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一筆糊塗賬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1-11-10 14:52: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03 bytes)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不久,時任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一份國軍在抗戰中損失報告,遞交給老蔣過目。

報告還沒看完,老蔣一下子就跳了起來,直接把報告扔回給何應欽厲聲要求重寫。何應欽重寫的報告中,統計的國軍傷亡數字為3211419人,其中傷員為1761335人。

老蔣為啥會對何應欽之前的報告暴跳如雷呢?

因為在之前的報告裏,何應欽了將失蹤人員也算了進去,可為啥老蔣會對加入失蹤人員如此憤怒呢?

根據民國政府的資料統計,1937年-1945年全麵抗戰期間,民國各地方一共征召了14053988。而1937年七七事變前,民國政府統計到的全國軍隊人數還不到180萬,1945年8月民國公布的國軍數量超過350萬。

按照正常的算法,抗戰征召壯丁數+戰前軍隊人數-戰後軍隊數=不可逆的損失數(戰死+傷殘+被俘+投敵+失蹤)。

因此算下來這個數為:14053988+1800000-3500000=12353988

何應欽一開始交給老蔣的報告中,就是這麽列的國軍損失數。

1235不可逆損失是一個什麽概念呢?

二戰中蘇軍遭受的不可逆損失為11424070,這比二戰中公認損失最大的蘇軍還多出了90萬餘人!

也難怪老蔣看到這一串數字後會暴跳如雷了。

要知道老蔣這會名聲剛剛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他被全世界媒體捧為領導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領袖,這麽一份巨大的傷亡數字擺出來,這不是生生地打他臉嗎?

何應欽和老蔣的矛盾這張照片能說明不少

何應欽這種官場老油條肯定明白這個道理,很顯然他是故意為之的。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老蔣被扣押後,何應欽不顧宋美齡等的強烈反對,非要派飛機對西安進行轟炸,其想要致老蔣於死地的想法表露無遺。結果因為中共出麵調解,老蔣囫圇個的從西安回來了,自然不會有何應欽的好果子吃。

不過何應欽畢竟是民國政府軍界的二把手,手中握著大量忠於他的軍隊。老蔣明麵上還得維持與他的關係,但是暗地裏不斷削弱何應欽的實權。何應欽在老蔣最為春風得意時,故意遞交這麽一份國軍損失報告,無疑就是一直吃啞巴虧不能說出來,借這個機會惡心下老蔣。
 

何應欽與老蔣的恩怨情仇剪不斷理還亂,這裏就不再去多說它了,繼續說正題。
 

國軍傷亡總數3211419人,這其中死亡和傷殘的總數應該不會超過200萬,加上投敵和被俘的大概100萬人,再加上民國自己統計的逃亡598007人和因病死亡的422479人。

沒錯,民國公布的國軍死亡人數1450084人,是把病死的422479人給剔除了的。

對比何應欽提交的1235這個數據,國軍的失蹤人數居然還高達800餘萬!

二戰中蘇軍失蹤了高達400多萬人,其後生還的比率將近50%,按蘇軍失蹤的死亡比率算,那麽國軍失蹤死亡的超過了400萬!但這麽高的死亡比率,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民國國情。
 

都知道,國軍所謂招募,其實絕大多數是拉丁抓夫。這些被強抓的壯丁很難有什麽愛國情懷,因此他們會在被押往前線的路上,找一切機會逃走。這使得壯丁真正到達前線的比例不會太高,但是國軍糟糕的統計水平,使得我們無法知道到底有多少壯丁到達了前線。

而由於壯丁大量逃跑,押送壯丁的人員給國軍接收人員好處求通融十分普遍,這也使得國軍統計數據嚴重失真。

而另一方麵國軍逃兵現象也十分嚴重,以第十八軍所轄的第十八師為例,1942年還駐紮在後方的該師名義上保有1.1萬人,可是在1942年中沒有參加戰鬥的該師,卻報告死亡和失蹤人員超過6千人!

