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煙記事》的對話

(作於2015年3月10日)

幾天前,紅茶館的元老會員“最後一集”發了一篇“《老煙記事》讀後感”,以下是我與他就有關問題的對話。括在【】裏的內容是最後一集(簡稱“一集)的原文,其餘則是我的話。

 

【說實在的,關於《老煙記事》,之前沒有好好看過,隻是看了幾集而已,感覺煙鬥狼的思想不太適合我的口味,但是還算一個文化人,他對文化的探索精神,迫使我去他的紅茶館的帖子裏搗過亂。但是,煙鬥狼很執著,一直把《老煙記事》寫下去,並且發到新浪雜談,就不得不令我刮目相看,他對文化的執著使我有了看下去的欲望。】

-----------------------------------------

今天有點時間,對一集的讀後感寫些讀後感,否則對不起這位認真執著的老兄。《老煙記事》作單帖連發的時候,他常來我樓裏做客,我並不認為那是什麽搗亂,否則也不會花時間與他交流。我在雜談酷評呆了多年,與網友的關係大都不錯,這些網友不少就是在拍磚時結識的。我認為拍磚往往更能顯示一個人的真性情,真學識,真涵養,真胸襟。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立場、觀點不同,那是很正常的。何況在壇上看一個人,隻能通過他的文字,難免會有偏頗,所以交流(探討、拍磚)很有必要,隻要不是毫無意義的謾罵,或人身攻擊,我都不會無視、漠視。對於一集,我覺得確實稱得上錚友,無論他的意見能否接受,我都願意與他作認真交流。

 

【從故事裏可以感覺到,老煙很會講故事,煙鬥狼就是聽著父親的故事長大的,故事無疑是文化的有力載體,我想,這也是煙鬥狼能寫出這個長篇的原因之一吧。我也是聽著奶奶的故事長大的,故事真的是人生的一筆非物質財富,煙鬥狼的這個長篇,一定會讓老煙很欣慰的。】

-----------------------------------------

《老煙記事》確實是個辛苦活,有時我覺得像在壘大山,有時又覺得像在砍大樹。我幹了6年半,才終於寫完第一卷。其間中斷過數次,擱筆時間累計超過兩年。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是我始料未及的。之前我寫的最長的東西就是學位論文,也不過21萬字,花了我15個月時間。《老煙記事》與之相比,工作量要大好幾倍,因為老煙活得很長,經曆又很多,我如何從紛亂蕪雜的往事中,尋找到一條敘事線索,讓他的故事具有可讀性,又能如他的意,把他想說的話說出來?這在動筆之初,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更不像寫學位論文時有一個大綱。我隻能跟著感覺走,把率先冒入腦海的故事寫出來。我比較相信直覺——能夠從潛意識裏浮出水麵的東西,一定是有某種緣由的,隻不過我要去抓住它,咀嚼它,從中領會到真意。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進入了老煙的時空,體察到他當時的心境,甚至他記述的各個人物也在我眼中活了起來,把一幕幕塵封的往事演繹出來。這個感覺很神奇,有一回我稱之為“精神的冒險”,確為真心話。沒有這種冒險的感覺,我不會堅持那麽久。我是個見異思遷的人,雖然少年得誌,但到今天並無多大成就,究其原因,正在於此。而《老煙記事》終於堅持了下來,且終於有了個模樣,對我而言,已經可以告慰此生。

 

【我想,老煙的故事中,還應該有更多傳統故事,煙鬥狼隻是把與政治文化有關的故事選出來,加進自己的一些觀點,發到網上也是對時代文化的一種關注,衝著這點,我花時間精力為他寫個讀後感,隻是代表我個人觀點。】

