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與國內的黃金十年完美錯過 移民後 “降級” 的中產(圖)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dream_pillow 發表評論於 2019-04-24 15:19:01
近兩年常有國內的朋友過來出席孩子的畢業典禮,最頭疼的是,每過來一個人都要詢問如何才能留下來!
不多話 發表評論於 2019-04-24 14:19:24
這篇文章中說的都是澳洲移民。我認識的拿美國大學獎學金學成後找到工作留下的都沒文章中說的那麽慘。文中說的那種有些像以移民身份去加拿大的人。真正在美國讀了高學曆的人都還是過得不錯。
黃玫瑰888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20:00:06
嗯,多寫點這類文章給國內得人看看。都好好蹲在國內享受黃金鑽石十年,別沒事滿世界亂跑。
老九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8:30:43
我就奇了怪了,在美國我們也抄了古歌,微軟,許多的底,何止十年?不知作者會否上網做股票?
maxime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7:21:47
如此看來,國內不僅富人都搞外國身份,現在中產階級也開始大規模想辦法搞外國身份了。
否則不會出現這種文章。
一向如此。

fkkn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6:44:59
這老移民(如果真有其人的話)看來混得不咋樣,一般人隻要脫離了襠的領導,都能活得不錯。
土樓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6:33:13
什麽時候海外華人搶著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中國受教育,什麽時候中國就強大了。哈哈,等著吧。
魔羯鼠養貓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5:19:21
我一直好奇,那些拿獎學金來美國讀書,現在都過得不錯的,有沒有回報過母校,每年給母校捐款的?至少把自己花的學費生活費捐回去吧?
Mbtech 發表評論於 2019-04-23 04:10:31
霧霾,飲用水,汙染的土地。女兒自從出國後哮喘病不治自愈。
kai2002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23:56:40
你要是官二代,出國就可惜了,錯過了黃金十年,而且你老爹下台,你就沒有機會了。要不是官二代沒後台在國內也就是苦逼,你以為我們回去就能成馬雲?中國有幾個馬雲?中國的億萬富豪有幾個有高學曆的?
OpenMindedchinese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21:18:06
國內同學經常邀請,向往和曬雲南, 大概是國內最好的風景區, 整不好意思打擊朋友的好意, 景色和意境實在隻能算是普通的一個美國National park, 不過國內小吃還是很留戀的, 其它大城市, 上海, 成都, 全是霧蒙蒙亂糟糟, 一點興趣也沒有。 深圳香港就是到處高樓大廈, 稍微高端一點就是嚴加把守, 普通的西方風景在中國都是應以自得的特權消費, 讓一些人滿足一下阿Q心理美滋滋的,殊不知西方到處都有, 全免費.
OpenMindedchinese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21:09:57
單是不用應酬, 陪上級, 少人事關係這點, 就太幸運當年出國啦。 不說收入多少, 反正夠花, 老板周末絕對不會打電話, 平常按時回家抱娃, 春夏秋爬山, 戶外自行車, 享受陽光和家人一起的時光。 收入和工作是為生活服務的, 此生幸福!
eachnet88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20:10:03
我這裏就沒見到混得差的中國人。讀書出來的個個收入不錯,孩子讀書爭氣。日子過得好得很。聚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談旅遊。中文學校辦的也是紅紅火火。很多美國人都報名去學。
Unsound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9:27:00
@piniu 說得好
Unsound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9:23:00
這篇文章為啥不把住房成本算進去?