第十八軍可是陳誠的起家本錢,該軍第11師十一兩個數字漢字合起來就是土,而木字拆開就是十八,第十八軍正是陳誠土木係的出處。無疑,這是國軍中央軍中最根紅苗正的嫡係部隊了,它享受的供應是別的部隊羨慕不已的,可它下屬的一個師在一年中未經任何戰鬥,竟然就減員超過了一半!
 

這可是國軍中待遇最好的部隊了,那麽其它的部隊又是什麽情況呢?

一直在‘保衛’陝甘寧的國軍中央軍王牌第34集團軍,駐紮在陝西握有關中平原,它也是當時國軍中補給做得比較好的部隊。可是1943年該集團軍下轄的每個萬人以上的主力師,每月平均要補充600名新兵!也就是說光是在1943年,這些在陝西沒有經曆任何戰鬥的國軍主力師,每一個平均下來報告的減員達到了7000人以上!

第34集團軍下轄第1軍、第16軍,第36軍、第76軍、第80軍五個軍,盡管部隊會有調動,但是其下轄不會少於10個師。

民國人口我們常說四萬萬這個數字,這個數字是根據清末清朝進行的最後一次男丁統計,所估算出的數字。清朝跟曆代王朝一樣隻算成年男丁數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戶數,封建王朝時期規定成年男子必須獨立立戶),所以四萬萬是男丁數乘以一個估計的每家人數得出的大概值。

整個民國時期沒有進行過現代人口統計,更遑論建立現代戶籍製度,因此逃兵就算是跑了,政府因為不清楚他的具體住址,想抓人也根本無從抓起。由於逃兵和逃跑壯丁眾多,民國抗戰期間‘征召’的14053988壯丁,其中肯定有不少是重複的,甚至被‘征召’了兩次以上。

因此對於國軍在抗戰中的實際損失,本文參考資料《劍橋民國史》的作者,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費正清(美)有些無奈地總結道:
 

在台灣時,我跟一個國民黨將軍交流過,他十分肯定地斷言,民國軍隊根本不重視傷亡數字的準確性。

國軍對於戰鬥傷亡確實也十分隨意,傷亡數字根據需要隨便增減。需要抹平吃空餉的缺額時,就肆意誇大傷亡數字;而為了邀功請賞,就會刻意少報傷亡數字。由於從班長到戰區司令都這麽幹,國軍統計準確的傷亡數字就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這一點在國軍的日軍戰俘統計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國軍具體俘虜了多少日軍是一個謎,把國軍戰俘營的混亂統計綜合後估計為2800人。但是這裏麵包括了300多名,1939年前由八路軍轉交的日本戰俘,還包含了國軍懷疑是間諜而抓捕的日本商人和職員等平民。

抗戰時期,國軍中唯一能提供準確日本俘虜信息的隻有遠征軍,共計647名。也就是說,在八年抗戰中,國軍在中國戰場俘虜的日本戰俘不會超過2000人(八路軍俘虜日軍5096人,新四軍俘虜日軍2022人)。可就是這麽幾個俘虜,國軍的記載依舊是混亂不堪,連個具體數據都拿不出來。
 

細節決定成敗,國軍在解放戰爭中的崩潰,在它抗戰時期的統計數據中,就已經露出了端倪。一支軍隊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弄清自身損失就是知己,然而國軍從抗戰到解放戰爭,對於自己的損失一直就渾渾噩噩。

查了一圈資料,碼字的也自覺放棄統計出國軍在抗戰中的損失了,因為這根本就無從查起。民國政府作為資料本應該的統計者,它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損失,也就沒有什麽權威的數據了。

不過,損失數據報太高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1946年時,老蔣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成國防部的機會,將何應欽兩個重要職務,參謀總長和陸軍總司令一起拿掉。何應欽從此以後淡出了國民黨的權力核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