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Mililani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11:36:00
本來對比一下弱勢群體的醫療保險就看出真是遠遠落後。
Lira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11:33:34
倫子們回不了國,所以一直在井裏幻想外麵的世界,中國的變化對它們來說確實震驚。
worley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10:29:28
又在替中共獨裁集團吹噓
cyte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10:19:49
中國人不再走線了,美國人開始移民或走線中國了,就可以說......
Q22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10:09:00
看著自己周圍的同事 - 從中東,非洲,伊斯蘭等國親屬移民,政治移民來的,工作技術底下,卻各個senior title。看看每天上下班的馬路,多少修得鬆鬆垮垮,刮風下雨/周末/假日/每晚都不工作,一百米路,修個半年是正常的。 覺得這次紐時說了實話,至少一大部分。
reno2389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9:53:34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45:10紐約時報典型賣國報紙,
其實一堆觀點就是一句話
讓美國承認中國崛起,重新按照中國要求劃分利益。
參考英法英荷百年戰爭
用一代人的時間去扼製東大
三個月速勝打敗中國不可能

------------
承認對方在某些方麵比自己強,並不丟臉。
中國並沒有取代美國的意思。
特朗普貿易戰一窩端,連盟友都不放過,這是在幫助中國。
特朗普貿易戰事先沒有計劃,事後沒有安排,很難取勝。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9:26:06
如果美元撐不住,中國的GDP很快就超過美國的75%。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8:55:28
我能看到的結論,紐時完全能看到

但能寫什麽論調,是由紐時的owner決定的

Who really owns NYT?

看看那論調,難道能騙過精明的讀者麽,LOL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8:48:33
中國人,聰明吃苦勤奮,也有相當創造力

但是中國無法成為象美國一樣的超級消費力,超級創造力,言論和思想自由的國家,這4樣東西,是一個東西的四種表現

中國隻在這一個東西上遠遠落後於美國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8:16:31
中國公務員的待遇,婆羅門刹帝利的生活水平
已經遙遙領先。
worley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8:11:11
自從美國開始技術開源,整個世界的技術水平都差距不大。

例如,手機廠商不需要再搞大量軟件開發,直接使用美國穀歌的安卓。
例如,人工智能不需要再搞大量軟件開發,直接基於美國臉書的llama等。
例如,電動汽車,直接基於特斯拉的免費專利和技術。
例如,機器人可以使用美國的開源軟件。
例如,大數據、搜索引擎、數據庫,都開源了

雖然差距不大,想趕超是很難很難的
008DAN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7:02:31
Let others talk, China just keeps doing as a doer!!!
逐風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6:43:00
哈哈。俺還是那句老話,啥時候中國人開車到了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可以互相謙讓依次通過,中國就離趕上美國不遠廖。
道霖沙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6:40:14
還在做夢,中國早就遙遙領先了!
howell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6:28:50
說的好,歡迎美國製裁中國足球
chinesegod3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55:21
中美各有優勢和劣勢。從我的經驗來看,不要高估美國,但也不要低估美國。不要低估中國,但也不要高估中國。
危言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53:07
美國沒必要老想著同中國競爭,同中國共同發展不是更好嗎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50:22
美國政客的焦慮說明了一切。
咲媱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42:10
中美已經是兩個世界,各走各的路。

中國永遠也不存在追上美國的可能。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21:31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事實則是,美國落後中國的時代已經開始很多年了,現在美國人已經快要看不到中國這輛急行列車的尾燈了。其實罪魁禍首就是華爾街,這個金融怪獸徹底毀掉了美國的製造業,讓美國人習慣於躺在美元霸權上就有錢化,而不用辛辛苦苦造實物。現在的美國,就是兩難的境地:毀掉華爾街,美國亡;不毀掉華爾街,美國製造業亡。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5:18:19
紐約時報是不是已經被中共收買了?這連續幾個月都完全是在捧中國損美國。鄙夷所思啊。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4:24:54
不錯,可惜的是美國百年建立起來的基業,被天降偉人一百多日的“MAGA維新”敗得一幹二淨。

四月如風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4:14:10也許在高科技方麵中國有很多進步,可是在其它方麵包括軟實力中國差美國一百年。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4:22:38


這也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科學技術研發水平已逐漸接近美國。軍工尖端技術接近美國。製造業是美國二三倍至少。比美國社會治安好很多。夜生活發達。

