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爆發後,胡適提出承認偽滿洲國換50年和平發展,是否可行?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1-03-09 04:33: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402 bytes)

 

 

1937年8月7日,老蔣在南京主持召開國防黨政聯席會議,國民黨要員及閻錫山、白崇禧、餘漢謀、何健、劉湘地方實力派人物均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是對日本戰還是和。

會上,老蔣提到社會上有部分主和的聲音,並提出了胡適的和平建議。參謀總長程潛聽完以後非常生氣,當著一眾要員的麵痛斥:胡適是漢奸,真是可笑!最終會議以全體起立的形勢,一致決定積極籌備抗日。

這次會議被教育部長王世傑記錄在當天的日記中。

程潛是湖南人,天性中有火辣的成分,但他也是一個久經磨煉的政界老手,不會輕易動怒。胡適的和平建議到底說了些什麽,能讓程潛在眾人麵前大動肝火?王世傑的日記中沒有描述,但其它檔案中卻有記載,我們下文會具體描述。

胡適曾就對日策略發表過許多建議,這是家國情懷的體現,也是知識分子的當擔。但縱觀胡適的主張,卻反複轉變,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美國印第安納州德堡大學曆史係教授江勇振在他的《舍我其誰:胡適(第四部)》中就胡適的對日主張進行了總結,從“九一八事變”到他去美國擔任外交部長差不多7年的時間裏,他的主張經曆了8次轉變。內容過多,筆者簡單總結如下: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主張接受日本提出的五個基本原則,與其交涉。

1932年6月,進一步提出,要在取消偽滿洲國,恢複領土和行政主權完整的基礎上與日本進行交涉。

1933年4月,日本退出國聯,胡適反對中國與日本單獨交涉。

1933年6月,《塘沽協定》簽定後,胡適站在國府立場,讚成對日妥協。

1935年6月,提出支持進行抗戰。但沒幾天,又給王世傑寫信提出,以承認偽滿洲國求得十年和平的建議,並要他轉交給老蔣。

1937年4月,希望蘇聯、美國、英國在遠東地區擴充實力,製衡日本擴張,形成區域性平衡機製來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7年8月初,主張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承認偽滿洲國換和平發展時間,並提出具體方案。

1938年9月初,赴美擔任駐美大使前夕提出“ 苦撐待變“。

王世傑

以上八次轉變,時而支持談判,時而反對談判,時而要進行戰爭,時而要進行妥協。形成不同的主張的外因,要麽是西方列強態度變化,要麽是日本對華策略改變。但都是基於同一個假設,那就是中國打不過日本。

讓程潛大動肝火的正是胡適第七次轉變。提出承認偽滿洲國當然不是突發奇想,他在1935年就提出過,隻是當時沒有形成方案。不論他的主張如何轉變,核心思想都是要和平,可見胡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主和派。

胡適建議走和平路線的理由是:當時中國國力疲弱,中央新式軍隊尚未訓練完成,國防準備也不充分,不是日本的對手,如果開打必然失敗。不僅會讓國家解體,完全喪失抵抗能力,而且會使中華數千年的文化成果糜爛。

胡適的觀點在當時是很有市場的,國府內也有相當的主和派。周佛海在南京有一棟大洋房,洋房下麵有一個很大的地下室。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不斷對南京進行轟炸,胡適等和平派人士經常到地下室躲避,大家聚在一起談論時局,慢慢形成一個固定的集會。

當時外界將那些主張抗戰的人稱為“高調派”,對應於此,胡適便給這個集會取名為“低調同誌會”,後來被外界稱為低調俱樂部。成員有汪精衛、周佛海、陶希聖、高宗武、胡適等人。胡適曾向老蔣建議,由高宗武擔任駐日大使,負責與日本溝通交涉,未獲同意。後來高宗武成為汪精衛搭上日本人的重要橋梁。

七七事變之後,由於日本人內部意見不同統一,華北局勢一度出現緩和跡象。但7月27日,日軍突然挑起南苑事變,駐守南苑的29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趙登禹、佟麟閣以身殉國,29軍主力退出北平,戰爭出現擴大跡象。

得知消息後的胡適極為恐慌,先後到高宗武、王世傑家中商議對策。王世傑在8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今日午後與胡適之先生談,彼亦極端恐慌,並主張汪、蔣向日本作最後之和平呼籲,而以承認偽滿洲國為議和條件。

