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03/96/396_120_120.jpg?rand=8592">
總節目 49 總播放 278433 總點讚 0 總評論 0

憶父親(二)

2023-09-28 14:45:40 播放 1186 評論 0
0:00

我小時不懂事,漸長也晚熟,碰上如此嚴謹認真生活的父親,自然沒少挨罵。父親家似乎有封建的傳統,對女孩事事包容,男孩則格外嚴格,兩個姐姐肯定沒我挨罵多。父親罵我最多一個詞,是吊兒郎當。一方麵以父親的標準,不吊兒郎當很難。比如,父親不允許睡懶覺,到點必須打開窗簾起床。晚睡也不允許,年三十也沒有年夜的概念。可以開恩看春晚,春晚結束必須上床。平時看見我晚睡,他必發火。另一方麵,我生活態度也散漫。我讀小說,讀許多頹廢文學,他書架上的哲學書也讀,但讀許多叔本華尼采的悲觀主義和宿命論。從此可見人生態度的衝突。

上大學後,沒了父親的束縛,有幾年我生活相當茫然,常常午覺睡到五六點,然後深夜讀書。但是我們兩人處得更像朋友。大學一年級我在《中國青年報》寫短文,鼓吹六十分萬歲,其中肯定有冒犯父親的話。他沒說任何看法,反而引用他同事的話,說想法很奇怪。周末回家,兩人偶爾會聊近來誰的文章引起討論,我也提供他不知道的學校裏的動態。他會說,這個你可以寫文章,然後我就寫。來美,我也在報刊寫政論,觀點肯定不免與他的老派想法完全不同,拿給他看,他也是不置一詞。
我知道多年來,父親對我文章學問上有期待,而我二三十歲努力過,後來越來越鬆懈,實在愧對父親。父親在美國的時候,看見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電視,上電腦,有一次突然用困難的發音說,你,要讀點書。我無言以對。要說一生不孝,此乃其一。
除了不努力,年歲漸長,我感覺活得越來越像父親。比如,我不喜歡旅遊,不喜歡熱鬧,除了個別知己,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幾乎不看電影,不讀小說,隻讀曆史,回憶錄,傳記,和女兒的課本。我生活也越來越規律,近乎刻板,新冠爆發以來,幾乎足不出門。和父親的讀書寫作不同,除了偶爾讀書寫字畫畫,我花大量時間在修房修車整理院子和種菜上麵。在教育孩子上,我除了改變了父親的嚴厲,一律照搬父親散養的原則。自己不懂孩子又不喜歡的,堅決不推。孩子喜歡的,盡量融入。小時給孩子講童話,寫下來發表。孩子畫畫,我也在旁邊畫同樣的題材。孩子現在在大學讀微分方程和靜態物理,我也和她一起學。我堅信,如果父親當年以每天坐在桌前寫文章的行為就教會我如何寫文章,我也一定能夠和孩子一起做事,教會她要學的東西。
英文有個詞叫LEGACY,很難翻譯成中文,大意是人離去,給後代留下的記憶與評價。人不管富可敵國,還是學富五車,在孩子看,最大的LEGACY就是他們如何做父母。父親的LEGACY實際溶入我的血液,我為人上處處有父親的影子。而我和父親的那種紐帶,好像是天意。我一生最苦悶的時候,其一是研究生畢業出國受阻那幾年。現在回想,那那幾年看似不幸的遭遇實際是大幸。我多陪了父母五年,日夜學英語,確實認識中國人生百態。
一年前父親去世,正值我生活出現很大變故。我在微信目睹父親離去,關了手機,關門獨自在地毯上跪了很長時間。有好幾個月,我覺得父親沒有離開,夜深人靜突然醒來,感覺父親和我說話。那段時間我反複讀王國維的遺書,把他那段有名的話抄錄掛在家裏,五十之年,隻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電話裏,我和姐姐說,我覺得爸和我一起,不然過不去這個坎。
父親一生風雨,哪是我能所比。少年逃離家庭,抗日活下來,解放戰爭活下來,抗美援朝活下來。父親生前常說,如果反右時不是在南京軍區,早幾年調到北京,反右他肯定是右派,那又是一條死路。而我現在的年齡,基本上就是父親腦外傷出事的年齡。父親默默扛過,難道我不成?
人生有非常尷尬的問題,就是來世是否做父子。許多家庭,父母與孩子的衝突異常激烈,來世是否做父子?在此,我作為兒子,也代表兩個姐姐對在天的父親說,來世還做父子父女。父母的實在做人才有了我們的今天和我們的為人。

免責聲明:本節目內容為媒體或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文學城電台(海外電台)的觀點、立場以及投資建議。
評論
評論不支持HTML代碼
注意: 請不要在評論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類似侮辱性的言辭。
快來發第一條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