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水利專家:三峽工程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組圖)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TAWA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21:00:51
我隻希望專家回答,google earth 顯示的大壩變形是真實的嗎? 專家所謂的毫米級的彈性變形根本不能解釋網友的擔憂。
apple4u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7:48:00
是
lostman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6:56:52
不是一開始說,沒有變形,溜直的,現在改口變形了?
19428182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4:57:25
A beautiful photo, And Good luck, Chinese!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4:14:18
其實,土共無須派什麽專業人士出來用專業術語詮釋三峽大壩的安全。
本著俺自己的經驗,這些位移數據應該是在設計允許範圍內。如果想理解這些數據,你至少得回大學的土木係或國內的水利係/水工專業拿一個本科學位。任何大壩設計都要按照設計規範進行。根據三峽大壩的千年設計/萬年校合的洪水位,計算水壓力和分析大壩裏最危險部位的應力,然後根據強度和安全係數要求,設計各個部位的尺寸,還要滿足壩頂位移不能超過一個限值的要求,最簡單最典型的是水平位移和最大壩高的比值不能超過一個限數。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4:14:15
(接上帖)
這種大壩正常工作期間是不會破壞的,除非受到超大型的地震和史無前例的洪水襲擊。即使洪水漫頂,三峽大壩破壞的可能性也不大。
在國外,似乎反共就要反三峽,反三峽就時髦,三峽工程至今是利大於害,它的好處集中體現在防洪和發電上。這樣大的三峽工程,不可能隻有利而沒有害,但說三峽工程的缺點也應該說到點子上。胡說一氣,隻能暴露自己的無知,也降低在中國推動民主運動的精英們日後的信譽。
sigmazao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2:59:00
這些專家所答非所問。故弄玄虛是很多中國專業人士做法。所謂彈性變形,就是沒變形唄。民間說的變形了,意思就是超過設計形狀。你非的搞一個彈性說。腦子真有毛病。你就直接說,符合設計,保持設計形狀不就完了嘛。
Morphin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1:57:04
三峽不該建壩
一條小路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1:54:02
專家都説正常了就是正常的,彈性變形是正常的,變形也是正常的,建壩是正常的毀壩也是正常的。
自由呼吸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0:55:26
這些數據咋測的?都精確到0.01毫米了!
荷塘月色65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0:47:30
又開始不說人話了,到底變沒變形? 淨弄些別人不理解的鬼話出來解釋,“截至2019年4月,壩基累計垂直位移在1.45mm~26.69mm之間,壩體沉降趨於穩定,蓄水前後沒有明顯增加;壩基上下遊方向水平位移在-0.24mm~4.63mm之間”這個數據衛星是看不出來的。
長江下遊的民眾可要小心啦哈,要不早早搬到安全的地方去,要不就備好救生艇。
fkkn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10:20:12
這個國家就是被這些磚家毀了
HALS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9:28:17
三峽大壩就是一顆原子彈。引爆這顆原子彈的就是地震。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9:09:38
“建設階段,監測儀器的埋設及觀測工作列為獨立標段, 1994年起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共埋設儀器測點12087個;其中變形監測測點為2681個,完好率為99.8%。”
=============
如果這個描述來自官方,“完好率為99.8%”絕對是吹牛。二十五年過去了,埋在混凝土和岩基裏的變形觀測點還有99。8%的完好率,那不是世界領先,而是宇宙神話。
MarsFather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9:05:00
主要是地震風險。突然發生。說平時的數據沒用。
kankanwo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59:24
照片景色很美!
abraham007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55:04
把一個常規的技術報告跟一張偽造的衛星照片扯在一起說事,沒剝皮徒子徒孫的無恥又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嗬嗬
老李子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35:10
氣球要漲破了
挺沒勁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17:00
這些磚家就不會實地考察一下嗎
泰傻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16:48
隻要下次別出來說,仍在合理的變形、扭曲、彈性範圍之內,就行。
topten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16:06
dumbttt 你應該學一點力學知識
babala72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13:30
“截至2019年4月,壩基累計垂直位移在1.45mm~26.69mm之間,壩體沉降趨於穩定,蓄水前後沒有明顯增加;壩基上下遊方向水平位移在-0.24mm~4.63mm之間,蓄水前後壩基位移變化多在1.0mm以內;壩頂上下遊方向水平位移在-1.82mm~28.70mm之間”
這點位移衛星是看不出來的。
dumbttt
發表評論於 2019-07-06 08:04:17
不是說壩體沒有變形嗎?怎麽又有“彈性狀態”?專家出來解釋一番,結果人們更擔心了。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23
, 共
23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