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藝術電影總喜歡搖晃鏡頭

來源: 都是國貨 2019-09-14 02:01: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30 bytes)
為什麽藝術電影總喜歡搖晃鏡頭

 

??地下電影中常見的手持攝影,究竟想表達怎樣的藝術語言?藝術和視覺舒適的平衡,如何才能獲得?

 

文|牛春花

 

這幾年,越來越多原本處於地下的電影衝進我們的視野。

 

2015年的《路邊野餐》一定還有不少人記得。這部充滿了典型地下特質、完成度也相當高的電影,讓新人畢贛一舉拿到當年的金馬「最佳新導演獎」。

 

而諸如《路邊野餐》這樣的地下文藝電影,有什麽共同的特征?最被非專業觀眾津津樂道的可能是長鏡頭「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和不固定機位、充滿了晃動感的手持攝影風格。

 

· 一個手持攝影的典型案例,看多了真會頭暈

 

充滿晃動感的手持攝影有著更豐富和外露的情緒表達,讓一些觀眾大呼過癮,但卻讓另外一些人卻看得頭暈,甚至有人認為,「手持+長鏡頭」的鏡頭語言已經成為地下電影的「文藝矯飾」。華東師大教師、影評人毛尖在給中國的地下電影挑刺的時候,曾如此形容這些小眾電影的特色:「警察妓女性變態,黑燈瞎火長鏡頭。」

 

「搖晃的鏡頭」,是無心之過還是故意為之?當導演和攝影師們搖晃鏡頭的時候,他們又在想什麽?

 

(友情提醒:這篇文章可能引起頭暈,做好準備之後再往下)

 

手持攝影,何以成為「地下」的代名詞

 

「抬手拍視頻」在今天看來是非常自然的動作,但在攝影技術誕生伊始,固定拍攝才是硬道理。

 

早期的錄影設備可能重達半噸,而輕便的攝影機則需要「手搖」提供動力,這兩種情況下手持都不太可能。由於設備的局限,大部分電影甚至無法走出室外,隻能在影棚中完成。

 

正因如此,我們記憶中的經典鏡頭,幾乎全是由固定攝影拍攝。而因為固定鏡頭特有的克製和細節表達,即使在手持技術成熟之後,也有一些導演「偏執」的熱愛固定鏡頭的表達風格,比如大衛·芬奇和侯孝賢。

 

· 大衛·芬奇式的固定機位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導演和攝影師,追求拍攝過程中更多擺脫束縛的可能。早在默片時代,從業者們就發現,手持鏡頭能表現出更主觀、更具動感和緊張氣氛的鏡頭。

 

手持攝影第一次亮相於好萊塢,要歸功於華裔攝影師黃宗霑。在1947年拍攝《出賣靈肉的人》時,他肩扛攝影機、穿著溜冰鞋,被助手推著拍下了最後的拳擊畫麵。

 

不過,他的嚐試在好萊塢還屬異類。商業氛圍濃厚的電影「流水線」,追求的還是固定鏡頭所帶來的穩定視覺感。即使是運動鏡頭,也傾向於在軌道上完成:讓觀眾看得舒服、不頭暈,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對好萊塢模式的反叛,讓「手持攝影」真正成為一種充滿文藝氣息的表達方式。

 

1950年代以來,歐洲掀起了一股電影的「新浪潮」。手持攝影讓攝影師宛如身臨其境,滿足了新浪潮導演們「追求真實、獨立和自由」的訴求。同時,手持攝影也是一種製作迅速、成本低廉的拍攝方式,為資源匱乏的青年導演們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對他們非常友好。

 

電影《筋疲力盡》被譽為「新浪潮」的開山之作,整部都用手持攝影的方式拍攝;在塑造出電影寫實的全新美學風格的同時,這種拍攝方式也給導演讓·呂克·戈達爾省了不少錢。據說,他拍攝這部電影的預算僅有8萬5千美元。

 

· 《筋疲力盡》的每一個小鏡頭都充滿著手持攝影機帶來的抖動,而戈達爾認為這種拍攝方式能省去固定機器帶來的時間成本

 

鏡頭為誰而搖?