但中國政治體製遠遠不如美國。落後美國兩個世紀。政體不穩定。一切都是暫時的。


中國經濟、金融、貨幣、文化開放度、外交實力、意識形態、思潮領導力、忽悠力,依舊比美國差的太多。美國體製殘酷,但個人競爭力強,個人創新力強。


四月如風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4:14:10
也許在高科技方麵中國有很多進步,可是在其它方麵包括軟實力中國差美國一百年。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4:08:33
中國目前還遠遠落後於美國,無論是國民收入還是社會福利都差距巨大,差距50年以上,如果再考慮醫療教育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婦女地位國民素質這些因素,中國落後美國有100年,不僅落後美國,還落後於日本韓國台灣歐盟,甚至連泰國馬來西亞都不如,也不知道中國人驕傲在哪裏?
哢炸飛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3:44:01
美國的失敗不在於領導層 恰恰在於中底層 自由主義泛濫 躺平 以吃喝玩樂為基礎 不重視科學教育 逃避一切 沉迷社交 同時喜歡用意識形態來主導生活 民主帶來的一切便利都在消耗殆盡 反觀中國 仍在996 卷 人們知道雖然苦一時但目標一致 科學教育的平均水平就不說了 現在的西方文明體無法通過武力攫取世界資源的情勢下 靠自身努力創造財富那是越來越難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3:11:45
紐約時報可能還以為美國還領先中國,這種認知已經確定了美國的自大。失敗足夠必然的。

當然川建國加快美國的衰落,更有利於加快中國的全麵領先。
luren_1970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3:10:25
但是遠遠落後越南的時代開始了
林海雪原3677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3:06:29
樓下,美國已經承認了中國的地位和利益,認為中國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不應再享有關稅特惠,但中國跳腳反對這項榮譽。
rosin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2:35:00
承認中國的地位和利益,是美國最終不得不做的,但是必須是在被徹底打敗和打痛之後。經曆過關稅戰的最終失敗和隨後的經濟大蕭條之後,甚至是經曆過一次熱戰的失敗之後,美國才會甘心承認自己老二的地位。
cacu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2:16:00
還覺得自己挺屌的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2:10:45

德國之聲
德語媒體:美國正在自毀高科技霸主地位
媒體看中國
2025年5月8日 週四 上午12:10

《新蘇黎世報》:美國正在自毀其科技霸主地位。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工智能擴散框架》5月15日生效後,美國芯片對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出口都將受到限製。《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美國捍衛自身高科技霸主地位的立場可以理解,但這種敵友不分的做法卻隻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最終會讓中國從中受益。這篇題為《美國正在自毀科技霸權》的評論寫道:

“科技是中美競爭的核心領域。這些最新舉措的目的顯然是要捍衛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並同時遏製中國的發展。

然而,盡管特朗普的做法看似合乎邏輯,並符合其一貫的立場,但細究之下卻錯誤百出。因為美國在科技領域霸主地位的基礎,恰恰是數十個盟友對美國技術的廣泛使用。AI芯片等美國技術令盟友們從中受益,同時也強化了美國技術的不可替代性。新的出口管製卻對這一龐大生態係統提出了毫無理由的質疑。而隻有當美國科技企業主導世界市場的時候,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才能得到保障。特朗普的做法恰恰是對這一主導地位的削弱,而從中受益的則恰恰是中國。換言之,在就科技霸權展開的爭奪戰中,特朗普正在幫助中國從一名落後的挑戰者,搖身一變成為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

至遲從2018年開始,中美之間的科技戰就已全麵展開。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決定禁止中國獲取生產芯片的高端設備,因為中國能夠借助這些設備生產出用於人工智能和軍事用途的高端芯片。一年之後,特朗普又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發布了前所未有的出口禁令。”

傳統盟友也成了嫌疑對象
《新蘇黎世報》評論指出,截至目前,上述禁運措施已經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中國造芯片大約還停留在西方2018年的技術水準,中國企業仍不具備生產最高端芯片的能力:
“然而,美國顯然已不再滿足於這一現狀,因而進一步加大了管控範圍。從美國人的行事邏輯來看,這一策略似乎看上去很果斷堅決,也保持了其一貫性。但此舉實際上給美國在世界各地的盟友以及美國本土的科技企業造成了巨大壓力,最終也將損害美國的自身利益。

