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羅卓英,廣東省大埔縣人走出來的青年才俊,保定軍校出仕,東征北伐抗戰一個也沒落下,可以說的上是國民黨軍中的老資格了。
陳誠當11師師長他就當副師長,陳誠當18軍軍長他就當11師師長,陳誠去中央任職當鳳凰後,他就是18軍軍長,可謂是與陳誠穿一條褲子成長的,榮辱與共,也被外人稱為陳誠土木係的靈魂人物。
蔣介石對這個18軍也是格外的用心,視為嫡係中的嫡係,軍中用的水壺都是進口貨,軍餉從不拖欠,有時還有福利,讓友軍羨慕不已,可見其在國軍的奢侈地位!
而18軍也沒有辜負蔣委員長的期待,每逢作戰異常英勇,以身作則不怕犧牲,為友軍樹立很好的榜樣,其也為國軍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軍事人才,光軍長就有20個,國民黨大量耳熟能詳的抗日名將都出自此處。
而18軍在抗戰中打的最慘烈的一戰當屬羅卓英率部在上海灘與日軍血戰的羅店拉鋸戰,羅卓英身先士卒的在前線冒著槍林彈雨指揮部隊與一個師團的日軍血戰,方寸之地雙方竟來回拉鋸了1個月。
直至蔣介石下令上海部隊戰略撤退,陣地仍然牢牢的控製中方手中,為此羅卓英所部付出了數千傷亡,真可謂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打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外媒驚呼:日軍在上海灘遇到了一場德國式的戰鬥!
羅卓英也因此戰一戰成名,從友軍口中嘲諷的溫室軟蛋,變成了鐵骨錚錚的鐵血將軍,全國上下無不佩服羅卓英以及他所帶領的18軍全體官兵。
其在此後不久的武漢會戰中更是把才能發揮到了極致,確保了武漢會戰是戰略撤退而是像南京保衛戰一樣大潰敗。
他在此期間他可以說是把整個長江跑遍了,可以說是哪裏有難,哪裏就有羅卓英,這一點都不誇張。
當日軍使用毒氣攻陷長江防線重鎮馬當要塞時,是他馬不停蹄的率部血灑長江,奪回馬當。
當日軍攻陷信陽,武漢北大門洞開,國民黨守軍首尾不能相應,是他臨危受命阻止來敵,才致使日軍圍殲武漢守軍的計劃失敗。
為此他被稱為中國的朱可夫,打不過了的時候派他去,就算不打不過,也能穩住戰局而不至於再潰敗下去。
其更是在不久貢獻了中日開戰以來,中方最精彩的一次勝利,此時的羅卓英已經是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
他麵對著日軍的囂張氣焰,果斷的抓住戰機了,選誘敵深入的戰法,把日軍第34師師團圍殲在了上高地區,史稱“上高戰役”。
戰後,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餘人,日軍自報傷亡千餘人,中方也付出了接近20000人的代價,但是這已經很好,畢竟麵對日軍的優勢的活力與單兵素質取的這樣的戰績,已經很不容易了。
此後,他因功受命擔任太平洋戰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國民黨最高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直接指揮了中國遠征軍的戰鬥,遠征軍在國內的優秀表現,讓其威名遠傳海內外,我們所熟悉孫立人將軍這個時候聽他指揮!
戰後,相關人員統計其在抗戰期間任職部隊,驚奇的發現竟然跨度了大半個中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沒有錯過任何一場重要的戰役,為每一次勝利或者失敗都留下了屬於他的汗水!
戰術他可能不是最牛的,但在戰略指揮上他是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