-----------------------------------------

《老煙記事》看似平鋪直敘,其實並沒有采用傳統故事的寫法。在取材時我也並沒有花太多筆墨描述那些人物傳記貫有的老套情節。老煙自傳中這類東西本也有限,因為他更多地是在寫自己的“心史”,寫他從小到大到老的心路曆程。老煙是個很敏感的人,一生跌宕起伏,不可能不在心中留下一道道印痕,甚至是傷痕。他到晚年寫自己的回憶錄時,已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不會“為賦新詞強說愁”,筆之所觸,都是他平生無法忘懷的事情。記憶像一麵篩子,該忘的早忘了,留下來的一定是有某種原因的。我隻能在裏麵做文章,不可能另起爐灶。也許確如一集所言,《老煙記事》中涉及政治文化的內容所占比重較大,這主要還是因為老煙本人在寫回憶錄時對這些問題比較關注。中國人談不上有什麽私生活。你的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是緊緊聯係在一起的,就算你想遠離政治,也沒個地方可以隱居。《老煙記事》在這方麵著墨較多,並非刻意為之。政治文化的衝擊貫穿了老煙的一生,他的大腦經過了多次解構和重構,他所遭受的心靈折磨是巨大的。如果不把這條心路寫出來,《老煙記事》就背叛了老煙的自傳,將會成為一部讓他無法接受的作品。

 

【就寫作手法來說,我感覺時間線不是太清楚,故事性不是太強,但是作為《紀事》應該沒問題。就社會文化效應來說,裏麵的很多事情的陳述,是30年前不能公開的,作者是從一個片麵的角度看世界的,著重搜羅了那個年代的所有荒唐事情,缺乏全麵性立體性。記得毛澤東提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文化立場,又要求黨員要經常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在一個多民族的封建曆史很長的中國社會,也會有一百種不同的解讀與操作,然而在《老煙記事》6--《洗腦逸聞》裏,對這種現象的描寫,顯然是極端化了,接近妖魔化的程度。】

-----------------------------------------

關於時間線的問題,確實有些難為讀者。《老煙記事》成稿周期很長,中間經常有現實事件介入我的創作,導致敘事線索屢次被打斷。另外,我寫這部東西,用的是一種“螞蟻啃骨頭”的手法。我並不知道會走多遠,所以每次都盡量寫一個完整的小故事,盡管篇篇連綴,其實到哪裏都可以終止。這與我對生活的看法是一致的。人的一生就像一部隨時可以中斷的連續劇,眼一閉、腿一蹬就完了,上帝這個編劇可不關心觀眾的感受,他永遠都是有理的。老煙比較幸運,能夠活過古稀之年,其實他命裏充滿風險,有好幾回都差點完蛋。我想他那時走了,留下的故事可不就是這麽多?既然想開了,我就任由敘事線索蔓生開去,爬到哪兒算哪兒。這也與我在雜談酷評形成的散漫風格有關。我寫東西大多隻憑一時感覺,並不精雕細刻。其實我在二十多歲時是很注重遣詞造句的,文風比較接近餘秋雨的路數,大概是因為老煙給我打下了不薄的古詩文基礎。但過了三十歲以後,我就不大愛整“文藝範兒”了,尤其在雜談酷評那個“鬼地方”,最不待見扭扭捏捏的文風,有話你就快說,有屁你就快放,所以我也就率性而為之。

不過話說回來,《老煙記事》的時間線並不紊亂。我在行文時很注意這個問題,力求散而不亂。雜談酷評的幾位忠實讀者也很細心,如有這方麵的差錯一定早就發現了。大概還是你看得太急,有些地方沒留神。我在老煙的回憶當中插入現實事件、甚至論壇生活,一定會做到“撒得開去、收得回來”,這點功力我還是有的。過去與現在、網上與網下交相映照,給《老煙記事》平添了幾分情趣,我看著也不賴,於是就這樣寫下去了。

至於妖魔化的問題,我並不苟同你的看法。那篇記述是老煙自傳裏的原文照錄,我一字未改,因為我覺得太真實了,再進行任何“文學加工”隻會破壞這種真實性。假如那些情節在你眼中是妖魔,要麽你真的看到了妖魔,要麽你心中本有妖魔。我自信寫那段曆史是相當立體化的,並未局限於老煙的個人遭遇,而對整個過程做了全景式的補充敘述。你仔細看完,當不會再有這方麵的感覺。

關於洗腦,我在作品中已有充分描寫和論述。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但我確實沒有更多的話要說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