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1年:別再道德綁架地震後的愛情丨大家
我們通常都對自己的記憶太過自信。溫州動車事故時,有一個小女孩受傷了,她的照片感動很多人,成為第二天很多報紙的封麵照片。當時還在報社做國內新聞編輯的我,暗中下定決心,以後每一年在報紙上發一篇文章,對這個女孩表達祝福。我隻堅持了一年,事實上,我很快就沒在報社工作了,當時的同事,也都走得差不多了。
這就是時間的無情,任何人都無法抵擋。以蘇軾的深情,紀念亡妻,也不過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中國人能夠堅持10年已經算是極致。所以,當又一個“5·12”來臨,即便是成都媒體,也沒有什麽紀念性的報道。去年,該回訪的人已經回訪了,今年,就此別過,也放過對方吧。
這很正常,甚至是值得肯定的。從此之後,就不會再有關於“5·12”的宏大敘事了。河流和山川都在自然生長,人也是。“重建”早已完成,至於每個人內心的重建,則都會成為隱秘的故事,成為個人孤獨命運的一部分。
一切堅持都是成長,包括分離的愛情。
知名公號“一條”推出一篇視頻報道,講述“死裏逃生的37個四川人”的故事。這是北川中學初三一個班級的故事,當時他們正在外麵上體育課,所以逃過一劫。當時的初三學生,如今很多都已經結婚,過上了普通、日常的生活。2016年大年初三,他們回到學校,搞了一個同學聚會,大家有說有笑。
紀錄片《初三四班》的海報
其中一位同學產生了拍攝紀錄片的想法,於是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的個人故事。他們中相當一部分返回了北川縣城,因為親人的遇難,讓他們更加認識到親情的可貴。有一個女孩結婚了,這讓她理解了地震後母親的舉動。
父親遇難,母親每年春天都會在屋後的河邊哭泣,河流的聲音可以掩蓋哭聲,以免讓孩子們聽到——這個女孩自己戀愛後,才理解了母親失去愛情的悲傷,那和失去親人的悲傷是不同的。
但是,11年過去,女孩的母親終於從當初的悲傷中走了出來。事實上,在河邊哭泣這樣的行為,隻持續了幾年。她真正離開了自己的丈夫,離開了愛情,但是卻也真正獲得了新生。
去年在紀念“5·12地震10周年”時,成都商報記者回訪了陳堅的母親和妻子。地震發生時,26歲的陳堅被預製板壓著,等發現他時,他已經堅持了70多小時。電視台現場直播救援他的過程,無數觀眾看著他和命運抗爭。他一直在對著鏡頭說話,他說老婆已經懷孕,他不想讓孩子一出生就沒有爸爸,這感動了很多人。
6小時後,他被救了出來,但是卻在半小時後離開了人世。電視直播主持人哭得說不出話,節目被迫中斷。現在反思,這樣的直播是有問題的,刺激他反複說話,未必是一個好選擇。而當時的救援也比較落後,未能處理好人救出來後的那種“緊急狀況”。當然,這不是重點,記者回訪他的家人,其實是想看一下他的老婆孩子到底怎樣了。
結果是,他的妻子已經成立了新的家庭,孩子也5歲了。她仍然喊陳堅的母親為媽媽,也經常去看望老人。相比於“不忘丈夫生前呐喊,妻子把孩子撫養成人“,這樣的故事結局,更讓我感動。一個結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年輕女人,要克服多大的困難,才能重新獲得愛情啊。
時間可以撫平傷口,也能讓人們以一種更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地震後的愛情“。地震期間最動人的“愛情”,發生在“背妻男”吳加芳身上。他把妻子的遺體背在身上,騎上摩托車,這一幕被一位國外攝影師拍到,吳加芳成為了情義的化身,甚至有一位女子,被他對妻子的“深情”打動嫁給了他,當然,最後他們又離婚了,因為生活不是戲劇。
吳加芳的再婚成為新聞事件,引來無數網友的譴責。這是地震後的典型輿論,人們希望吳加芳能夠維持他的輿論形象,最好能在10年後像蘇軾那樣寫一首悼念亡妻的詩出來。這樣的輿論,當然是一種道德綁架。
吳加芳的遭遇其實相當典型,地震後的新聞報道,媒體雖然報以極大熱情,付出很大努力,但總體上是比較糟糕的。宏大敘事觀念的籠罩下,人們造了一些神出來,對當事人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枷鎖。近10年,媒體反複的回訪,也讓當事人苦不堪言。
一名痛失愛女的母親痛不欲生
“地震後的愛情”也是一樣。在那樣極端的時刻,人們看待愛情的方式也變得極端了。有女性在地震後不久就選擇了離婚,因為丈夫在地震中奪路而逃,不能算是經受住考驗。也有人因為地震後得到的關心,而格外看重一個人的情誼,但是最終發現這種“臨時的激情”並不可靠。地震成為一個戲劇性的場景,放大了怕也放大了愛,如果以10年為單位來看,“日常生活”才是有本質性的。
我聽說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女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而她的小叔子則失去了妻子。後來,兩個人為了重新建立家庭,都多方努力,但是沒能成功。不久前,他們兩個走到了一切,成立了新家庭。這並不浪漫,但也是讓我感動的愛情。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開出的花朵,隻是在簡略的敘事中,我們無法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努力。
“地震後的愛情”,可能有不少都是這樣的。不完美的,從生死分離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就像穆旦在詩中所寫的那樣,“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過上普通的生活,這是北川中學那37個幸運學生最大的感受,其實也是活著的人共同的期望。去年的今天,成都沒有警報,今年也不會有,一切都歸於安靜,就像歸於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