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上海小店的生死轉折:萬千個體戶沒能熬過的寒冬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人生悟道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10:24:59
疫情前每年都要回上海,甚至一年回去兩次。家鄉的美食不用講了,看著街道一年年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的便利,最關鍵是安全性。要不是氣候沒辦法適應了,再加上工作關係,真的願意搬回中國。
xyz99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9:12:58
大部分店吃第一次覺得還可以,第二次就感覺食物有問題。檸檬汁是勾兌的,一股化學試劑味道。小楊生煎肉不新鮮。能常吃而不鬧肚子的隻有鼎泰豐。
青衣俠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9:12:44
“2020年疫情後日子就沒好過了。去年扛一扛,今年忍一忍,明年,怕是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恐怕還得再堅持半年,至少半年。隻有等“清零”政策結束了,這些小店才會有生機。而要結束“清零”政策,隻有兩個條件:1. 特效藥大量生產供應,每家每戶都備有那麽兩三瓶,得病後吃兩片“阿司匹林”就沒事了。中國已宣布研製出了特效藥,兩針治愈率達95%,現在就等著大規模生產了。所以這是可以預測的事情,說“再堅持半年”是有根據的。2. 病毒進一步變異,毒性変得越來越低,基本接近於感冒,甚至接近於“滅活疫苗”了。但這是沒法預測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這一天,隻能向上帝、真主、菩薩、天尊求助。
馬克雷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9:00:16
離開上海十多年了。剛離開的時候幾乎每年都要回去,近些年就少很多。吃的豐富一點,但要做好經常拉肚子的準備。其它就沒有什麽了。越來越極端的言論管控,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越來越畸形的的社會不公,實在讓正常呼吸的人無法待久。
我也在這裏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7:59:00
現在的上海隻是表麵光鮮,幸福感越來越差了,開個車打個車任何時候都是堵的,搭地鐵要是碰上個早晚高峰,都怕發生踩踏事件。除了吃的店沒有店可逛了,看病更可怕,排了半天醫生眼睛都沒抬就打發走了。還得防著各種坑蒙拐騙,樓下的,慶幸20年前就出來心態好的多了去了,原因點到為止,就不一一例舉了
SeSeYiYi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7:17:50
上海現在商業區太多了,不需要再擠著去陸家嘴,人民廣場和徐家匯。在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嚴重依賴遊客的商業區,比如科技館那邊的亞太盛匯。其他的其實還好,特別是那種本地特色的小飯店。
樓下有人很慶幸自己20年前就離開上海,我隻能說心態很好,要繼續保持。
faseb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5:14:18
這次是昌平路老灶味道,天天都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看來沒啥影響
faseb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5:09:56
剛看朋友發朋友圈,上海市內美食一日遊,看起有特色的店生意興隆
blanchill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3:48:03
這些餐館如果沒有特點肯定被送餐打敗。我在上海隔離時每天點外賣,周圍幾公裏上百家餐廳的菜隨便吃,半小時送到酒店房間門口。從一個小老板說生意難從整個上海看經濟形勢好。送餐員每個月掙一萬多很容易。
0101011
發表評論於 2022-01-14 00:07:00
年利息18.25%, 馬老板搶錢呐
Capitaltwo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3:51:00
個體戶要為了社會效益運營,不要隻是為了賺錢。隻要把價格降到收支平衡,生意自然會興隆。
胡同巷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3:23:09
不尊重這些個體小工商戶。任他們倒閉,以後受罪的是鄰裏。
5年後,就吃麥當勞和各種快餐,兩片麵包一個肉餅,管飽,價格也能承受。
要不去酒樓吃中餐,一人200起。這種趨勢開始了,和美國一樣。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2:21:12
中國疫情嚴重,對重點城市必須封鎖隔離,否則破壞清零成果,影響冬奧。為了大局,犧牲一下小我。
瞎忙忙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0:48:39
這是要拆遷,周邊居民少了.跟疫情關係是不大.
attendance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0:43:39
中國的飲食文化堪稱世界第一。非常習慣國內餐館的餐桌。一家小小的餐館/酒館,餐桌大大方方的,上麵可以放不少的東西和各種杯盤碗盞。看見許多紐約的餐廳/餐館,吃飯的桌子小得可憐,上麵放著冰水飲料等,吃飯的時候,感覺手和腳都沒有地方放。曼哈頓東49街三大道交界處有家非常有名的高檔牛排館(Smith Wollensky),巴菲特等許多名人都在這裏吃午餐。然而,餐桌也是小得似乎放不下一盤食物。
van1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0:19:00
政府沒補貼?台灣都有3倍券,5倍券支持這裏小企業!
Panda-2020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20:18:00
美國也是一樣 誰敢生小孩?自己先要能養活自己
choyoku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19:58:38
我就在上海,上海幾乎是受疫情影響最少的國內城市了。個人覺得自2020年3月疫情穩定開始後上海的餐館的客流量跟以前沒什麽區別。餐館關門的很多,但是跟疫情關係不大。
正義的門徒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19:58:00
想到20年前我逃離了那個“充滿機會”的城市,心中無比慶幸。
newbigman
發表評論於 2022-01-13 19:35:56
唱隻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那麽,母親, 我們知道您現在腰纏萬貫。假如我們真是親生的,您能否幫我們度過這個難關?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20
, 共
20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