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創辦人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

來源: 小寧波♂ 2019-12-01 10:17: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575 bytes)
 

“在我父親的一生中,支持抗戰是他立誌傾盡全力去做的一大事。”

—胡厥文之子胡士華語

他被稱為中國商界的“機械大王”;

年屆半百,成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建者;

6個日夜,他推動上海數百個行業“公私合營”;

長髯飄拂,大家親切稱其為“抗戰胡子”,胡須至今保存在嘉定博物館;

他就是愛國民族工商業企業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胡厥文。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1954年4月,毛主席與胡厥文握手

一不做官,二不執教

1921年,年僅26歲的胡厥文悉數變賣祖傳的土地,在上海虹口唐山路購地,籌建起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新民機器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149廠前身)。

受辛亥革命影響,他立誌:一不做官,二不執教。

當被問及“新民”二字時,他曾用“走一條興實業、利民強國的新路”來解釋。新民廠創辦之初,為紗廠維修機器、生產零件,卻飽受同行刁難。

胡厥文下定決心在新民廠製造出我國第一部性能良好的彩色油墨機、性能優於外國的大型立式鋸木機……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留髯以記國難的愛國實業家

如醉癡,須髯長

1932年初,東北三省淪陷,時任上海機器業同業工會主任委員、新民機器廠廠長的胡厥文遠望東北,憂思難平,提筆寫下“傷強鄰瞰視而不察也”一詩表達對祖國前途的憂慮,詩曰:

眾人昭昭兮,我獨渾渾。

眾人察察兮,我獨昏昏。

舉世皆優遊,我東望而愁增。

1月28日深夜,日寇大舉入侵上海閘北、江灣、吳淞等處,我方彈藥嚴重供應不足,但駐滬的蔡廷鍇仍率領十九路軍奮起抗擊。

胡厥文得知後,立即與十九路軍七十八師的翁照恒旅長取得聯係。

日夜奔走,支援抗戰,他發動全市工商界,動員組織起幾十家企業拆遷機器到滬南建立臨時工廠,趕製出了炮彈、地雷、水雷,甚至“計炸出雲艦”。

上海兵工廠廠長阮尚玠找到胡厥文,希望機器同業公會支援兵工廠完成承製迫擊炮彈的任務。胡厥文立即通過同業公會組織了40餘名優秀的翻砂工人前往支援,使該廠日產量一下子增加了五倍,保證了炮彈的供應。

他說:“雖不會打槍開炮,卻可以造槍炮。”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胡厥文與同事在長城機製磚前合影

淞滬抗戰,33天,十九路軍英勇抗敵,粉碎了日軍揚言四小時占領上海的狂言。日軍死傷萬餘,三易主帥,速戰速決的野心徹底破滅。

顧不上理發和剃須的他,有人問他,是不是要做“美髯公”。

“蓄之以記國難,等趕走了倭寇時再剃須。”不把日本侵略軍驅逐出中國,決不剃須,這就是傳說中的“抗戰胡子”。

抗戰勝利後,胡厥文在剃須前後特意拍攝了“二我”照——剃須前後的胡厥文如父如子、似兄似弟。他在照片上題字“抗戰勝利,父子昆季,勿怠勿忘,豈以為戲”,記錄自己“未遂倭奴,不容除剃”的夙願和迎來的勝利。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第一次蓄髯前後“二我合影”像

悠悠建國想,和淚吊蒼生

由於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取消了政府同民營工廠的合同,工廠停業,工人的生活失去了依靠。

“決不能看內遷工廠一個一個地消失,艱苦奮鬥的工人一個一個地失業,有功抗戰的資本一筆一筆地耗損,熱愛祖國的情緒一天一天地消沉。”胡厥文疾呼。

1945年8月21日下午,胡厥文、黃炎培和楊衛東3人在談及國家未來發展時一致認為,民族工業界不能隻埋頭搞實業,他們還必須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政黨。胡厥文提出,“必須聯合社會上對政治研究有素的高明人士共同參與。”

12月,他麵對動蕩的時局寫下《傷時》:“大廈已垂傾,煢煢朝野情。坐談誇勝利,默武說和平。愁絕思鄉裏,傷心亂偽真。悠悠建國想,和淚吊蒼生。”

12月16日下午,民主建國會成立大會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舉行,會議推舉胡厥文、黃炎培、黃墨涵為主席團成員。一個與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的政治團體誕生了。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胡厥文親筆題字“中國民主建國會”

新國光芒千萬丈,何愁蜀道上青天

1949年,剛剛解放的上海市場蕭條,胡厥文在5月27日聯合上海的工商業者在《商報》上發表《我們要立即複工複業,盡我們應盡的責任——上海市工商界人士宣言》,提出要以“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為原則,在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作用。

1949年9月,胡厥文以民主建國會代表身份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備工作。

1949年10月1日,胡厥文和政協全體代表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不久後,他在三弟胡叔常的畫上題詩:“秋山紅葉鬥霜妍,錦繡江程意灑然。新國光芒千萬丈,何愁蜀道上青天。巫峽雲何在?啼猿誰則聞?鍾聲帆影麗,曉旭靖妖氛。”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1953年胡厥文率團赴朝慰問中國人民誌願軍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新民機器廠主動承擔官廳水庫、密雲水庫、十三陵水庫和福建上貓水庫等大型重閘門啟閉機的生產任務,得到國家嘉獎。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公私合營後,胡厥文在鉗工台勞動

1956年8月,上海市政協組織西北建設事業參觀團赴蘭州、西安、鄭州、洛陽等地參觀,實地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

胡厥文感慨道:“這次西北之行,給我莫大的鼓舞,這些新的建設規模之大、進展之速、技術之精,都十倍、百倍地超過我原來的設想,貧窮與落後已成為過去。回想當時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是紙上的,這一次的參觀都見諸事實,展望無窮,異常興奮,共產黨的領導正確,功高千古蓋可見也。”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誕生於硝煙年代,承載著一代人實業救國豪情壯誌的新民機器廠,不斷迸發前進力量,為祖國發展作出貢獻。

1958年,新民機器廠遷往閔行新廠,成為以生產動力機械設備為主的機械工廠。

1961年,新民機器廠根據國防部五院和上海市委的決定改組成立上海新民機器廠。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上海新民機器廠

1980年,上海新民機器廠與上海新中華機器廠合並為上海新中華機器廠,承擔運載火箭、武器地麵係統產品的研製生產和總裝任務。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上海新中華機器廠

1996年,企業更名為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承擔運載火箭、空間飛行器以及武器地麵係統產品的研製生產和總裝任務……這便是149廠的前身。

“機械大王,抗戰胡子”,開國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竟是149廠的創辦人

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

如今的149廠,延續著它的曆史使命,業務涉及“彈、箭、星、船、器”等各個領域,核心製造能力不斷提升,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身力量。

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

部分圖片來源: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

文/範文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