crystal12345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9:00:16
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了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8:02:00
多年來,好好利用美國的福利--帶薪假期。有計劃的安排,每年去幾個國家旅遊。日積月累,就可以玩遍許多地方。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55:00
我對澳大利亞的看法,環境很好。尤其是塔斯馬尼亞島,風景如畫,牧場上牛羊遊弋,充滿了詩情畫意。生活方式是英倫遺風。小鎮,房舍,教堂,曆史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由於沒有語言障礙,很快和當地人交流。參加他們的聚會,活動,打高爾夫球。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41:00
我還準備去美國50個州旅遊一下。已經遊了十幾個州。就是剩下的30個州了。不用美國護照可以的。
zxcheng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38:34
合不合適移民分人。 覺著呆在國內也不會沾黃金十年的光。相反出來倒是沾著國外的光了:家庭,孩子,健康,心情,自然環境。
要搞點事情當然不離開本鄉本土最好。可是搞完以後呢?是不是又想著把下一代往外送。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37:00
美國護照好使。
我每年去世界各國旅遊,不用簽證。買了機票就走。
去歐洲四次,不用簽證。
去英國,不用簽證。
去澳大利亞,新西蘭,就在網上通過一下電子簽證,花$10,幾分鍾搞定。
去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台灣,香港,不用簽證。
今年下半年準備去南美幾個國家旅遊。
很老留學生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35:31
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也不必一定有什麽政治色彩。反正我們當年來美國的時候,都是拿著獎學金,帶了一箱子書加上一箱子衣服。現在個個都過得很好,應該滿足了。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31:00
我在美國多年,買了三處房子,沒有貸款,全部現金買下。房子漲價。自己住一套房子,不用交房租,隻有水電費,稅。另外二處房子出租。每月房租收入$5千以上。自己住房免費。
我是80年代的留學生,英語基礎沒有任何問題。和美國本地人交往沒有任何障礙。我自己管理出租房。房客都是美國白人。
我認為比在中國國內好。
warara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29:57
俺的美國護照就是好使, 臨時起意想到哪個國家去玩買張票背個背包就走。上海戶口咋了?就是去赤道幾內亞不用簽證,中國富人移民排隊嫌慢還在起訴美國政府呢。
xudong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21:00
我並不認為作者的觀點正確。
以我個人經曆,30年前到美國。買了房子,房子漲價10倍。現在生活很好。
剛來的移民,拿出國內的錢,到美國還是買不了我這樣的房子。
哪一個合算?
smeagolrocks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18:01
中宣部說咧在國外混得不好的祖國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的, 沒必要在這兒強迫別人承認人家混得不好,人家的孩子混得也不好。自己不也在這兒呆著寧願打雜也不回去?
bluewave99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15:30
黃金十年國內比國外好, 那是因為人口的紅利,加入世貿和密集型加工出口的眾多原因。但並不是說情況一直會如此。其實在哪裏好該由你的夢想決定,如果一定想做人上人,那肯定隻能回國發展。
如果能夠滿足於一般的豐衣足食,享受天倫之樂覺得還是國外比較容易。
國內受教育長大的人都比較有‘雄心壯誌’,一定要在某一個時間靜下心來,看清楚哪個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總是我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09:00
\u80E1\u7279\u4E48\u626F\u3002
coyote2017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7:07:09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患得患失兩邊都賺不到錢,一輩子活在後悔中。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6:50:00
比來比去是中國人的通病,既累又沒有意義。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隻要它有對於你最重要的東西,那它就是你應該生活的地方。後悔隻是因為你判斷力太差。我去年在上海,老友(多年前就登上胡潤富豪榜)請客。來了幾個在國內混得不錯的CEO之類的。即使這些中國富裕階層,他們仍然無一例外地把孩子送往美國,希望他們能在美紮根。所以,不要隻看表麵現象。Listen to your heart.
天道士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6:45:45
和錢的關係有限,主要是個人的生活質量。 有的人出國多年,經濟上也富裕,但就是無法融入當地的社會,所以始終過著“客人”的日子。
人是群居動物,如不能適應當地的生活,其實還不如回中國。
jiang1962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6:22:00
如果在國內的家產都可以退休了, 移民出國養老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不幸出國太早, 也不必後悔, 畢竟提前享受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
barryv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6:15:00
其實應不應該移民,要看中國富人權貴的走向,他們去的方向就是好的方向。中產就那麽點錢還投資移民,出國後又找不到工作,又沒錢,所以中產沒有選擇,就在國內好好待著。
錦川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59:37
作者和讀者高興就好。
鐵驢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38:42
中國哪有那麽多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怎麽都被移民的人碰巧當了同學,看看中國有多少上市公司,再算算有多少大畢業學生,就知道你成為他們同學的幾率有多大,像文中的某某的前同學都(注意這個“都” 字)成了上市公司董事長,就他落後了, 太離奇了吧?
60MPH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36:42
人自己得選擇,管得著人降級不降級麽?
