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全國大練兵總匯演,毛澤東聽聞,劃線請示:我也想看看

來源: 千裏 2021-07-08 14:02: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240 bytes)
1964年,全國大練兵總匯演,毛澤東聽聞,劃線請示:我也想看看

 

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我國曆史上開展了第一場短暫和平歲月裏的大練兵運動。

---60年代大練兵。

這場大練兵運動從策劃軍練、具體練兵細則,再到毛澤東親自審閱練兵訓練結果,持續了近六年的時間。

1958年,秋季。

還在中南海菊香書屋伏案辦公的毛澤東,他看到了一份關於昆明軍區師政委何雲峰的軍事報道。

報紙上的何雲峰脫下了將官軍裝,穿著普通士兵的訓練服離開了軍官家屬樓,不僅參與日常基層士兵的訓練,還和士兵們一起生活在普通的軍隊宿舍中。

一個關於和平年代中,軍隊的素質的建設問題,成為毛澤東當天晚上思考的一個焦點。

朝鮮戰爭結束之後,難得的和平時代裏,其實也是當時軍隊進行全麵大休整的時期,那時候的部隊建設尚不像現如今完善且具體。

從紅軍創建以來,跟隨新中國建立一起成長起來的這支軍隊整整進行了長達32年的戰爭,這種級別的戰爭強度,今天的你我大多都無法感知到戰爭對於每一位軍人的心中的巨大心理瘡傷。 *****

 

*****

 

在戰爭年代中的軍隊休整,往往都是進行輪班式的休整,某支軍隊訓練完成之後,在前線的軍隊會馬上退下來,輪休結束的軍隊然後進行以此遞補。

這樣的輪休製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前線軍隊的戰鬥力。

漫長耗戰,終有祥和。

朝鮮戰爭的結束,不僅讓中國提到了國際聲望,也為這批曾經在戰場中艱難奔襲的先輩們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大休整機會。

軍隊五年大休整期間,軍官開始進入家屬樓、辦公樓,如此一來也意味著軍官和士兵之間的那種軍隊情節開始漸漸疏離,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隻要時間一長軍官可以都無法得知自己軍隊的真正戰鬥力。

昆明軍區師政委何雲峰主動前往士兵基層訓練,讓曾經長期在前線指揮軍隊的毛澤東意識到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軍隊日常高強度訓練,必須成為常態。

不過,關於全軍進行大軍練的時間,還要拉伸一下時間的維度。

不久,毛澤東去了北戴河。 *****

 

北戴河是毛澤東鍾愛的遊泳聖地,曹操曾經在這裏留下了凜然浩氣的浪漫詩句。

公元207年,曹操在官渡戰役中大勝,袁紹餘部被曹操耗盡五年時間踏平。

曹操為了配合自己一統天下的大業,開始對生活在北部邊境上的烏桓部落發動進攻。

這場戰役,曹操再次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他在返回中原地區的時候,登上了今河北秦皇島地區的碣石山,寫了了我們如今所聽到了名篇《觀滄海》。

英雄自古惜英雄,毛澤東和曹操的身上有著近乎相互的標簽。

浪漫詩人、政治家、軍事家。

毛澤東對曹操極為鍾愛,他欣賞曹操的才學,更欣賞曹操曾經蕩群雄、定敵酋的那種壯烈。 *****

在北戴河,毛澤東同樣給我們留下了一首好詩。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圖 |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手稿 *****

 

魏武揮鞭,偉人吟詩。

也正是在北戴河,毛澤東想到了他在報紙上看到的那篇昆明軍區師政委何雲峰前往基層參加訓練的示例。

在北戴河召開的一場重要會議中,毛澤東談到了後期關於軍隊建設的若幹問題,他當著眾人的麵,希望所有在軍隊中的幹部都前往基層參加訓練,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基層軍隊的訓練出現懶散問題,還可以增強將官們的基層軍事素養。

想要真正地實現全軍軍官下基層訓練的問題,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麵對這種問題的最好解決方式,就是拉出來一個標杆,讓他率先在全軍做個榜樣,然後順勢全麵推行這項計劃。

此次北戴河中關於全軍軍官下基層訓練的會議結束之後,毛澤東找到了幫他推行大練兵計劃的重要人員。

---

毛澤東見到許世友之後,親切地握著許世友的手,和他說出了自己關於軍隊建設方麵的一些建議,還和他說了自己在北戴河開會時關於全軍大練兵的想法。

“世友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幹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的幹部可不可以下連隊當兵?”

許世友聽到毛澤東這番話,未曾有過一絲猶豫,馬上拍著胸口向毛澤東鄭重的保證。

“完全可以,堅決照辦!!!”

