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對此劇不滿的人對玫瑰怎樣諷刺、挖苦、咒罵,玫瑰還是越過越好, 事業魅力都有提升。 而且此片在海內外華人婚戀追逐金錢的風氣中,的確是一縷清風。片尾的"從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節選Walter Whitman的大路之歌,雖然是1943年寫的,也很有現實意義。玫瑰的兩位前任在玫瑰離開他們以後,都受玫瑰的影響, 人品(至少在表麵)有所改進,這也是此劇很正麵陽光的部分。
雖然有的細節還可以推敲,但是瑕不掩瑜。從這個電視劇中我能看到中國人的覺醒能力,也使我對中國抱有希望。說不定有一天他們會從政府的獨裁中覺醒出來,也未必不可能.
這部電視劇也是一個照妖鏡,對這部電視劇的評價可以照出人美好或者齷齪的想法。這部電視劇對大男子主義者,簡直是一個沉痛的打擊。美其名曰"對婚姻也沒有普通人那種忠實感",不過是大男子主義者對覺醒來的女性的無奈. 對於像玫瑰的丈夫那樣對妻子沒有信任和尊重背著妻子兩次讓她失去工作,把錢都騙走,還經常說"我養著你",這種奇葩丈夫還配"忠實感"。一些大男子主義者見不得劇裏寫的玫瑰事業成功,40歲還有人追,酸溜溜地諷刺玫瑰"飛得高,會掉下來的", 這種心態耐人尋味 。不知道這種人怎麽說默克多最近的最近一次的婚姻,恐怕不會說"飛得高,會掉下來的"吧 。 這部電視劇對那些被大男子主義馴服的女性衛道士來說, 也算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要趕緊攻擊一番。首先,就事論事,就從這個電視劇的劇情出發,扯什麽亦舒或章小蕙的人生來攻擊玫瑰,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偷換概念, 邏輯上常見的詭辯手段. 第二,請看時間線。玫瑰和初戀分手後, 三年並沒有和任何人戀愛. 三年以後才遇到前夫。和前夫戀愛三年,婚姻五年,堅持了八年時間。離婚以後三年並沒有和任何人戀愛, 三年才遇到靈魂伴侶,靈魂伴侶去世後六年並沒有和任何人戀愛, ,從何而來"骨子裏就是輕浮浪蕩" ? 第三, So far, 玫瑰隻和三個男人上過床,沒有一個是"一見麵就上床"。 而且她的身體是隨著心走的。 那些說玫瑰"不自愛不矜持那麽easy感覺太cheap",什麽"掉價"的衛道士, 不過是把性愛作為商品,得留著賣個好價錢?
我希望這個劇對零零後的女性有所啟示. 中國前幾年經濟發展起來,男權思想也有所回升。 我認識一批60後或70後的女性,他們基本上都是年輕時主動或被動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支持丈夫, 而丈夫發達了以後找小三或者離婚。 但是這些女性並沒有覺醒,相反他們try to justify their husbands' actions--- 自己被拋棄是因為自己沒有把家庭經營好,自己沒有別人年輕等等,那些女性的父母也會覺得自己的女兒沒有能耐把女婿守住, 就是應該被拋棄。這裏需要指出來的是玫瑰前夫這種妻子逼迫放棄其事業的行為在今天也具有普遍性的。在甚至在文學城這個海外論壇裏麵,也受到一些人的共鳴,認為妻子如果沒有丈夫掙的錢多的話,就應該放棄其事業, 玫瑰指出前夫對她缺乏"信任和尊重",這兩個詞用得非常準確,這也是這個劇的亮點之一。
(保持修改潤色這篇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