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竹林女兒》:離散和跨國收養,一對雙胞胎的命運回響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中山獵戶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17:40:17
盡管那麽嚴酷的人口限製,今天中國還是成了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不過那種政策,在當年富裕了掌握處理“計劃外”人口的負責人。
XM25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9:23:00
我下鄉的時候,村裏有個農民,他女兒都到出嫁年齡了,他對人講想再生個兒子。被人告到計生辦去。計生辦要他做結紮手術。他不幹,逃到山裏去。後來被民兵抓回來強行動了手術。周圍農民都是他被閹掉了,幹活沒力氣了。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9:16:00
中國好幾個名人:洪晃 張國立夫婦 歌手程琳都心福利院領養孩子,不是白送的!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9:11:00
中國計生辦從父母手中搶的嬰兒送到福利院,去福利院領養孩子要付手續費的......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9:07:00
嚴歌苓被封殺就因為她說了中國政府是人販子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9:03:00
從一萬五美金到三萬美金,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8:59:00
在中國福利院收養棄兒要付美金的,是不是人販子各自解讀....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8:42:09
瞧瞧人家的輿論戰,中國的懶政輿論行業望塵莫及。
jin_yin_hua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7:32:56
亂七八糟的. 敘述故事就別加入太多個人感情
zwh96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6:57:17
樓下這端屎的在這裏大言不慚。說實話你這種低端人口(在中國你也是低端人口),在中國讓你直麵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都會滿眼歧視看著你,鄙視你。感謝美國讓你自信在這裏放氣。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6:43:35
2002年3月,曾又東夫婦在重慶終於生下他們期盼的兒子。
談談這個Esther(芳芳)被領養到美國後的情況:
領養夫婦:男子名不詳,姓:Frederick,早死。
妻子:Marsha Frederick
領養芳芳後,丈夫死亡。妻子瑪莎到城裏去打工(推測應該是美國德州的鄉下),芳芳是由其親戚一直撫養長大的。
當這位記者(寫書的人,也是參軍退伍的)在中國父母持續找尋下,與美國收養人聯係(Frederick女士)她拒絕與中國家庭聯係。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6:34:43
胡編亂造!
和中國政府有什麽關係?
我提供一下實際的人名,你們想搞清真相的,可以自己搜索。
關於這個叫Esther(芳芳美國名)的父母:
父親:曾又東
母親:袁讚華
子女:大女兒,二女兒,三女兒/四女兒(雙胞胎,其中一個就是文中的Esther),2001年2月,曾又東夫婦決定到重慶打工,四個孩子,決定帶三個在身邊,留下一個由袁讚華的哥哥嫂子(袁國雄/周秀華)代養。就是為了再生一個男孩。
:Esther(芳芳)
小女兒:
白帆雲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6:34:42
把收養棄兒當成人口販子的起因,真被紐時的扭曲視角惡心到了!也是,親生,親身兩個詞的用法都分不清的文章也不指望會有什麽清楚的思想邏輯。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5:29:51
從人多好辦事到計劃生育,再到鼓勵二胎三胎,從上層建築影響經濟,再影響生育,現在到了生育率影響經濟。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某個階段政策過分也是自然的。
窮人的生育率高是世界普遍現象。富人的富來源於窮人的窮。窮人越多則富人越富。
中國的人均產值還很低,貧富差卻已經領先世界。中國的窮人還很多,富人還有很大機會變得更富。低價勞動力還很充足,二胎三胎其實還沒有到急迫的程度。貿易戰削弱了中國的國際市場,但國內市場還沒有充分開發。要到底端百姓達到一定程度的富裕,才會需要更多的低價勞動力。到那時鼓勵生育卻不會有成效。歐美日本早就處於生育率低的階段,中國大城市的生育率也已經很低,但還不到要依靠移民來填補低價勞動力,中國還有巨大的農村勞動力。二胎三胎也隻在農村有效果。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5:13:00
隻有獨裁專製的人販子政府做得出這種泯滅天良的缺德事情!
zwh96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4:28:35
在(未來的)五毛眼裏這是公然捏造事實,對我黨媽的惡毒攻擊。就如現在五毛對莫言大肆詆毀否認小說的故事,否認文革中人吃人的事實。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2025-07-17 03:57:00
中國的計劃生育對人民的迫害值得反思。尤其在農村更甚。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17
, 共
17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