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戰真相:“九一八”後誰在東北抗日(上)

來源: Justness 2021-06-26 08:08: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586 bytes)

14年抗戰真相:“九一八”後誰在東北抗日(上)

【2017年01月12日訊】近日,中共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麵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麵落實”中共中央的有關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全麵排查,確保全國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戰”字樣的,全部改為“十四年抗戰”,並修改相關曆史內容。中共的這個舉措引發輿論界的高度關注。

海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共一直以抗戰“中流砥柱”自詡,卻又乏善可陳,拿出不多少像樣的抗日戰績來表彰,所以試圖通過修改教材拉長抗戰時期,以凸顯從1931年“九一八事件”到1937年“七七事變”期間,中共領導下的東北遊擊隊以及“東北抗日聯軍”的抗日貢獻,從東北民眾抗日的壯烈事跡中挖出些佐料“往自己臉上貼金”,以便製造中共“主導抗戰”的假象。

那麽,“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為何沒有馬上對日宣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的“七七事變”這段時期內,究竟是哪些人在東北與日軍作戰?中共領導下的遊擊隊和1933年後改編的“東北人民革命軍” 以及1936年後成立的“東北抗日聯軍”在此期間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九一八事變”後究竟哪些武裝力量在東北抗日

查詢曆史資料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僅一個多月,中共即於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全國臨時中央人民政府”,公開分裂中國。然而,這個趁著國難當頭的時機建立起來的“政權”,公開提出的口號竟然是“武裝保衛蘇聯”,而非保衛中國。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時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1932年1月2日發表演講時,指陳倉促宣戰的弊害,提出了“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的主張。因此,“九一八事變”國民政府隻是在長城一線采取了以防禦為主的策略,同時在南方開始全麵圍剿匪害日烈的中共武裝。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後,當時身在北平治病的東北軍主帥張學良聽聞消息後,立即命令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不許抵抗,以免事態擴大”,同時電告南京國民政府“請國聯調停幹涉”。

但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等東北軍的部分軍警人員自發采取了抵抗日軍的行動,之後又與遼南地區將民團和保安部隊聯合組成了“抗日義勇軍”,在東北堅持抗擊日軍。

這支“抗日義勇軍”曾經十一次攻打沈陽,六次攻打長春。曾經占領了十六個北滿縣城,給日軍以重創,而當時一直在財力上和軍事上支持“抗日義勇軍”的,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東北“抗日義勇軍”人數最多時達30多萬。

當時身為黑龍江省主席的馬占山將軍,為保衛哈爾濱在江橋堅持苦戰了一周才敗退。原東北軍將領、依蘭鎮守使、二十四旅中將旅長李杜將軍等也組織“抗日自衛軍”,舉起了抗日義旗。抗日名將謝文東加入“抗日自衛軍”後,打擊日寇戰果卓著,卻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蘇聯紅軍抓捕並交給中共,被中共以“土匪頭子”的名義槍殺。

在此期間,東北地區一些自發組織起來的遊擊隊,也聯合“東北抗日義勇軍”在長白山、三江平原、小興安嶺等地開展遊擊戰。

為了掌控這些武裝力量,在蘇聯的指令下,中共滿洲省委派遣了楊靖宇、趙尚誌、周保中等一批幹部到東北遊擊隊中發展中共的黨組織。

當時,楊靖宇去了南滿的磐石遊擊隊;周保中去了吉東的王德泰部義勇軍;李兆麟派往珠河中心縣委組建遊擊隊;趙尚誌去了張甲洲的巴彥遊擊隊;崔庸健前往吉東的寶清、虎林、饒河等地發展中共的黨組織和組建遊擊隊(後來的抗聯7軍);馮仲雲作為滿洲省委巡視員去湯原組建遊擊隊。

東北抗日遊擊隊在中共的引領下幾乎全體覆滅

作者張正隆撰寫的《雪冷血熱》一書以翔實的資料,揭開了東北受中共控製的抗日遊擊隊如何在中共的引領下險些全體覆滅的內幕。

1932年6月中共在上海召開“北方會議”(北方五省書記會議),作出了在東北“進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工農紅軍,建立蘇維埃政府”的決定。

同年7月上旬,“北方會議”結束不久,中共滿洲省委派人到東北的遊擊隊去傳達省委指示,要求把反日戰爭和土地革命結合起來。但當時巴彥遊擊隊的實際領導人趙尚誌和張甲洲認為不能這樣搞。他們認為省委不了解下邊的情況,“巴彥這麽多反日的大糧戶,怎麽能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打家夥呀?”但他們的據理力爭無效,最後的結果是“個人意見可以充分表達,省委指示卻是必須執行的。”

10月,中共滿洲省委又派遣巡視員吳福海到巴彥遊擊隊傳達省委指示,首先把巴彥遊擊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36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為司令,趙尚誌為第一政委,吳福海為第二政委,政委均為省委代表,並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創造蘇維埃政權,武裝保衛蘇聯”的宗旨。從此,東北的遊擊隊就打起紅軍的旗幟,除了時不時跟日軍打打遊擊,更多的卻是與地方上的地主民間武裝開戰,“打土豪,分田地”。

本來之前遊擊隊靠宣傳反日救國,得到了地方上有錢有勢大戶們的鼎力支持。大糧戶出糧出錢出馬出槍,支援遊擊隊打日本鬼子。現遊擊隊執行中共的政策要“打土豪,分田地”,大戶們當然就不幹了,“說小鬼子欺負俺們,共產黨、紅軍也不饒過俺們,沒活路了!”於是,地主武裝迅速從支持遊擊隊的後盾轉變成了遊擊隊的“敵人”,而且這些地方武裝與遊擊隊發生武力衝突時都“打得很頑強”,遊擊隊的戰鬥力遭到重創,處於幾近覆滅的邊緣。(未完待續)

(唐迪綜編/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鏈接: 14年抗戰真相:東北抗聯是蘇聯任意驅使的棋子(下)

所有跟帖: 

對曆史,各取所需... 謝文東簡介 -烈三公孫- 給 烈三公孫 發送悄悄話 (1497 bytes) () 06/26/2021 postreply 08:41: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