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十年之期已過!黃維院士豪言的諾獎在中國會成常態哪去了?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2 09:26:47
科學方麵的諾貝爾獎基本與中國無緣。建議增加個小學生思想獎,那中國當仁不讓,誰讓那個厚臉皮的不幸誕生在中國呢?

也不冤中國拿不到諾貝爾科學獎。因為諾貝爾獎是獎給對科學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和黨的領導,偉大領袖指導沒半點關係。可是中國不同啦,一切歸黨,一切歸領袖。總不能把諾貝爾獎獎給對科學半點不懂還整天胡說八道的偉大領袖吧?

記得當年中國合成牛胰島素申請諾貝爾獎,在當時可是相當大的科學發現。當時掙搶的人可多了。甚至連姨島素是啥東西都不知道的黨領導都想分一杯羹。最後利益分給四個人,最終沒拿到諾貝爾獎。因為諾獎最多人數是三人。
longmarch 發表評論於 2023-10-02 01:43:17
中國科技總是走捷徑。
像華為這種最令人討厭,他們搞出來的東東總是和別人一模一樣。
mobius2004 發表評論於 2023-10-02 01:37:49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00:55 瑞士科威特新加坡也沒有什麽人獲得諾貝爾獎

隨手Google一下。就憑這個,說您張口就來不為過吧?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瑞士一樣獲得了如此之多的諾貝爾獎-至少和民眾的比例相比,瑞士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最大。自1901年至今瑞士人共獲得了24個該項國際科學界的最高獎項,難道這隻是巧合而已?
電腦低手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9:30:14
回複網友評論 長劍倚天 -----------
真實進步才是進步,諾獎成果的成效比是多少?!
-----------------
你雖然做的是端S端N這類低端工作,但也有幸用上華人諾獎獲得者發明的光纖技術,才能在互聯網上大放厥詞、胡言亂語。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8:49:41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00:55中國四十年前還是個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落後的國家,希望馬上在短時間趕上西方是不現實的。中國現在主要的目標,是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瑞士科威特新加坡也沒有什麽人獲得諾貝爾獎,如果中國能把人民的收入提高到這些國家的水平時,諾貝爾將對中國就是水到渠成了。

+1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8:48:30
從無到有,從一個到幾個,慢慢改變,慢慢進步,不用搞什麽大躍進。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8:04:28
過路人_2016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13:00
我們可以自己搞一個祖衝之獎,專門發給中俄朝三國,長長無毛誌氣,滅滅西方威風
=========================
然後小學生第一個拿到,誰也別搶!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8:02:54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00:55
中國四十年前還是個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落後的國家,希望馬上在短時間趕上西方是不現實的。中國現在主要的目標,是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瑞士科威特新加坡也沒有什麽人獲得諾貝爾獎,如果中國能把人民的收入提高到這些國家的水平時,諾貝爾將對中國就是水到渠成了。
============================
台灣七十年前發達嗎?為什麽隻有大陸2%人口的台灣產生了四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麽中國僅有那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連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拿不到?中國科學院隻會證明畝產萬斤,隻會讀沒文化的習近平思想嗎?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7:51:44
文學獎 = 編故事獎 = 投人所好獎。
七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47:00
吹汼嬖是中國社會的常態,當然也是中國教育界、科技界的常態!
過路人_2016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21:00
我最佩服娼賤的就是不懂的事情能說得頭頭是道,再離奇的事情隻要符合她的願望就敢相信,比如伊朗沙特情報互對
過路人_2016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13:00
我們可以自己搞一個祖衝之獎,專門發給中俄朝三國,長長無毛誌氣,滅滅西方威風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6:00:55
中國四十年前還是個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落後的國家,希望馬上在短時間趕上西方是不現實的。中國現在主要的目標,是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瑞士科威特新加坡也沒有什麽人獲得諾貝爾獎,如果中國能把人民的收入提高到這些國家的水平時,諾貝爾將對中國就是水到渠成了。
StewartPlatform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5:22:06
袁隆平的貢獻現在那些得諾獎得十個綁一塊也比不上
Liantao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4:48:41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47:52
西方和美國可以繼續自嗨!
至於黃維,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誰在乎什麽諾獎?
真實進步才是進步,諾獎成果的成效比是多少?!

……
諾獎的成效比也是你這弱雞能懂的?

