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前幾年回成都都要弄輛自行車在城裏的小巷子亂轉,隻想再看看那些老街老房子~~~
那些新開發的仿古街,已不是兒時的記憶。
人民南路依然是那麽筆直那麽寬闊,人行道依然綠樹成蔭,那些無數的高聳的杉極其珍貴的留在了兩條長長的隔離帶上。隻是呀,夏日的蟬鳴和稀疏的行人隻有在記憶中尋找了。
記得在N年前,有那麽七八個八九歲的男女小孩,常常拎著泳衣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0-12-07 09:02:43)
周一,同事丹兄(女,這是外號,大家就這麽叫著,是一位巨有趣的同事)上班一直就垮(不笑)著一張臉。不知這愛說愛笑的丹兄有什麽事了,大家很好奇。於是有那麽個好事者開頭了:“嗨,丹兄,你抓子了嘛?(有什麽事)垮著一張臉都快一天了,病人都不敢跟你說話絡。有啥子說出來3,我們大家也好開導開導你3。”
“就是3,我們也好開導開導你3。”大家應和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實在忍不住要為這的姐妹們說兩句。常有國男來這兒冒出幾句:“你們這些跨國女前婚姻失敗都是因為過去沒有找到優質國男。”言下之意你們這些跨國女太沒眼光,更有那麽點--你們也就是劣質女,因為歪鍋隻配歪灶。
不知到這兒來這說這種話的“優質”國男有沒有用你們的邏輯思維(可能這個對你們難了點)換簡單點吧用你的大腦想想。
你們想用這樣的共認的邏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2-07 08:55:03)
我的父親是第一批進入南京政治軍事學院的學員,正是新中國剛成立時,這批學員全是從現役的機關部隊抽調的軍人。父親後來終生都從事總隊的政治,思想工作.
我們兄妹仨從小耳聞目染,長大以後,除了我們的媽媽,一家父子四口常常激戰在晚飯桌上,各自占據自已的觀點私毫沒有鬆動的餘地還極力想說服某方拉成謀友。常是這樣的情形,我是右派,父親不用說是堅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