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學家:“鄭和”地圖紙張是真 內容存疑(圖) (圖)

(2006-06-09 21:19:17) 下一個

曆史學家:“鄭和”地圖紙張是真 內容存疑(圖)
(博訊2006年3月25日)
    

    曾引發“鄭和是否最早發現美洲”古老地圖的收藏者公布新西蘭維卡特大學實驗室對地圖紙張的測定結果:真品。
    
    那麽,鄭和最先發現美洲是否已成定論?
    
    浙江大學教授、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長龔纓晏一笑了之:鑒定隻說明地圖是1763年繪製。卻無法證明它想要暗示,中國最先到美洲,“根本兩碼事,像場鬧劇。”
    
    最新鑒定:紙張是真品
    
    據華夏時報報道,昨天下午,曾引發“鄭和是否最早發現美洲”古老地圖的收藏者公布了新西蘭維卡托大學實驗室對地圖紙張的測定結果。昨天下午,《天下全輿總圖》的收藏者公布了新西蘭維卡托大學實驗室對地圖紙張的測定結果。該測定結果稱,地圖紙張製作時期與繪製者在地圖上簽署的年代吻合,證明了地圖為真品。地圖收藏者劉鋼表示,該檢測采用了碳磁等現代技術,根據地圖紙張的色變、氣味和脆化程度,可以判斷紙張的年代為清代中期。根據檢測結果,他們的結論是:地圖上的簽署繪製年代1763年,是可信的。
    
    同時,收藏者還寫了萬字長文,署名“此圖無聲勝有聲”,其中引用各類材料,答複一些質疑。內容從繪製風格、特點說明圖是真品。他還根據地理錯誤、宗教描述和信息來源,論證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是古老地圖的原本。
    
    還有,這位收藏者說,一些曆史學家所謂地圖的“硬傷”,實際是源於對曆史的誤讀和避諱,甚至還有些武斷。
    
    由於1763年繪製這份地圖,作者聲稱是模仿1418年的《天下諸番識貢圖》。既然前者是真品,原圖也斷然不假。
    
    因此,收藏者最後下定論:在歐洲人“發現”那些新大陸之前中國人已對這些地域進行了勘探並把它們畫到地圖上。
    
    此後,有國外專家對地圖的“真實性作了肯定性的評論”。
    
    至此,由今年年初,英國《經濟學家》引發“中國人早於歐洲人發現美洲並首先完成環球航行。”的論點,在鑒定結果推遲1個多月發布後,似乎有了一個令國人驚喜的定論。
    
    質疑一:關鍵問題無法證明
    
    對鑒定結果,對收藏者長文的邏輯和最後結論,浙江大學教授、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長龔纓晏,昨天深夜,給本報發來一篇長文,一一質疑上述說法。事實上,從英國《經濟學家》引發這場爭論伊始,龔纓晏一直保持關注。
    
    龔纓晏在長文中說,利用各種資料(包括古字畫、古籍、古紙、中外古地圖、新西蘭維卡特大學的測定等等)都表明,這份古老地圖是1763年繪製。收藏者最終要證明: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前的1418年,中國人就已繪製出世界地圖,即《天下諸番識貢圖》。
    
    可是,無論是新西蘭維卡特大學的測定結果,還是收藏者長文,都無法證明關鍵的一點:1763年的古老地圖就是根據1418年的《天下諸番識貢圖》繪製。
    
    龔纓晏解釋:1763年的古老地圖是一碼事,1418年的《天下諸番識貢圖》又是另一碼事。測定結果隻證明古老地圖是真品,但無法說明它的原圖———《天下諸番識貢圖》也是真品。
    
    質疑二:古老地圖作者可能不誠實
    
    通過閱讀古老地圖上幾處加了紅圈的文字,龔纓晏發現這些文字絕對不可能出現在200多年前的1418年。“地圖中有些話雖然加了紅圈,但實際上不是來自鄭和時代的《天下諸番識貢圖》,而是來自16世紀末後。”
    
    由此,這份古老地圖的一些說法並不可信。龔纓晏說,結論可能有2個:古老地圖的作者並不誠實,或者這個作者自己也是一個受騙者,“我們不希望21世紀的人們繼續成為受騙者。”
    
    龔纓晏說,如果收藏者能多閱讀利瑪竇時期的世界地圖研究,其中不少是16世紀開始歐洲出版的世界地圖和中國人根據這些所摹的世界地圖。兩相比較,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這份古老地圖就是根據歐洲傳教士所介紹的世界地圖繪製。
    
    相反,如果把古老地圖和鄭和時代中國人所繪的地圖略加對比,例如《鄭和航海圖》,也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傳統。
    
    龔纓晏最後也下了結論:收藏者在23日所寫的文章和公布結果,恰恰顯示他對曆史事實重視不夠。
    
    看來,“鄭和最先發現美洲”的爭論,還將因這份古老地圖繼續。
    
    ■新聞鏈接 美國專家身份遭質疑
    
    □張守剛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 之前,一些國內史學教授和地理學家指出地圖存在“硬傷”,比如地圖中竟然出現了簡體字“餘”,這些硬傷證明該圖為“偽造品”,更有學者表示此地圖是“現代不法奸商根據舊地圖以及一知半解的曆史知識炮製的偽造品”。發布會上,劉鋼對這些“硬傷”進行了逐條反駁,但現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這些解釋很難自圓其說。”
    
    現場一位專家更是直接發言,對美國地圖專家湯普森的身份提出了質疑,“你現在的身份是什麽?為什麽對這個地圖感興趣?”而根據湯普森自己的介紹,他1979年獲得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博士學位,15年來專注於古代新大陸地圖研究,已經出版了5本專著,同時是美國一個相關研究協會的負責人。
    
     新聞晚報 (博訊 boxun.com)
博訊相關報道(最近20條,更多請利用搜索功能):
  • 紀念鄭和下西洋
  • 鄭和應是環球航行第一人
  • 紀念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 鬧劇:鄭和發現“地球是圓的”?
  • 廣西洪災:痛失70億 770萬人受災 死亡54人(圖)
  • 鄭和寶船(圖)
  • 歐陽小戎:痛苦的抉擇—讀曉波老師《被砸碎的巴士底獄中隻有七名罪犯》
  • 就偽“鄭和地圖”事件致網友的公開信!
  • 誰參與偽造了“鄭和美洲古圖”?/謝冀亮
  • “鄭和下西洋”純屬虛假宣傳?/黃力民
  • 橫看鄭和下西洋/天戟
  • 鄭和發現美洲?錯誤的假設 離奇的結論/葛劍雄
  • 鄭和激起危險的強國夢/姚中秋
  • 丁鬆泉:鄭和下西洋:除了教訓,還有什麽?
  • 特大曆史悲劇―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龐忠甲
  • 恐懼的叢林:痛悼紫陽哀中國
  • 張林:陀螺原理與專製原理
  • 張林:王懷忠、撚子、阜陽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