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馬斯克多次險被自動駕駛害死 對工程師大發飆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hyperyan
發表評論於 2023-09-19 15:17:20
鳥隻用翅膀飛,飛機就必須也用翅膀,不能噴氣?仿生學不是這麽死板的。
wanjiadeng
發表評論於 2023-09-19 05:32:00
別的不說,馬斯克肯自己親自冒險試車這一點就甩其他CEO n條街。而且是多次。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9:46:48
看看目前Tesla的及時FSD圖像識別圖顯示就知道,它比車內人眼看到的範圍廣識別的物體多,前後左右的車與人等遠比人眼識別的好。這也是Tesla能用RGB數據自主自動駕駛的基礎條件。
如果采用LiDAR數據,基本沒可能做到及時識別如此麵廣物體,並且幹擾因素更多(多物體的反射數據,僅僅去誤處理就很難,別說再識別以及轉換成人感知的RGB數據了)。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9:34:51
用的是LiDAR,就是激光束,不是雷達光段。中文翻譯不準確。
LiDAR數據是大量的激光發射間斷光束數據,常用於得到地表麵高程DEM數據,很少用於物體識別,與RGB數據有先天識別的技術困難。
人眼識別是靠的RGB數據,Tesla采用與人眼一樣的感知,如果用LiDAR數據是很難做到瞬時采集識別判斷的。
如果大雨天雪天等狀況,自動駕駛識別有困難,人也一樣。惡劣天氣下,人的感知不行,機器也一樣,但是機器會不斷靠技術發展來改進,會遠勝於人的感知。
傑瑞王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9:29:00
一個BUG就可能車毀人亡
拾麥客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7:58:44
這種探測方式遇到大雨和大雪就得趴窩,極寒天氣可能把探頭都凍住。再加上有些地區道路坑窪,自動駕駛就是自動送死啊!
pop4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6:33:34
"激光很窄,如果對麵數據進行搜集,需要無數個激光探頭;處理激光數據,需要更多運算才能判別物體種類及大小及運動軌跡;目前根本不可能作為汽車自動駕駛的主要數據源"
人家說的是激光雷達。
和雷達一樣,激光雷達是在一個扇麵內掃描的,不需要什麽無數多探頭。
最簡單的掃描方法就是和導彈的紅外導引頭一樣,有個不停震動的反光鏡,把激光掃到一個扇麵上。
swmpsp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5:01:18
馬斯克後來收到收下發來的郵件:頭兒,以下路段以後請不要開啟自動駕駛功能……
弟兄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4:39:08
以後恐怖分子隻要在高速公路上劃線即可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53:39
TESLA的FSD V12基本實現了端到端的自主自動駕駛,靠的就是汽車本身芯片對RGB數據的采集運算及判斷,這是與其它自動駕駛車品牌的核心不同。
目前汽車本身芯片不可能對RGB與激光數據進行瞬時融合處理與綜合判斷,或許量子計算或DNA計算機技術成熟後才有可能。
目前激光或者說LIDAR,對汽車自動駕駛還真是個雞肋。
sf001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52:00
撞殘丫的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42:48
RGB圖像因為編碼缺陷不能識別到幾乎沒痕跡的分道線,激光也識別不了,激光也不能解決此問題;
RGB圖像根據路周圍情況是可以識別無分道線的中線問題的,是可以通過改進程序識別碼來解決的;激光在此問題上的作用小於RGB數據。
從智能識別角度,老馬是對的,RGB圖像足夠;以後如果需要車識別地麵不平問題等,激光作用會精確些。把RGB數據與激光數據融合起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汽車芯片與計算很難滿足。
天地間22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39:31
老馬也怕死?死就死唄?!
為自駕而死比泰山還重?!
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啊!!
ca_lowhand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18:49
圖像識別一定會有錯誤,像林誌穎的車禍很大可能就是自動駕駛出錯。搞不懂這個家夥為什麽這麽固執不裝雷達
ca_lowhand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18:48
圖像識別一定會有錯誤,像林誌穎的車禍很大可能就是自動駕駛出錯。搞不懂這個家夥為什麽這麽固執不裝雷達
分享_快樂66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14:01
馬斯克以身試車,讚!多試幾次,別人才敢買!嗬嗬嗬嗬
彎刀月
發表評論於 2023-09-18 13:12:00
不用激光,這賴誰呢?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17
, 共
17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