人家根本就跟你什麽級別沒關係了
誰用的著你來操心啊?
shambles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25:00
十年前女兒三歲時,那時我正在考慮回國。乘產假,就帶著一家回上海。女兒還小想帶她外麵去兒童樂園玩玩。於是就去家裏附近的徐家匯公園。一個滑梯居然擠滿了小朋友。女兒一時居然不知所措。原來在英國永遠不會這麽擠。因為隨處是花園,隨處有小朋友玩的設施。天灰蒙蒙的。天氣最好的時候也透過那層光暈。空氣汙染太厲害。路邊的高樓林立,但是即使是一年左右的大樓,那種玻璃幕牆都有一層鏽跡。因為,常年酸雨的侵襲。洗女兒的奶瓶突然多了一道工序,要用開水再燙一遍奶瓶,因為,上海的自來水是不可飲用的。這些都是細節,但是,對比就發現,原來生活質量是如此不同。我要用家人的健康,生活質量,來換取金錢。於是,果斷決定對不起,我不選擇。十年過去了。也許我賺的錢不比國內,但是,生活尚可,小朋友健康成長。同年的一些上海的親友卻紛紛打算移民或者準備下一代留學定居。
夢想天涯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12:00
國內出國旅遊的人,在國外都使勁買買買啊,都認為外國的東西太便宜,明明衣食住行都比國內便宜,不明白在國外生活怎麽就消費降級了呢?
老頭衫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08:47
就是房子買少了,一線城市有2套住房就沒有抱怨的了
hzzmh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05:37
黃金十年中國人的收入及物價都有很大的增幅,從數量上講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可是質量上卻有很大的問題,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地汙染,食品汙染。生活環境很差,髒亂差及人的素質基本同改革前同一水平沒有大的改變。
法師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5:04:08
無聊的話題。
piniu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49:34
現實地說, 來自特定來源的移民過多,素質參差不齊,會引起當地社會的排斥的。少數個體的行為會成為集體的刻板印象,中國新移民太多對於已經定居海外的華人並不見得是好事。
從概念上來說,大規模地向外輸出移民並不合理。當今世界的國家依然是以種族和祖先居住曆史為中心的劃分,全球化和人的自由移居的自然權利是有限度的。我們都需要尊重這樣一個現實:每一個國家的主體是很長一段曆史時期持續地占據領土並對土地進行改造、開發使其增值的人和他們的後代,是對公共利益作出貢獻的人,是對當地社會有文化認同的人。通過投資獲得的國籍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公民”,也不可能被無限量地接納。所以,大家各自留在自己的祖先的土地上把國家建設好是最合理的安排,也是最符合道德的選擇----如果中國有不好的地方,那麽就合力讓它變好。鼓動移民潮是反自然和反秩序的行為。另一方麵,當然,有限度的移民是應該是被包容的,但是,既然決意移居,就不能止步於獲得公民身份,而是有義務努力融入和認同,成為真正的公民。三心二意,隨時準備在中、美兩國之間權衡、逐利,也不合適。
文中這種精於利益計算的移民觀念忽視曆史,也不懂價值。難免總是感覺自己來來去去都吃虧,反複無常。
XM25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46:00
有的人在國內過的好, 有的人在美國過的好。回到中國你也發不了財。最多也就是個教授。習近平來美國那就什麽也不是。連餐館都不要。
小矛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34:00
澳洲在我看來並不是一個發達國家,移民澳洲倒是真的沒有什麽意義。
gunit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29:39
“中產不太適合移民,中產過來會消費降級。”那是水平不行,混的中產太適合移民
lukechen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25:58
說國內的黃金十年,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就是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創業成功的人畢竟是極少數,不能當做樣板來說。你都和馬雲去比,那大家都是loser了。除去了房產優勢,僅對工資來講,並沒有那麽失落。
lukechen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23:50
隻要當初沒把國內的房產賣掉,現在一線城市有一兩套住房,就沒有啥可抱怨的了。這才是兩邊都占著了。
Bslrim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21:00
\u5C31\u662F\u8FD9\u6279\u4EBA\u6700\u53CD\u534E\uFF0C\u5728\u575B\u5B50\u91CC\u4E00\u770B\u5C31\u80FD\u770B\u51FA\u6765
daahong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16:00
民主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3227 發表評論於 2019-04-22 14:06:03
何況我們比絕大多數人生活的都好。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54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