好好背習語錄 大大能賞你一根骨頭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4:35:10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44:12
====================================
又尼瑪出來丟人鳥,諾獎是全球科技工作者的聖杯,包括中國學者
不拿諾貝爾獎你可以說中國不屑
那中國對標諾貝爾獎搞的”未來科學大獎“,能不能代表中國最高水平?
2023年中國未來科學大獎所有8位獲得者,或者拿的美國學位或者在美國科研機構學習工作過
任你怎麽踩美國,這些學者依然把美國作為職業生涯的重要一站
就像你這個造糞機器,無論嘴上怎麽踩美國,但還是要賴在美國一樣,大概是被老白男虐的太慘吧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4:32:35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1 揚振寧, 1957年獲獎,國籍,中國台灣。
2 李政道,1957年獲獎,國籍,中國台灣。
3 丁肇中, 1976年獲獎,國籍,中國台灣。
4 李遠哲,1986年獲獎,國籍,中國台灣。
5 朱棣文, 1997年獲獎,國籍,美國。
6 崔琦, 1998年獲獎,國籍,美國。
7 高行健, 2000年獲獎,國籍,法國。
8 錢永健, 2008年獲獎,國籍,美國。
9 高錕, 2009年獲獎,國籍,美國/中國香港
10 劉曉波,2010年獲獎,國籍,中國大陸。
11 莫言,2012年獲獎,國籍,中國大陸。
12 屠呦呦, 2015年獲獎,國籍,中國大陸。

看出來什麽了麽?順便提一句,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hilip H. Dybvig曾經是成都西南大學財經學院院長,在那個大學工作了十幾年。2020年被本校領導子女取代。理由是學術沒達到要求而被解聘。西南大學網站迄今還有他的名字。
***ifs.swufe.edu***/info/1292/3264.htm
量子糾結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3:46:00
端屎盆子的軍事專家長賤別又出來丟人顯眼了。美國最快的飛機是六十年代的sr71, 七十年代服役的b52載彈量遠大於90年代的B2,要比重量和速度美國當代科技水平遠遠低於6,7十年代。比航程有點意義,B2是轟26的兩倍,可以環遊地球。至於現在強調的隱身性,雷達反射麵積b2是0.1平方米,轟26是幾十平方米。
羅馬軍團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3:45:29
我早就說過:養豬場規模再大也隻是一個養豬場,豬在泥裏打個滾就是辱豬。就這還敢大言不慚我這養豬場就是一個世界。
Wolfpack688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3:23:00
最先說這話的應該是周光召在科學院某次會議上,底下的研究生都大眼瞪小眼。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2:55:27
科學家都在學習習思想,以免在以後二次文革中死於非命。創新,創出來不知道是誰的呢,都得歸黨,歸領袖,免了吧!

再說了,創新越多,死的越快。當年多少反動學術權威死於文革。本以為那些年代一去不複反了,可惜被一個垃圾又揀回來了。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47:52
西方和美國可以繼續自嗨!
至於黃維,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誰在乎什麽諾獎?
真實進步才是進步,諾獎成果的成效比是多少?!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44:12
得看諾貝爾獎是什麽標準吧。
高超音速,美國,西方都搞不出來,憑啥獲獎?這獎的份量含金量就不足!
還有,馬偉明的無軸泵推,世界除了中國有,其他哪個國家有?!
還有,剛剛推出的殲轟26,比美國最先進的f22載重多出整整13噸,飛行半徑達到驚人的6000公裏,還速度奇快,可以當戰鬥機使用,也可以當轟炸機使用,美國根本無法比擬!
ridicu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40:20
中國人都太浮躁,真的有點天賦的什麽競賽獲獎的都去學熱門學科了,沒有人會去學基礎科學的。
GuoLuke2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24:04
西安交大已經淪為未流學校了
voiceofme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21:26
該文作者學過邏輯沒有,拿以前中國獲得諾貝爾的例子來說中國近期出現的自然科學成果能否得諾貝爾獎,而且三個例子裏有兩個還不是自然科學。 沒有學過邏輯,盡然敢寫文章談論自然科學獎。
ljcn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1:19:04
思想禁錮的國家,還想有創新??不會搞個全民電子支付,就是創新吧。還有啊,現在厲害國拍的電視劇電影,越來越難看了,隻有畫麵,內容空洞,為啥?思想被禁錮了,藝術家沒法搞創作。
delta2020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0:27:28
這個時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的黃維, 是1963年出生的,此時,同名同姓的國民黨將領正在中共的監獄裏並被共產黨作為頑固不化的典型宣傳。