兩天後,胡適又與陶希聖拜會陳布雷。陳布雷是老蔣的侍從室主任,也是他非常信任的人。胡適等人希望通過陳布雷向老蔣提出自己的“和平方案”。此後還給老蔣寫過一封信,解釋提出該方案的原因,強調:“徹底調整中日關係,為國家謀五十年的和平建設的機會。

這個方案最終被轉交到老蔣手裏,老蔣看完後在信封上寫了兩個字:“胡”“存”。該手稿目前還保存在台灣檔案機構中。筆者將內容簡單總結如下:

原則:解決中日兩國一切懸案,建立東亞長期和平。

方針:(一)滿足以下條件即可承認偽滿洲國。

1、東三省境內人民自選國籍;

2、東三省境內之中華民國人民享有居留、經商、購地之自由;

3、東三省人民要有充分機會建立自治獨立的憲政國家;

4、東三省人民可以公投複歸中華民國,其它國家不得幹涉;

5、熱河歸還中華民國,建立非武裝區;

6、山海關至獨石口一線由中華民國設防。

(二)日本放棄在中國境內所有特權,退出駐軍。中日締結互不侵犯條約。

外交手續:達成協定後先不公布,雙方同時宣布撤軍,恢複七七事變前狀態,並舉行談判。

盧溝橋

這個方案表麵上看,爭取到許多以當時實力無法爭取到的東西,是賺的。但不要忘了,這些權益都是日本人從中國手裏搶過去的,拿中國的東西跟中國換東西,怎麽談都是中國虧。

如果非要討論方案的可行性,那必須要從中日雙方的視角來看:

從日本角度看:

即便不查詢任何曆史檔案也很容易能看出來,這個方案對日本人來說太過“苛刻”,東三省已經在其實際控製之下,承認與否隻是一個名義問題。而當時,日本還控製了冀東偽政府,占領了熱河、察哈爾等省部分地區,在漢口、山東、上海等地有租界和領事裁判權,顯然不會因為一個虛名放棄如此多利益。

一戰以後,日本軍方認為以後的戰爭就是拚資源、拚國力的總體戰,但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緊張,因此必須向外擴張。東三省對於日本來說一個理想的地方,一方麵這裏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另一方麵,這也是日本實現控製滿蒙,對抗蘇俄,侵略中國的戰略支點。

其實,自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內心就非常瞧不起中國,他的主要假想敵是俄國。當然,瞧不起並非不侵略,而是一個時間順序問題,他需要先解決俄國的威脅。對於中國,他總的策略是經濟侵略加逐步蠶食,不可能給中國穩定的發展時間。

具體來看,日本人原本打算扶持張作霖控製東北,但其不配合而被暗殺。後來日本又挑起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但他並不滿足於此。隨後又占領山海關,長城抗戰失敗後,逼迫國府簽訂《塘沽協定》,實現華北非軍事化。不久又扶持殷汝耕建立冀東偽政權,還想拉攏宋哲元、韓複榘等策劃華北五省自治。

在1936年,日本製定的《帝國外交方針》中對華重點是:“首先使華北迅速成為防共、親滿的特殊地區;並且一麵獲取國防資源、擴充交通設備,一方麵使整個中國在各方麵都反對蘇聯、依靠日本。”

很明顯,日本的目的並不隻是東三省,而是逐步蠶食中國。而且在胡適提出此案時,他可能不知道一個事實。戰後日本檔案顯示,當時日軍已經計劃大舉向中國增兵,準備在華北與中國決戰。

偽滿洲國

所以筆者認為,日本大概率不會接受這樣的談判條件。即使接受了,也不會停止逐步蠶食中國的步伐。

這裏插個題外話。這些年“淞滬會戰改變日本進攻方向避免中國快速滅亡的觀點很有市場,說日本如果像曆史上元、清一樣,從北向南俯攻,中國無力抵抗。而淞滬會戰將日本主力吸引到東麵,使其由東向西仰攻,便於中國抵抗。

實際上,至少在“盧溝橋事變”以前,日本未製定過從北向南俯攻的計劃,其戰略意圖是逐步蠶食。再者,日本是個島國,水上交通發達,陸地交通相對較弱。在沿海地區或者水網發達的長江中下遊開戰,補給方便,船艦還能用上,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所謂轉移攻擊方向,其實是正中下懷。

從地形上看,從內蒙南下是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日軍的坦克和大炮都不能方便運用,會讓其失去火力優勢。唯一通道是由太原南下西安,再攻漢中才能達到四川盆地。各位聽過《蜀道難》嗎?為何在抗日戰爭中,日軍打到潼關就打不動了?

