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屁股就坐進了小鎮上出名的飯莊,立刻就被其傳統的裝飾所吸引。舊縫紉機,舊收音機,舊電唱機,雖然跟我在國內六七十年代看到的東西差不多,但還是覺得東西的陳舊,給人一種滄桑的韻味。環顧左右,鹿頭裝飾的圍牆,使人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純樸野性的氛圍之中。
當服務員端上來飯肴的時候,讓我感歎不已。其甜豆,洋白菜絲,油渣和蛋羹塊兒,基本上也是我在國內,六七十年代供給困乏的時候,所吃的東西。我不由自主地與Nicole一家大談這‘憶苦飯’的意義。
服務員是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當他聽到我說到中國,不禁插進話來。原來他的great grandpa 是來加修鐵路的中國人,他實際是這飯莊的主人。他拿來家人的老照片給我們看,他的爺爺還真像是個中國混血。聊著聊著,我發現相片中的一個物件很有趣,向他詢問。小夥子樂嗬嗬地從後麵的`廚房裏抱來一堆,我驚呆了…
就這樣,十五件合作社時期萬壽無疆外銷瓷,在北美的小鎮上,被我意外地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