 

手持攝影的開創者,是紀實攝影師和戰地記者們。

 

直到如今,在紀錄片和新聞的製作中,手持電影都是必要的:分秒必爭的新聞戰場也沒有拍攝軌道,複雜的情況也往往讓攝影師來不及架好三腳架,一台輕便的機器和手持攝影的技巧就成了重中之重。

 

手持晃動的手法帶來了巨大的真實感,非常適合拍攝「偽紀錄片」:彼得·沃特金原本受BBC電視台委托拍攝了廣島長崎原子彈相關的電影《戰爭遊戲》,卻因為衝擊力太強、「太像真的」,而被英政府禁播二十年。

 

 

除了「偽新聞」和「偽紀錄片」,商業電影中常用手持鏡頭來表現搏擊、槍戰和追逐類的場麵:不僅能掩蓋住一些「做戲」之處,讓畫麵更有力量感和真實感,還能吊起觀眾的情緒。

 

不僅僅是場麵,手持攝影還適合用來表達人物動蕩的內心世界。驚悚和恐怖片中,就喜歡用手持跟拍的方式,製造出未知的恐慌。

 

另外,手持攝影也很適合用於其他表現緊張情緒的畫麵中:比如搶灘登陸。在《拯救大兵瑞恩》裏,用手持鏡頭拍攝的諾曼底登陸場麵被譽為經典。

 

 

不過,即使在成熟的電影工業體係下,手持攝影也可能會被「玩壞」:比如下麵這段,手持攝影的結果是兩個人打成一團,完全看不出來發生了什麽。

 

這段搏鬥最大的問題,在於空有晃動而沒有一個相對的視覺中心。這和人在搏鬥現場時的肉眼觀測方式並不一樣,難免引起混亂。

 

 

內地導演中,最熱愛晃動鏡頭的導演可能是婁燁。他的電影作品堪稱片片「搖」部部「晃」,在《推拿》中還采用了「昏暗+晃動+虛焦」的拍攝方式,模擬盲人推拿師的視覺感受。

 

他的上一部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更是提前給觀眾做好了眩暈預警:

 

 

攝影也早已不再是專業影像工作者的專利。90年代以來,消費型數字設備開始普及,後期技術的門檻一再降低,業餘攝影時代到來。如今,人人都擁有可以錄製視頻的手機,視頻製作進一步平民化,「新浪潮」倡導的真實與自由的體驗,從未如此真切。

 

不過,對業餘攝影者來說,手持攝影帶來的搖晃感與其說是文藝的象征,更不如說是在給觀眾製造痛苦:大部分人並沒有辦法像專業導演那樣做到用適度搖晃的鏡頭表達藝術語言,這些充滿晃動、令人眩暈不已,卻缺乏表現力的手持作品,留給觀眾的往往僅僅是眩暈的感覺,以及對視覺感官的折磨。

 

 

對很多有誌於自行創作微電影作品的拍攝者來說,「手抖」往往是必須麵對的重大難關:這種搖搖晃晃難免被人恥笑的作品,怎麽能掛上自己的名字發布出去?

 

所以,無論專業電影工作者還是用手機拍小視頻的普通人,都要克服手持攝影帶來的難題:如何才既能保留手持攝影的便捷和真實感,又不讓看的人頭暈?

 

手持攝影的最大難題

 

為了在保留手持攝影跟隨感的同時,盡量降低晃動畫麵帶來的不適,電影導演們想盡了辦法。

 

據導演曹保平介紹,他在拍攝《烈日灼心》時,讓攝影師坐在移動攝影車上、扛著攝影機「肩拍」演員。這樣,畫麵既有手持帶來的「呼吸感」,又不至於過於搖晃,達到了商業化和真實感之間的微妙平衡。

 

同時,在跟拍鏡頭中,他做大了演員在畫麵中的比例。這樣,觀眾的視線會被演員動作所吸引,對鏡頭晃動的感知會弱化。

 

 

對業餘級別的攝影來說,拍攝者運動帶來的鏡頭晃動更加難以避免。為了兼顧便捷性和穩定性,很多Vlogger都選擇了給拍攝工具加裝一個外部的手持穩定器。

 

手持穩定器的穩定原理是其中的陀螺儀。而它的運作方法,看上去有點像雞頭——無論我們如何搖晃雞身,雞頭都不會產生太大晃動,這是鳥類動物獨特的頭部防抖方式。

 

所有跟帖: 

還有旋轉鏡頭。俞飛鴻自導自演的《愛有來生》就轉得人頭暈。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101 bytes) () 09/14/2019 postreply 10:12:29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