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一座城、關了所有燈。
總節目 330 總播放 38334 總點讚 1 總評論 0
  • 2023年2月4日,舉辦羊城學堂第700期講座,主講人:複旦大學葛劍雄教授。題目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從北宋的統一看曆史大勢》。
  • 元朝和蒙元有何區別?蒙元為何一統天下卻存活不過百年?蒙元統治時期實行了哪些政策?“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從何而來?了解蒙元帝國曆史發展脈絡,探究當代企業良性經營之道,盡在大道知行講堂第34期!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國家,蒙元帝國的曆史,可以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國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軍隊攻下大都、元順帝北逃為止,共計162年。
  • 周思源教授以三國人物為品讀對象,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三國時期主要人物基本囊括。其最大特點有三:一是有意選擇一般讀者感興趣的大眾話題,比如:馬超的排名怎麽在趙雲之前,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聰明等,有些話題原是讀者來信中提到的;二是將《三國演義》和《三國誌》作比照閱讀;三是作者利用自己本身為作家,有豐富的創作經驗的優勢,從創作的角度分析《三國演義》的布局謀篇、對《三國誌》的移植改造,評品優劣,分析原因。
  • 張宏傑講述了曾國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時也揭露了曾國藩諸多不為人知的方麵:一生遭遇過的五次重大挫折;與左宗棠的糾結和情誼;一生收入與支出;如何看待風水、相麵、算卦和天命等。張宏傑講述的曾國藩更具體溫。同時,填補了曆史研究的一塊空白:首次詳細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員的收入與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員的工資條、灰色收入與實際收入的關係。
  • 資中筠:為何美國可以對內行民主,對外行霸權並行不悖?美國應該說現在還是全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強的一個國家,任何第二位的都要比它差一大截,所以我們還得注意它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它在對外的一舉一動對全世界都是牽一發而動全局的,我們還得關注。
  • 北大曆史係葉煒教授公開課《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中國古代對軍隊與軍人的控製》,時長約2小時!
  • 李新宇:《封神演義》是中國古代首部“革命小說”。麵對曆史的大變局,小說持守的是這樣一種觀念:以有道討伐無道,是天經地義的,也是必將勝利的;暴政被仁政所取代,無道被有道所摧毀,是百姓所期盼的,也是上天和仙界所支持的。這部小說雖然常被稱作“神魔小說”,但事實上承載的卻是儒家的革命觀。小說反複寫到“天意”,但在事實上,所謂“天意”實是“民心”。
  • 莫礪鋒教授“經典視野中的唐詩宋詞”講座。莫礪鋒,1949年生,江蘇無錫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198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詩歌唐朝》《白居易》等專題。著有學術專著十餘部,專題論文百餘篇。
  • 在現代政治之中,究竟誰能代表公意?是議會民主製之下通過投票選出的代議士,還是行政威權之下代表民族整體意誌的主權者,還是在民粹革命之中通過直接民主,由人民直接在場,呈現公意?在20世紀的世界政治格局之中,這是英美、德國和蘇俄三種不同道路的區別。而在1912年~1927年短短的15年間,民國的政治便濃縮走過了從英美的議會民主製到德國式的行政威權製再到仿效蘇俄的黨國體製道路。其間製度轉換之快、動蕩之激烈,世所罕見。而製度表層的劇烈變革的背後,正是公意的實現與代表性危機所致。
  • 《西遊記潛規則》以獨特的視角、有趣的筆法描繪了《西遊記》裏形形色色的妖精們,去掉神話色彩的裝飾,其實這些妖魔都是極具人性化的,它們都是被神仙 “潛規則”的。西遊裏也有“許三多”?豬八戒其實沒那麽可愛,它代表了男人的劣根性?誰是西遊裏最幸福的男“人”?住著七隻美女妖精的盤絲洞原是有背景的“洗浴中心”?跑龍套的小妖奔波兒灞、灞波兒奔、精細鬼、伶俐蟲、有來有去……,還有通天河裏的老黿,其實它們代表了現世生活中草根小人物的命運?黃獅精告訴你,做妖精也可以很和諧……
  • 劉惠君,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發表文章《論近代經濟、政治法律及文化轉型》等數十篇;出版有《天國悲歌》等著作。
  • 大清帝國的龍旗落地,距今已近百年。這個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的輝煌壯麗,它的黑暗腐朽,都已化作曆史的雲煙。按照我國的傳統,早該給它修一部正史,以蓋棺論定。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製約,這一修史的條件,是否各方麵均告成熟,至今仍難定音。好在條件也是人創造的,許多條件的成熟也正是一個人的主觀努力的過程。清史的編纂,是一個盛舉。共襄盛舉的,清史學界自然責無旁貸,此外,還應有包括世界史在內的整個中國史學界。不僅如此,作為21世紀的宏偉學術成果,它還應該是跨學科綜合研究的結晶,體現新世紀對學術研究的時代要求。為此,本文試圖從世界曆史的角度,提出一些淺見,將大清帝國放進世界曆史的長河中去觀察。
  • 晚清清廷陷入權力與權威的雙重危機。新政改革無法擴大政治參與,最終引發革命。辛亥革命的複雜麵相在於民主與封建彼此糾纏。辛亥之後,中國不是以製度安排,而是通過權力攫取試圖重建秩序的統一。憲政之下,政治是一門我活你也活的妥協藝術,但在權力為中心的亂局中,政治卻變成你死我活的生死之爭。近代中國政治的根本症結在於隻有政治權力的角逐,而始終缺乏政治的權威,缺乏超越於意識形態和派係利益之上的製度性法理和公認的政治價值。辛亥革命創建了新的政治共同體,卻沒有同時創建共和政體賴以存在的正當性基礎——憲政。革命接踵而至,每次統一的結果,建立的都是獨斷權力的中央威權,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憲政和法治始終缺乏。
  • 李新宇(1955年2月- ),山東青州人。魯迅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考入曲阜師範大學,曾經任教於曲阜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出版有《李新宇學術文集(六卷本)》《愧對魯迅》《大夢誰先覺》《帝國黃昏》《水滸傳》與《三國演義》批判(與王學泰 合著),與周海嬰主編《魯迅大全集》(全33卷)。最新出版有《走近胡適》《叩問陳獨秀》《愧對魯迅》。
  • 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馬大勇教授主講。表達了對金庸先生的悼念,感懷金庸先生獨特的人格魅力,分享了他多年來閱讀金庸小說的研究與思考和作為30餘年金庸迷的所思、所感。通過列舉金庸小說中的代表人物、典型事例,深入闡述了小說中的曆史觀念與哲學意蘊。他認為,金庸小說具有濃厚的曆史關懷和當下關懷,富有溫暖的人生關懷和深刻的哲學關懷。通過金庸小說能深入了解古代中國的曆史、社會和政治,以及超越武俠小說的哲學與人性。馬大勇對金庸小說的研究涉獵,對金庸詩詞、小說結構等方麵都有自己多角度的分析論證,旁征博引語言詼諧。
  • 許紀霖·中國文化50講·那些留在我們血脈裏的東西 為什麽現代化發展了,傳統反而複興了?認識傳統,認識你自己,拚合一張整體性的中國文化認知地圖。從縱向的時間脈絡來說,這裏講的是中國文化的過去、現代和將來。從當下的問題意識反思中國文化的過去,從文化的傳統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從橫向的空間結構來說,提供了一個打通千年曆史、站在高處俯瞰中國文化的係統性框架,揭秘中國人的道德心靈秩序和社會政治秩序。
  • “這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莫礪鋒,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央視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曾任南京大學中文係主任,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