一方麵有黃河天險,加上老蔣也在西安預留了重兵。另一方麵,日軍補給已經跟不上了。即使日軍真能打到四川,他要先幫中國把路修通,並保證不被破壞,否則沒有快捷補給,也很可能被中國軍隊圍殲。

所謂改變日軍進攻方向隻是一個偽命題,是當局粉飾失敗的說話而已。淞滬會戰隻是為了引起列強幹預,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將日軍趕下海,解決腹背受敵的後顧之憂。可惜打敗了。

淞滬會戰

從國府層麵看

很明顯,老蔣絕對不會同意這個方案。“西安事變”時,他已經向全國承諾一致抗日。“盧溝橋事變”後,他又發表廬山談話,喊出非常強硬的口號: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作為一個領袖人物,背棄承諾,朝令夕改,對自己的威望是致命的打擊。

從現實來看,“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不抵抗而丟東三省,引起國內軒然大波。老蔣倍感壓力,不得不要求張下野出國考察。再進一步承認偽滿洲國不就成了另一個張學良了嗎?

老蔣雖然昏庸,但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平時動輒提及人格、國格。他心理很清楚,自己可以消極抗日甚至不抗日,但絕不能光明正大地承認偽滿洲國。否則,排山倒海的輿論譴責會讓他連位置都坐不穩,曆史也會給他記上喪權辱國的一筆。

當時的中國隻是表麵上的統一,地方派係對老蔣並不服氣。如果說滇軍和川軍相對安分,那麽桂係和晉係,則從未放棄過對老蔣位置的覬覦。他們也許不會真正抗日,但絕對不會放棄以抗日的旗號把老蔣趕下台的機會。

時間倒退一年,陳濟棠還聯合李宗仁發動兩廣事變,當時的口號就是反蔣”“抗日老蔣使出銀元攻勢,分化廣東部隊,才使兩廣事變平息。當時中日矛盾還未激化尚且如此,假如此時要承認偽滿洲國,必然會形成一呼百應的局麵。

偽滿宣傳畫

胡適提出承認偽滿洲國的方案無異於給老蔣挖了個坑,等著他往裏麵跳。在這一點上,老蔣有清醒的認識,他在當天的聯席會議上說:

要知道日本是沒有信義的,他就是要中國的國際地位掃地,以達到他為所欲為的野心。所以我想如果以為局部的解決,就可以永久平安無事,是絕不可能,絕對做不到的。

小結:

綜合以上描述,很明顯胡適以承認偽滿洲國換取50年和平發展時間的方案並不可行。錯誤的關鍵在於,50年之後如何能保證失去大片肥沃土地的中國能趕超日本?如果屆時中國仍然不是日本的對手,而雙方又難免一戰,是否又要以承認華北獨立為條件再換取50年發展時間。

按常理推斷,胡適作為文化界名人,有諸多博士頭銜,應當是非常聰明人。但他為何會提出如此幼稚的方案?這實在讓人費解,也難怪程潛動怒。

在筆者看來,從一開始胡適便預設了中國必敗的立場,而堅定地走和平路線。越是在和平路線將要失敗之際,越會提出更加激進的方案去挽救。這是一種偏執心理,很多時候人一旦陷入到偏執當中,就會逐漸喪失理智。

中國有句俗語叫“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從當時胡適的表現來看,他對中日態勢了解非常淺薄,對高層的心態拿捏完全不準。文人參政,乍一看華而不實,不切實際的口號隻會誤國,這大概也是他不受老蔣重用的原因之一。直到老蔣巴結上美國之後,胡適才在溝通中美聯係上發揮了一些作用。

所有跟帖: 

胡適,真乃胡適之也 -桃花源主- 給 桃花源主 發送悄悄話 桃花源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9/2021 postreply 04:52:18

時間有出入。蔣公在7月17日的廬山講話已經下了決心,提出要全麵開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薩克斯風- 給 薩克斯風 發送悄悄話 (667 bytes) () 03/09/2021 postreply 05:39:45

胡博士沒有想到,日本人是五個月的和平都不會給的。大日本帝國皇軍因為一片紙就窩在三島神州和 -過客文- 給 過客文 發送悄悄話 (1048 bytes) () 03/09/2021 postreply 10:04:12

胡適看來既沒文才也沒見識!小日本想吞下整個中國早100年前就有人認識到。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9/2021 postreply 10:58:30

文人,公知……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9/2021 postreply 16:55: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