1958年,10月。

許世友便實現自己的承諾,離開南京軍區長官的辦公室,僅帶著必要的生活用品,前往基層連隊參加軍事訓練。

這裏提及一下,可能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個年代的帽子怎麽是那種形狀?

其實,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第一套正式訓練軍裝,他的專業術語因為形狀類似船隻而叫做“船形帽”。

這套軍裝,也是建國之初仿製蘇聯而製作。

其最為重要的原因,船形帽比起那些有帽簷的軍帽,無論是訓練,還是戰爭的實戰中,都可以有效的利用好自己的視線,還不至於因為風向問題吹走自己的軍帽。

所以,當時不僅是蘇聯,在世界範圍內很多範圍都使用船形帽。 *****

 

這是我以前做過的一張氣體流動示意圖,在真正的戰場中,即便我們的軍人不穿這種前麵具有帽簷的軍禮服,但是一直流傳至今的五星帽,仍舊使用的有帽簷的軍帽。

帽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每一位作戰士兵的視線。

所以,從這方麵而言,船形帽才是訓練或者作戰中,最為合適的帽子。不過,後來隨著大家反抗這種帽子的情緒高漲,我軍還是同意大家意見,恢複了以前的那種五角帽,還選擇盡量軟化帽簷,避免在戰鬥中影響每一位士兵的視線。

許世友下連隊訓練的消息,很快一起了聯動效應,無數的軍官前仆後繼,陸陸續續參與到了此次的大練兵運動中。

1960年,5月。

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應邀訪華。

這位在二戰中享有美譽的英國人,此時他的身上掛著多重足夠響亮的標簽。

---英國陸軍元帥、傑出軍事家、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

毛澤東特意邀請蒙哥馬利來到了北京軍區某訓練基地,觀察士兵們的日常訓練活動。 *****

 

*****手機端升級,關注朋友動態,快捷瀏覽!

圖 | 蒙哥馬利 *****

 

在觀禮台上的蒙哥馬利看到解放軍戰士的訓練場景,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當初在北非戰場上的榮光,他慢慢走下觀禮台,轉身向身邊的小戰士借來了一支半自動步槍。

“呯、呯、呯”三聲,三個鋼板靶應聲倒下,外來賓客如此槍法,那些在訓練的士兵在看到蒙哥利亞的槍法之後,紛紛拍手稱快,就連毛澤東也忍不住稱讚蒙哥馬利的槍法好。

作為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楊勇,準備和蒙哥馬利切磋一下槍技,同時也得給蒙哥馬利展示中國軍人訓練有素的一麵。 *****

 

圖 | 楊勇、蒙哥馬利舊照 *****

 

他從蒙哥馬利的手中接過了槍支,重新上彈,將步槍放在手臂上支撐,隨著九聲持續的槍響,九塊鋼板靶同樣應聲倒下。

蒙哥馬利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覺得這次走訪中國對了,雄踞東方的中國不僅有著強悍的理念,更有著一支強悍的軍隊。

後來,從蒙哥馬利的回憶錄裏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中國士兵的武藝精湛,開始我以為都是軍官,當我走過隊伍時看到,他們的額頭都是光光的,都是年輕的士兵。

中國有著全世界都沒有的嚴明軍紀,無論哪個戰事都有著剛強不屈的大無畏犧牲主義精神。

“ 這要成為英國軍人的一 條戒律一一在地麵 , 絕不可和中國軍隊交手 。 ”


 

時代練兵,終有成效。

六十年代最初幾年將官下連隊參與訓練事情,給全軍帶來了極好的榜樣,毛澤東更是趁熱打鐵,加緊了對於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練兵的工作推進。

當時全國軍隊仍舊沒能形成一條有效的在和平時代的練兵方法,單純的讓將官下到連隊和士兵們一起訓練顯然不可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我們當時要做的是,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一套上至將官、下至士兵的成體係練兵方式。

1963年,12月。

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練兵,終於有了一套合適的方法。

這一年,正在為分管軍隊訓練工作的頭疼的葉劍英,同樣發現了一封軍報。

在總參《軍訓簡報》上刊發的關於郭興福教學法引起了葉劍英的興趣。

他當即將這份報紙收藏起來,然後撰寫一封閱讀報告,轉給了毛澤東,希望可以參考郭興福的練兵方法,參考推行這條方案。

當年,毛澤東在葉劍英轉發的閱讀報告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

“把兵練得思想紅、作風硬、技術精、戰術活,而且身強力壯,一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

他用紅筆專門在這段話下麵畫了一條線,還批注這段話極為精髓,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

第二年,一月。

郭興福教學法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此次成體係的教學練兵不僅有全國各個地方的軍隊參與訓練,就連地方上的民兵也一起參與訓練。 *****

 

*****手機端升級,關注朋友動態,快捷瀏覽!

圖 | 連兵時期的舊照 *****

 

