
歌詞是當年義娘寫在韓國夫人宅牆上的那一首。
他趕緊叫過來那個船夫,問他從哪裏聽來的歌。
“這是從金國燕山傳過來的詞,據說是一個老婆婆抄錄出來的,說的是鄭夫人貞烈而死,她的官人從北國接回屍骨,歌頌了他們令人羨慕的愛情……”
韓思厚一下子就想起了當年的情景。
猶如萬刀攢心,他的眼淚嘩就下來了。
可惜,晚了。
江上風浪大起,船工大聲叫嚷著,說夫人落水了。
一個頭頂羅帕的女子把劉金壇拽下了江裏。
韓思厚想要救人,卻看見了義娘。
也罷。
義娘,中國的複仇女神美狄亞,把情敵和負心郎一起拉入了江心,江麵重新平靜了下來。
故事說完了,是一個三輸結局。
義娘不做什麽成人之美之類的卑微的事,她隻是以直報怨,循名責實。
我為你死了,我死後隻想安安靜靜待在遠處;
你又一次選擇了我,又立下重誓,那就要好好守著;
你負了我,我也沒有要你的命,你至少要跟我取個商量;
你把事情做絕,就不要怪自己會應誓了。
韓思厚也是肉欲上腦的典範,情深意切寫了好多詩詞,楊思溫、老婆婆和周義,都在幫他,他甚至見了死者顯靈的神跡,最後把義娘帶回來,求仁得仁。
但他卻最終辜負了這麽多人的好意和真心,把女道士娶回了家。
人間自有真情在,欲望比情還能耐。
這個故事還有一點也耐人尋味,那就是靖康之恥給宋人帶來的精神創傷,從韓思厚到劉金壇,家家都有人死於這場巨禍,楊思溫對燕山的那種已經定居下來,又難免不適排斥的情緒,都是非常真實的記錄。
人受了傷,需要慢慢治愈,群體見證的大災難造成的傷痛,可能需要上百年來彌合。
南渡的士大夫和難民們對江南也是各種不適應,比如長江。
看見有人沉了船,覺得大自然變幻莫測太可怕了,那就編出一個故事,覺得是船上的人虧了心,應了誓,而不是天地不仁。這也是南渡的北方宋人的真實念頭。
對今天的我們,也有不少的參考意義——
真情是個好東西,但它往往難以久長。
不要高估自己的定力,也不要輕易賭咒發誓。
以及,做人要留一線,不能太狠辣。
 
 

所有跟帖: 

奇怪的老人獨自一人來廟裏燒香 -FormatRun58- 給 FormatRun58 發送悄悄話 (194 bytes) () 12/08/2022 postreply 20:51: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