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尹錫悅狼狽出局,卻留下“內戰遺產”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7:46:52
抱歉,說現在的醬缸右翼其實有點侮辱右翼了
右翼還有理念,缸翼隻認錢權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7:33:59
再轉一下日本網友對那些左翼的溫和批評
--------------------------------------
這次事件中我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很多日本媒體在報道時,都以“罷免與彈劾的成立是司法的勝利!”這種論調進行宣傳。
他們似乎並不了解被左派掌控的那個國家現在的真實情況,
如果是明知道卻還這樣報道的話,那日本的媒體也非常危險。
》》》》》》
有各種對尹總統不利的證據與證詞,而且據說參與審判的法官們是一致通過了裁決。
但在美國,隻要證據中存在哪怕一點點非法性,這些證據就不會被采納——即使這些證據能清楚地證明被告有罪。
這次的審判,盡管整個審理過程中存在大量程序上的問題,卻還是因為這些不利的證據和證詞而認可了罷免。
這不是很奇怪嗎?
如果程序上存在錯誤,那麽這個審判本身就不該被承認。
按理來說,應該駁回裁決,讓他們依照正當程序重新來過,這才是理所當然的做法。
如果這次的判決是基於“站在哪一邊更有利”這種考量而做出的,那就是放棄了司法應有的責任。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一種“忖度”的結果。
》》》》》》》》》
有一部分人主張韓國的司法製度比日本運作得更有效,但聽到這種說法時,我會懷疑他們口中的“司法”到底指的是什麽。
撇開當前的討論不談,韓國一直有“國民情緒法”這樣的諷刺說法,表示他們在法律判斷中往往更優先考慮情緒,而不是法理原則。
因此,即使是像《日韓基本條約》這種國際條約,也很容易就被他們違反。
然而,我感覺日本也正逐漸朝著這種以情緒優先的法律風土靠攏。
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無視法律程序、僅憑情緒就對他人進行審判的傾向,或者在沒有確鑿依據的情況下,僅憑感情論對嫌疑人進行過度追責。
我真心希望日本不要陷入像韓國那樣的狀況,能夠繼續保持作為法治國家的尊嚴與原則。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7:31:47
奇怪?從文作者是在誰的立場批評所謂右翼?
缸黨曾經是左翼出身無疑,但現在其實對內做著最右的統治和洗腦
卻還有臉批評什麽美日右翼韓國極右
難道臉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成佛?
何西2017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7:24:00
尹錫悅過於親美左派,或者被美洗腦控製了,川普一上台,根本不理會前任扶起來的尹總統,沒了美國在後麵撐腰壯膽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7:10:31
尹下台,讓他的集團群龍無首,暈頭轉向。拜登將南韓列入“敏感國家”限製合作深度,特朗普接力,向南韓施加更多關稅。在這種形勢下,下一屆總統必將與中共合作穩定經濟。經濟垮了,任何政黨都坐不穩。所謂內戰遺產,最終需要中俄的參與才能夠搞定,美國人隻會嚇唬南韓,索取更多的保護費。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5
, 共
5
分頁: [
1
]
右翼還有理念,缸翼隻認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