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抗戰時期軍工、民營企業遷黔紀實

文史天地 ︱抗戰時期軍工、民營企業遷黔紀實

 哈哈獅的信箱  2022-07-13 發布於廣東  |  135閱讀  |  3轉藏

 

轉藏全屏朗讀分享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無數城鄉成為焦土,億萬人民慘遭浩劫。貴州人民亦不能幸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犧牲。麵對日寇的侵略,1030萬貴州人民以大無畏的精神,發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作為陪都重慶的天然屏障、抗戰的大後方、盟國戰略物資與中國戰略補給線的咽喉要道、遠東地區西南國際交通的生命線以及兵員和難民出入的重要通道,貴州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民族自救運動中表現突出,作出了重大貢獻。

  自古以來,貴州有“滇楚的鎖鑰,蜀粵的屏障”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地處偏遠,長期以來信息封閉,經濟落後,民眾貧困。民國年間,貴州出現了一批稍具規模的礦區,但整體而言,這些礦業公司基本依靠人畜生產,產量不高,效率很低。貴州的電力工業發軔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最著名的是貴陽電廠。該廠規模小,設備少,不敷工業用電之需。同時期貴州的兵器工業開始起步,有赤水兵工廠和貴州省兵工廠。赤水兵工廠以“官督商辦”的名義,實行集股經營,它從上海采購外國的機床,鋼材則購自武漢。工廠分槍科、子彈科,每月造槍三四百支,多時2000支,工人達兩三千人。貴州省兵工廠始於周西成主黔時期,其設備購自湖南、廣西,技工以赤水兵工廠的老工人為主,有一二千人。該廠於1930年投產後,生產步槍、機關槍、炮彈、地雷和手榴彈。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隨著大批金融機構、企業、學校南遷,作為重慶南大門的貴陽,其戰略地位凸顯。由此而來,貴州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攸關著西南大後方的鞏固安寧和西南國際交通線的安全暢通,並直接影響到國民政府能否長期抗戰。

  基於“開發貴州資源,發展經濟,安定後方,促進西南經濟建設,支持抗戰”之考量,國民政府任命吳鼎昌為貴州省主席,並委任何輯五、葉紀元、周詒春、孫希文、張誌韓等為省委委員。

當時,遷黔的企業中,軍工企業有第41兵工廠、第42兵工廠、第43兵工廠、第44兵工廠、第53兵工廠貴陽分廠、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等;民營企業有中國煤氣機製造廠、德興機器廠,漢口青年卷煙廠及利亞、一中煙廠,漢口長興、大豐印刷廠以及長沙和衡陽的安利、民生及桂林的華成印刷廠,鄭州的豫豐紡織公司及衡陽、桂林的楚勝織布廠和民生、力生、新華、軍西服、強滕等被服廠,南京、上海、漢口的和記皮廠、順興皮坊及軍政部所屬的武昌製革廠等,江西、湖南的運光、永光肥皂廠等,屬於馬來西亞華僑在重慶創辦的中南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分廠、衡陽科達橡膠廠……

  吳鼎昌政治經驗豐富,又極具經濟頭腦。為了改變貴州貧弱的經濟麵貌,更好地為戰時服務,這位“談經濟而從事實業者二十餘年”的政治人物經過深思熟慮、調查研究,找到了貴州經濟發展的新思路,一張貴州經濟建設的藍圖逐漸在他腦中成形。他認為:貴州可以變劣勢為優勢,在這場民族自救的戰爭中獲得生存發展的機遇。在一次會議上,他表述了以下觀點:

  凡是一個戰爭——無論在國外、在中國、在古代、在現代,人們隻要一講到戰爭,就要聯想到破壞開始了。但這次中日開戰,貴州卻得天獨厚,抗戰的時候反而開始建設起來。抗戰之前,外省同胞都忙於外省建設,很少注意到貴州。甚至貴州人也多在外省做事,不回本省。我們不能說貴州在抗戰前沒有建設,但是可以說很少建設。自抗戰起,上自中央下至地方都以為非把貴州建設起來不可。全國人士注意到貴州建設才不過是兩年的事。所以本人說抗戰開始在貴州是建設開始。抗戰時期是推進貴州建設的難得機會,我們不要輕易把它放過。

