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特大橋轟然垮塌,基建神話後的巨大黑洞!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老北京炸醬麵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8:04:00
想起要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你自己想想後果吧
畢納到拉猛琴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7:36:21
歸納為山體滑坡,就不用胡思亂想啦
密林深處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7:31:19
還是老李
你把一處微觀滑坡地形上升代表到整個青藏高原地質了,你不能用這種幼稚的外行口語去描述嚴肅的地質結構問題。照你的說法,那些7、8千米的山峰都是鵝卵石混合泥土形成,在強大的重力下億萬年居然還不垮,太震驚世界了。
==========
容易產生泥石流是這種地質條件的主要特征。
桃花潭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6:43:45
該橋是尼石流自然災害造成的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6:30:26
如此高度的特大橋,應該采用雙橋墩。
新質大保健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6:14:51
塌了也好,省得以後再拆了。
jin_yin_hua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54:33
“ 真實原因是什麽,恐怕還需一段時間才有定論” 然後就開始吧啦吧啦
碼農個體戶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47:02
通篇廢話
Indignant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27:52
自然災害, 泥石流。 塌垮可以理解。個例, 不能說明什麽
我要真普選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01:23
Si Chua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Si Chua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Xi Zhu Xi
太天真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4:55:08
這很可能隻是個事故,沒有什麽可以大驚小怪的,倒是近幾年,中國修了太多的橋和路,這將來維護起來是個天價,一些根本沒有什麽需要的橋和路,就是浪費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4:42:53
密林深處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59:08 西藏高原山體原為海洋沉積,由鵝卵石混合泥土形成,這種地質條件不適合做大型建築物。我認為橋梁的選址不正確,應該尋找有堅硬岩層的地方。
===============
你把一處微觀滑坡地形上升代表到整個青藏高原地質了,你不能用這種幼稚的外行口語去描述嚴肅的地質結構問題。照你的說法,那些7、8千米的山峰都是鵝卵石混合泥土形成,在強大的重力下億萬年居然還不垮,太震驚世界了。
envy4525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4:38:00
倒了可以再重新建嘛 可以提升雞第屁
stillsingle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4:36:24
紅旗=red flag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4:36:24
挺沒勁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44:00 這座橋屬於認知不足的問題,對於地質變化沒有認知,或沒有做完全分析,或沒有能力分析。剛開始大基建時很多資質不夠的建設團隊或者說草台班子都敢去修橋,後來接連出問題,之後審核就嚴多了
==============
這橋才修好大半年,正屬於你說的“之後審核就嚴多了”的情況。
密林深處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59:08
西藏高原山體原為海洋沉積,由鵝卵石混合泥土形成,這種地質條件不適合做大型建築物。我認為橋梁的選址不正確,應該尋找有堅硬岩層的地方。
大豬頭-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58:48
咱爹家裏民主自由的大橋從來不怕山體滑坡
唐西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48:36
中國建有這麽多的橋,總會有事情發生的。
挺沒勁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44:00
這座橋屬於認知不足的問題,對於地質變化沒有認知,或沒有做完全分析,或沒有能力分析。剛開始大基建時很多資質不夠的建設團隊或者說草台班子都敢去修橋,後來接連出問題,之後審核就嚴多了
據說據說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42:08

中國特色,經常到處發生,不奇怪。

一隻熊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31:13
這種大基建修完了之後是要維護的啊。5年後,10年後,維護費用會越來越高,不維護不是不再光鮮亮麗的問題,而是安全隱患。怎麽辦啊?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3:27:30
造橋沒有錯,關鍵是工程質量問題:要麽是工程水平問題,要麽是急於求成導致偷工減料等質量問題。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2, 共22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