1964年,1月。

全國各地的正規軍隊、地方民兵開始專項訓練,同時先在各地舉行軍事訓練大比武,挑選出各個地方的軍事骨幹單位、骨幹尖子兵。

這場軍事訓練大比武到了五月份的時候,已經規範劃分為18個片區、3318個單位、3.3萬餘人、3766個項目。

地方上的大比拚結束之後,又挑選出了694個尖子單位、3070名尖子個人。

地方上的軍事訓練、軍事大比拚搞得如火如荼,毛澤東不斷從報紙上看到關於軍隊發展建設的好消息,當他得知濟南地區要進行大比拚的時候,毛澤東特意在當天的軍事簡報上寫下了自己的批語。

“此等好事,能不能讓我也看看。”

負責此次訓練任務的羅瑞卿安排抽調地方上的尖子兵、尖子單位前往北京西郊地區進行這場軍事訓練大比武。

1964年,6月15日。

全國軍部各大部隊的軍事技術尖子全部來到了北京西郊的一處基地。

全軍大比武正式開幕。

此前,地方上的軍事尖子選拔賽結束之後,一共評選出了694個尖子單位、3070名尖子個人。

那一天,毛澤東靜靜地坐在觀禮台上,他期待著部隊大練兵的匯報成果。

在台下,有著宋世哲和全祥雲是此次軍事軍演的第一組表演科目戰士。

宋世哲和戰友朝著觀禮台敬禮之後,隨後回到了訓練場地。

他們的麵前佇立著八十個目標靶,宋世哲當時因為緊張,隻覺得眼前的目標靶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在他的視線中成為了一條直線。

他馬上調整呼吸,心裏麵默默給自己打氣。

“別緊張,別緊張。”

這項掩體內立姿快速射擊,端著56式自動步槍的宋世哲最終還是順利完成。

他停止射擊的那一刻,旁邊的全祥雲的目標靶還有三個。

150米距離、速射40發子彈、40秒鍾、3次換夾、打掉40個鋼靶。 *****

 

*****手機端升級,關注朋友動態,快捷瀏覽!

圖 | 射擊鋼靶 *****

 

表演結束以後,在觀禮台上的毛澤東馬上站起來鼓掌,他對身邊的羅瑞卿說到:

“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

羅瑞卿將這把手槍遞給了毛澤東。

這時候,還發生稍微有趣的一幕,因為宋世哲剛剛打完槍,槍管還有點發燙,毛澤東在接過這把步槍的時候,手部不小心碰到了槍管,哈哈大笑了起來。

毛澤東仔細端詳著宋世哲剛才所使用的這把56式半自動步槍,一邊仔細看,一邊端起手槍做起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經典一幕。

---毛澤東端搶瞄準經典照。 *****

 

圖 | 毛澤東持槍照 *****

 

現場的攝影師,當時把這珍貴的一幕拍攝下來,也為後人留下了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

六十年代的這段大練兵時代,成為了很多軍人心中難以忘卻的一段記憶。

它曾經也是中國解放軍從此走向軍事訓練正規化的真正開端。

它也讓很多優秀的軍人嶄露頭角,成為後來軍隊的傳奇燈塔。

我們難以相信,曾經的華夏大地經曆了長達百餘年的戰鬥,從1840年鴉片戰爭中艱難走來,無數的仁人誌士、革命先輩,在滿地荊棘的亂世中,成功找到了一條能夠真正拯救黎民百姓的光明道路。

即便,這條路走得異常的艱難,即便這條路要走得很漫長。

但為了後人,對於他們而言,這樣的偉業值得去做,也必須去做。

從南昌、瑞金,到延安,曾經那群懷揣革命火種且熠熠生光的少年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創世大夢。

 

1949年,10月1日。

毛澤東代表著曾經那群革命先輩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這代人,慶幸在見證自己成長的年代裏,也親眼目睹了時代的成長,更目睹了一個羸弱國家漸漸走向富強的時刻。

所有跟帖: 

握手的是未名下級軍官。楊勇是蒙哥馬利身後穿五五式淺色夏季將軍服的。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1 postreply 14:38:08

應該是1963年吧?當時軍事院校推廣郭興福教學法。老爸就是搞訓練的。 -花似鹿蔥- 給 花似鹿蔥 發送悄悄話 花似鹿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1 postreply 14:38:38

郭興福教學法是針對單兵到連級單位,主要是在部隊連一級和培訓連排級幹部的步校推廣。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1 postreply 16:26:54

這種東扯西拉、文不對題的東西不知到底要說什麽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8/2021 postreply 15:34:12

其實那時候高級幹部沒人願意下連當兵,不得已沒人敢反對。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1 postreply 15:42: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