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軍的夥食狀況

來源: reno2389 2022-09-07 11:49:2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554 bytes)

原創2022-08-01 08:31·非正常曆史研究室

翻開整個抗戰時期的國軍飲食的曆史,隻有兩個字:辛酸。

抗戰時期國軍的金陵大學生

在整個抗戰的時候,國軍官兵們的飲食供應是嚴重不足的,超過過半的國軍官兵都是處於長期營養不良的狀態,而且是一開始就是如此。

抗戰前的夥食標準

1935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也學其他國家定製了嚴格的陸軍戰時的夥食標準,但是實際上由於貪腐問題的存在,規定的戰時夥食標準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執行。

圍著竹筐吃飯的士兵

規定的標準每人每天大米22兩或麵粉26兩,罐頭肉4兩、幹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臨時加給燒酒2兩或白糖1兩。軍政部隻部分解決運輸問題,主食和油、鹽依靠兵站采購,副食則靠部隊自行購買

實際上整個抗戰時期,國軍士兵的主食每人每天隻有9兩米,要知道,一名普通士兵一天的消耗口糧包括主食和副食在內不能少於1.5公斤,但由於沒有充足的物資,就連9兩米這樣的標準都難以維持下去。

骨瘦如柴的國軍士兵

不得已的情況下,國軍部隊一天隻有兩頓飯,上午和下午各一頓,一天也隻有主食6兩米,隻有第五軍這樣的精銳每天才能吃上三頓飯,當然除了米飯以外,副食是不要想的,基本沒有,隻有戰事不太緊張的時候,夥夫們才能出去買點蔬菜,這些蔬菜基本是青菜或者蘿卜,大部分都是鹽水煮青菜,稍微好一點的放一段豬油,這樣做成的一鍋湯就著米飯湊合著吃。

為何如此缺糧

全麵抗戰爆發前,我國還處於小農經濟,但隨著戰爭的擴大,脆弱的小農經濟徹底崩潰,辛虧1937年-1938年一些重要的產糧區豐收,避免因為戰亂導致糧價波動太大,勉強維持了前線的糧食供應。

國軍士兵的體格

但隨著戰爭的擴大,重要的華北產麥區、東南產米區相繼淪陷,加上兵員不足,國民政府大量征召壯丁從軍,導致生產糧食的勞動力嚴重的不足,後來國民政府搬遷到後方,加上一些逃難的人員,後方的人口大幅度上漲,但是糧食產量卻沒有跟上去,加上些商人囤積糧食,造成市場上糧食短缺問題日益嚴重。

吃飯的國軍戰士

還有就是沒錢供養,1928年國民政府建立後,每年拿出90%的財政收入去供養200萬的部隊,但是因為抗戰爆發,征召奔赴前線的士兵很多,最多的時候,供養了400萬的士兵,兵多錢少,加上日軍封鎖國民政府的全部海陸貿易,本來靠著關稅供養的國民政府一下子沒了錢袋子。

到了武漢會戰的時候,全國70%的產糧區淪陷,國民政府隻能依靠西南、西北幾個貧困省份供糧,就連士兵每天6兩米也是最大的限度的供應了

當然最後還是國民政府高層的各種貪腐問題,完全就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一些高層對軍事物資的各種貪腐和克扣,也是讓士兵吃不飽的原因。

餓暈了的國軍士兵

由於糧食嚴重不足,後麵到了鹽水煮菜都無法供應的地步,一些國軍士兵不得已尋找能吃的一切的食物,比如雲桂一帶的部隊,把香蕉的根兒剁成一小塊,然後放在水裏泡上三天,最後炒成絲兒吃,味道如何,暫且不談,至少可以吃下去。

骨瘦如柴是常態

不是各個都能吃上香蕉根絲的,一些部隊就連米飯都是無法保證了,沒菜的時候鹽水泡飯也是一頓,但是就連這樣有時候也沒有,大部分的時候米裏混有黴米、沙子、石子、粗糠、稻殼、稗子、老鼠屎和小蟲子,這些玩意混成一鍋飯,被稱為“八寶飯”。

八寶飯

就連病號這種需要特殊對待的戰士其提供的夥食不過是白糖煮麵糊,這也是當時最好的情況了。

病號飯

之所以是這樣子,是因為1941年6月後,國民政府征稅的時候不收貨幣,改為繳納實物,以保證糧食的供應,但造成的後果就是收上來的糧食會混各種玩意,以次充好。

長期如此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導致國軍士兵看上去都是瘦骨嶙峋的,1943年國軍通信兵第2團選派了三百多名學兵去駐滇幹訓團接受美式武器訓練,但直接被美軍拒絕接受,理由是過於瘦弱,無法教育。

其他部隊的飲食

以上說的隻是普通的國軍,畢竟國民政府還有空軍、遠征軍等等,他們吃的和餓暈的國軍士兵不一樣。

空軍

空軍是蔣夫人重點培養和親自掌握的部隊,自然和別人不一樣,即便是陸軍都吃不飽,最困難的時候,空軍們每天都有肉、雞蛋和牛奶吃

空軍

遠征軍

遠征軍因為享受了英美配給的後勤和裝備,吃的和國內不一樣,稍微好一點,在野人山戰役後,剩餘的士兵每餐都有一個牛肉罐頭,兩包麥片,一包餅幹,一包茶葉,一包香煙,一顆維生素C片

遠征軍夥食

不過維生素C片這個玩意居然也會被國軍軍官貪腐,一開始的時候,國軍軍官要求士兵把維生素C片交出來,吃下去的也吐出來,收集起來拿到黑市上賣掉,後來被美軍發現後,被美軍要求當麵吞下去,還要親自檢查看有沒有把維生素C片藏在舌頭下麵。

遠征軍吃飯

後來駐印軍進入印度後,深知國軍腐敗無比的史迪威親自管理駐印軍的夥食,並且製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確保了每一名士兵都有足夠的營養攝入,軍餉也是按照花名冊一個一個發下去,在這樣嚴格的管理下,駐印軍的身體和戰鬥力如同脫胎換骨一樣。

駐華空軍特遣隊

駐華空軍特遣隊是美軍支援國民政府的部隊,其夥食全部由國民政府負責,但美軍的飲食高標準習慣了,因此國民政府不得每天提供6隻雞蛋和1磅牛肉

飛虎隊

但因為人員不斷地擴大,供給上要求更多,盡在1945年前期,駐紮昆明的兩萬美軍每天需要8萬個雞蛋、黃牛100頭,在黃牛吃完後,不得不用水牛代替,就連水牛也不夠了,就隻能吃耗牛肉,這些供應極大的加重西南地區軍民的負擔。

飛虎隊隊員

要知道當時一名美軍的開支相當於500名國軍士兵的費用,雖然美軍幫助空軍奪回了製空權,並且提供了一定武器支持和培養國軍官兵,但是高額的生活補助給國民政府帶了很大的壓力,由於得滿足美軍的生活,因而進一步的惡化了國軍的飲食條件。

以上就是就是國軍在抗戰時期的飲食生活了,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吃不飽的狀態!

所有跟帖: 

看了真叫人心酸,打仗打的是武器,後勤,國力 -挨踢- 給 挨踢 發送悄悄話 挨踢 的博客首頁 (80 bytes) () 09/10/2022 postreply 07:59: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