  1939年6月1日,在吳鼎昌和貴陽市市長何輯五的積極推動下,貴州企業公司登上了曆史舞台。該公司整合入駐貴陽的金融機構、內遷工礦企業及遷黔大專院校的資源,在貴州掀起了一場產業革命,先後成立了貴州電氣、煤礦、水泥、火柴、煙草、油脂、玻璃、化工、麵粉、絲織、陶瓷、製糖、運輸、銀行、木業、鹽井、墾殖、內河航運、中國國貨19家股份有限公司,為中華民族的反侵略戰爭作出了卓越貢獻,為國家積蓄了有生力量,為民族保存了複興的火種。它們給貴州的經濟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並為新中國成立後的貴州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戰爭是武器的對抗,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兵工署有計劃地對所轄各兵工廠的生產職能和產品進行專業化歸並調整,從而使各廠專業分工相對明確,戰時兵器工業得到發展。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大片國土淪於敵手,大批的軍事企業和沿海地區的民營企業紛紛入黔落戶,貴州的經濟活躍起來。 

 

 ▲第41兵工廠辦公大樓第41兵工廠和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可以印證,在戰爭的巨大陰影之下,遷黔軍工企業的生存發展充滿艱辛。根據兵工署安排,第41兵工廠在貴州桐梓縣建立,由廣州石林兵工廠、河南鞏縣兵工廠、江陵兵工廠、沈陽兵工廠等廠合並組成,成為以生產步槍、機槍為主的專業廠。為了解決該廠的動力問題,國民政府決定建造一座水電站,於是在該廠成立水電工程處,由清華大學陳祖東教授任處長兼總工程師,邀請清華、浙大、東北、西北、工大5所大學的專家、教授一同參與設計。經過數年努力,在大婁山脈的巨大溶洞中,建成了天門河水電站,發電機從美國購來。電站依山就勢,築壩攔截滔滔天門河水,形成優美的小西湖。水壩上豎有一塔,上麵刻有陳祖東教授為歌頌建設電站的石工而作的《石工歌》。第41兵工廠在桐梓大婁山的縱深溝壑,建起簡陋的廠房。為了保密,對外稱“桐業公司”。該廠以山洞為車間,主要生產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等,每日生產的武器可裝備一個連,全部運往抗日前線。整個抗戰期間,該廠生產了9萬餘支中正式步槍,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抗戰。1945年抗戰勝利後,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分散在西南大後方的企業紛紛回遷。翌年,第41兵工廠遷離桐梓。

  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位於貴州省大定縣城(今畢節市大方縣)以南14公裏處的羊場鎮,占地麵積200畝,房屋建築麵積約5萬平方米。“航發廠”落戶於該地,還有一段慘痛的經曆。武漢會戰之後,長沙會戰方興未艾,麵對中國空軍損失殆盡的嚴峻現實,在無法向外購買軍機的情況下,國民政府決定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生產國產軍機。在此曆史背景之下,中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籌備處應運而生。航空委員會委任蔣經國為名譽廠長,赴美留學歸國的李柏齡為廠長,將蔣介石50壽辰時在全國“獻機祝壽”活動中募集的現金兌換成344萬美元,悉數捐出作為該廠的創建基金。

  李柏齡受命後,於1939年11月21日在雲南昆明原中國航空器材公司內成立了籌備處,著手籌備工作。次月初,李柏齡赴美技術考察和訂購機械設備,並在美國的一些大學物色建廠的專門人才。1940年5月1日,李柏齡等人回國,投身於籌備建廠的艱苦工作,按原訂計劃,擬在同年8月1日在雲南昆明開始第一期工程,由於日軍空襲,籌備處3次被炸,國民政府隻好放棄在昆明建廠的計劃。