我很好奇院士黃維的父母為啥給他取這麽一個當時在中國已經臭不可聞的被俘國民黨將領的名字。

>>>>>> 黃維(1963年5月-),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中國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的主要奠基者,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 黃維(1904年2月28日-1989年3月20日),字悟我,江西貴溪人,畢業於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曾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緬甸反攻等戰爭,立下赫赫戰功,曆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團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謀和聯合後勤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等職。後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1975年,作為最後一批戰犯被赦,隨後任全國政協委員致力於軍史研究。1989年3月,因心髒病突發,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量子糾結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0:27:00
基礎科學中國和美國相差十萬八千裏,最接近美國的事AI這樣的實用科學,據說差距僅一年兩年而已,文章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但是實際上差一個月也是0和1的差別。最近的圖林獎發給三個AI科學家,三個人每人開創一個新的領域,一個是deep auto-encoder, 近代deep learning的鼻祖,一個發明CNN,開創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領域,一個開創GAN生成式學習,覆蓋所有機器藝術語言創造。其他所有AI技術上有巨大影響的突破,全部依賴美國人,我可以放心的保證,未來十年中國人不可能得到一個圖林獎。
老大粗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0:27:00
達賴,劉曉波也算吧?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0:05:07
把諾貝爾獎來衡量國家的發展,這就是專家?
Sam大樹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10:03:50
先搞個工程師獎,世人皆服。

包括美弟工程界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9:58:00
錢學森是庚子賠款在美國留學,才回中效力的吧?
54188-中國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9:17:14
孔老二獎一共辦了8界,連戰,譜腚,穆加貝,拒絕領獎;
其它幾位沒有出席,或代領;
2018 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老柏樹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9:06:49
大獎的貢獻是0到1的貢獻,這可能是中國的教育方法很難涉及的(最簡單的就是到大學畢業為止,誰敢懷疑老師懷疑教科書?)。

中國的教育方法,可能跟合適培養1到2的人材。
FreeEnergy95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9:00:30
畢竟,鹽堿地裏隻能生出歪瓜裂棗,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長出茁壯的莊稼。您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其實空談的目的也就是帶流量而已,是不是鹽堿地是不是歪瓜裂棗都是別人的努力,跟你沒什麽關係
老柏樹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47:58
主要應該還是教育方法出現了大的問題,不說國內的,就說中國大陸出國留學後留在海外的,從83年算起現在整整40年,沒有一個諾貝爾菲爾茲和圖靈獎。(張益唐夠格,但他做出那個結果時已經58歲,菲爾茲獎超齡。)這些人中幾乎百分百都是在中國大陸完成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的,出國時肯定都是尖子。

而40-70年代在國民黨時期和香港等地接受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的,最後在40年左右跨度中(57年-00年)拿這3個大獎的有10人左右:李政道楊政寧,,,丘成桐,姚期智,高錕。

具體到一個人有些事很難說,這麽大的群體(大陸出來留學又留下來的至少有200萬人,都是當時的尖子),在40年時間裏沒有相應的成就,說明教育方法肯定是有問題的。

LengBuZhu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44:12
不能自由表達思想的國家是不可能有創新的。創新比不過美國就不可能做老大。技術靠偷,反向工程。最大的可能是培養大量有質量聽黨話的勞力。
Liantao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42:18
屠呦呦的獎也是無數年前的集體成果 和2000年後的中國沒有啥關係
體製內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28:34
同學群裏十年前老有人說,10年後超過美國,10年後武統台灣
第五代非領導人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26:59
幾年前設立的老二獎去哪了?老二學院辦不下去了,難道老二獎都發不出去?
狄更絲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26:00
諾貝爾和平獎成常態了!
2maomao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16:51
十年之後,獲諾獎沒成常態,打臉倒成了常態。沒事,多吹多打就習慣了。
gameon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8:11:54
"朝"裏沒人,加上諾獎越發趨向政治化,中國人獲獎難上加難。
莽山紅葉 發表評論於 2023-10-01 07:52:22
反正是遙遙領先,自己設個獎自嗨。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5, 共45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