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莫礪鋒,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央視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曾任南京大學中文係主任,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許紀霖·中國文化50講·那些留在我們血脈裏的東西 為什麽現代化發展了,傳統反而複興了?認識傳統,認識你自己,拚合一張整體性的中國文化認知地圖。從縱向的時間脈絡來說,這裏講的是中國文化的過去、現代和將來。從當下的問題意識反思中國文化的過去,從文化的傳統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從橫向的空間結構來說,提供了一個打通千年曆史、站在高處俯瞰中國文化的係統性框架,揭秘中國人的道德心靈秩序和社會政治秩序。
《西遊記潛規則》以獨特的視角、有趣的筆法描繪了《西遊記》裏形形色色的妖精們,去掉神話色彩的裝飾,其實這些妖魔都是極具人性化的,它們都是被神仙 “潛規則”的。西遊裏也有“許三多”?豬八戒其實沒那麽可愛,它代表了男人的劣根性?誰是西遊裏最幸福的男“人”?住著七隻美女妖精的盤絲洞原是有背景的“洗浴中心”?跑龍套的小妖奔波兒灞、灞波兒奔、精細鬼、伶俐蟲、有來有去……,還有通天河裏的老黿,其實它們代表了現世生活中草根小人物的命運?黃獅精告訴你,做妖精也可以很和諧……
李新宇(1955年2月- ),山東青州人。魯迅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考入曲阜師範大學,曾經任教於曲阜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出版有《李新宇學術文集(六卷本)》《愧對魯迅》《大夢誰先覺》《帝國黃昏》《水滸傳》與《三國演義》批判(與王學泰 合著),與周海嬰主編《魯迅大全集》(全33卷)。最新出版有《走近胡適》《叩問陳獨秀》《愧對魯迅》。
周思源教授以三國人物為品讀對象,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三國時期主要人物基本囊括。其最大特點有三:一是有意選擇一般讀者感興趣的大眾話題,比如:馬超的排名怎麽在趙雲之前,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聰明等,有些話題原是讀者來信中提到的;二是將《三國演義》和《三國誌》作比照閱讀;三是作者利用自己本身為作家,有豐富的創作經驗的優勢,從創作的角度分析《三國演義》的布局謀篇、對《三國誌》的移植改造,評品優劣,分析原因。
李新宇:《封神演義》是中國古代首部“革命小說”。麵對曆史的大變局,小說持守的是這樣一種觀念:以有道討伐無道,是天經地義的,也是必將勝利的;暴政被仁政所取代,無道被有道所摧毀,是百姓所期盼的,也是上天和仙界所支持的。這部小說雖然常被稱作“神魔小說”,但事實上承載的卻是儒家的革命觀。小說反複寫到“天意”,但在事實上,所謂“天意”實是“民心”。
北大曆史係葉煒教授公開課《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中國古代對軍隊與軍人的控製》,時長約2小時!
資中筠:為何美國可以對內行民主,對外行霸權並行不悖?美國應該說現在還是全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強的一個國家,任何第二位的都要比它差一大截,所以我們還得注意它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它在對外的一舉一動對全世界都是牽一發而動全局的,我們還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