美國的AI擴散框架(AI Diffusion Framework)是針對盟友而設計的。拜登在其總統任期結束前推出了該規定。就目前的局勢而言,特朗普想必將會執行前任留下的這一框架。該法規的目標是嚴格控製美國AI技術的擴散,防止其流向如俄羅斯、伊朗或中國等國家。框架中列出了18個‘可信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等親密盟友,但瑞士缺不在其列。對瑞士和其他一些未被列入可信名單的國家來說,5月15日之後進口美國芯片將變得異常困難。

通過《人工智能擴散框架》,美國將許多關係密切的盟友不加甄別的一律視為潛在嫌疑對象。美國人顯然不相信瑞士當局有能力阻止美國芯片被轉售到中國。瑞士以及其他所有‘不可信國家’,今後必須滿足嚴苛的條件,才能繼續不受限製地進口美國芯片。例如,他們必須向美國有關當局提供芯片最終用戶的詳細信息。至於有多少國家願意且有能力遵守美國的上述規定,目前還無法斷言。

但另外一種可能性則是,一些國家在用完了美國的進口配額之後,會轉而投向中國。因為在許多芯片領域,中國的華為已經完全可以替代美國的英偉達。這樣一來,那些原本更希望依靠美國技術的國家,將會逐漸融入中國的AI生態係統。這將不可避免地提升中國在與美國的科技對抗中的地位。 ”

“兩個芭比娃娃”政策
《南德意誌報》發表評論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讓美國民眾付出代價,美國的孩童也同樣不能幸免。這位身家數億的美國總統前不久曾表示,美國的孩子們不需要幾十個玩偶和幾百隻彩筆,有兩個布娃娃和五隻彩筆就足夠了:

“特朗普‘兩隻布娃娃’政策的背後,實際上是他對其貿易政策失敗的承認。畢竟美國的工廠幾乎沒有可能一夜之間就大幅提高產能,並以低廉價格為美國消費者生產出足夠的布娃娃。這種情況很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畢竟美國既缺工廠,也缺工人。當然,問題並不僅局限於芭比娃娃,也同樣涉及沙發、鞋子和智能手機等其他商品。

最終為特朗普失敗的貿易政策買單的,將是美國的消費者。就連特朗普本人現在也承認了這一點。美國民眾現在必須學會節儉,但對美國這種立足消費的經濟體來說,節儉恰恰意味著衰退。首當其沖的將是美國的最貧困群體,他們當中有很多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對他們來說,節儉並非一種選擇,而是無助的現實。畢竟,節儉與美國夢格格不入背道而馳。”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作者: 媒體看中國
老人新ID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57:53
中國發展的速度比美國快多了,美國挖空心思不惜一切想把中國踹下去,但已經不可能了,拜登不行,特朗普也不行,其他人可能還不如拜登特朗普。充其量隻能多硬撐一會兒。

人類曆史上沒有那個國家永遠是第一。隻是這未來的第一會是誰呢?也許五十年後才能揭曉
river2020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55:13
將台灣還給中國,美國繼續領先世界,反之對立至死
pacific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40:43
md太愚蠢,或者說是太狂妄,以為能自己損失一點也能搞死中國,卻沒想到中國是一個曆史上從未遇到的對手。其實中美和氣、一起大發財,美國人民享受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md再繁榮100年不是問題,即使成為老二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21:53
如果美國真想再次偉大,和中國合作,承認中國的利益是最正確的做法,可惜美國沒有如此有智慧的政治家。一味要零和博弈,非要你死我活,你輸我贏,最後隻能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45:10紐約時報典型賣國報紙,
其實一堆觀點就是一句話
讓美國承認中國崛起,重新按照中國要求劃分利益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17:48
是美國自己放棄美元霸權的,這也是為數不多領先中國的領域,這次賴不得別人了吧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1:14:38
手段不重要,能打就行。流氓之道打流氓很好。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47:02
中國在進步開放,美國卻在倒退封閉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45:10
紐約時報典型賣國報紙,
其實一堆觀點就是一句話
讓美國承認中國崛起,重新按照中國要求劃分利益。
參考英法英荷百年戰爭
用一代人的時間去扼製東大
三個月速勝打敗中國不可能
Opa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27:35
製裁中國男足, 這個主意好,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 隻有讓美國製裁一下才能有救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10:36
不是國軍無能,實在是共軍太狡猾
kl3527 發表評論於 2025-05-08 00:05:00
這藥方開得很奇妙:美國還要更開放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作者知道有什麽是厲害國發明分享得嗎?:)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3, 共43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