  經過4個多月選擇廠址的考察工作,幾經輾轉,國民政府最終確定把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建在貴州黔西北的大定羊場壩烏鴉洞。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建在這裏是經過精心考慮的。該洞長達50米,寬80米,溶洞高大,場地空曠,既利於生產,又易於隱蔽,可作為主要車間場所。與此同時,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的附屬設施在離烏鴉洞2公裏的清虛洞內陸續建立起來。該洞高約60米,洞頂有天窗,洞內有小河,是附屬設施的理想場地。此後,一係列的籌備和廠房修建工作隨即展開。

  大定建廠後,籌備處設在貴州省城貴陽,將原昆明的籌備處及其大批人員遷到大定,昆明仍設一個辦事處。航空發動機製造廠開始運行後,立即將從美國購置的設備、器具和各類物資陸續運抵大定,並從全國航空係統內選調官佐、高中級技術人員及士兵。

  經過兩年的努力,一片荒涼的羊場壩蓋起了辦公樓、車間、宿舍,航發廠的整個基建工程竣工,生活區、生產區占地麵積約兩平方公裏。生產發動機的主要廠房建在烏鴉洞內,為三層木質結構建築,底層為器材庫,二層為機工課(包括機械加工、工具製造、熱處理、電鍍等車間),並設有五金庫,三層為裝配課、成品庫、工具庫等,總麵積為5000平方米。

  1941年1月1日,經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批準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廠正式在大定羊場壩成立,該廠的全稱是中國空軍航空委員會第一發動機製造廠(代號123信箱),直屬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四署領導。該廠高度保密,對外公開的名稱叫“雲發貿易公司”。

  大定羊場壩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的設計規模,是由廠長李柏齡與美國萊特航空發動機廠簽訂購買專利的合同而確定的,建廠竣工投產後,應達到年產塞克隆G105型1050馬力航空發動機300台的生產能力,並從美國購進各種設備,如生產旋風式G150型1050馬力航空發動機的毛坯、汽車、機床等,安裝配套後,即投入試製生產。 

 

▲為第41兵工廠提供動力的天門河水電廠的發電組機1945年上半年,第一台航空發動機試製成功,接著轉入批量生產。到1946年底,廠裏完成整體裝配的發動機32台,其中編號為34639和34640的兩台發動機,安裝在C47-A273號運輸機上作動力源,接受自昆明直飛南京的試運轉,技術性能良好。發動機的巨大動力,使飛機騰空而起,翱翔藍天,幾小時後,在南京安全降落,其飛機發動機現存美國軍事博物館。同年,大定羊場壩航發廠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航空發動機生產型號,向美國萊克敏廠購買生產185馬力萊可敏發動機的生產專利,次年又向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購買NeneI型噴氣式發動機的生產專利。大定廠為中國航空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散落在貴州大山深處的軍工企業,成為抗戰前線武器裝備製造的源頭,前方將士打擊敵人、決勝疆場的堅強後盾。

結語

  軍工、民營企業落戶貴州,是貴州抗戰史上的重要篇章,亦是現代貴州經濟史中不朽之盛事。不僅有力地支援了中華民族的抗戰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促進了貴州工礦業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成為貴州人民難以磨滅的曆史!

所有跟帖: 

民營非軍工企業需要內遷麽? 在敵占領區也可以經營就像朱生豪在敵戰區也可以繼續翻譯莎士比亞那樣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8:54:38

鐵道遊擊隊都可以在敵占區開炭廠,燒的碳也不可避免的資敵了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8:56:24

被敵人占領了大家也有個生計問題,和敵人做買賣是應該的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9:10:03

平原遊擊隊裏鬆井管理的不錯,裏麵的老百姓也能開飯館有牛肉和胡椒麵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9:15:41

不錯的觀察 -weed123- 給 weed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9:43:30

那會日軍也就在每個縣城駐軍一個連。外麵根本管不了。 -Lisland_2013- 給 Lisland_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09:47:33

可能都沒有一個連,而是一個排。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10:10:26

漿總統的三線 -Lisland_2013- 給 Lisland_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25 postreply 18:29: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