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台灣先民的身世之謎

(2006-05-12 00:24:17) 下一個
ZT:南島語族起源地是台灣還是福建?——考古還在繼續

————————————————————————

送交者: 直言不諱 於 北京時間 05/12/2006 (45 reads) [直言不諱累積14170分]

主題:探究台灣先民的身世之謎

[論壇] 目前,史學界關於南島語族起源地的說法眾說紛紜,本報不久前一篇有關南島語族起源地的報道更是在台灣島內引起強烈反響。本月初,本報記者再赴東山島實地采訪——


緣起>>>>>


誰是台灣島上最早的居民?他們從哪裏來?在台灣的原住民中,有約十個族群屬於“南島語族”,關於他們的起源之謎始終牽扯著兩岸敏感的神經。


就在3月23日,本報援引在大帽山進行聯合考古的中美專家結論稱,“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極有可能是中國福建大帽山一帶,他們正是從這裏出發,經由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島,進而向大洋島嶼傳播擴散的。這一結論在本報刊出後,引起強烈反響,4月10日,台灣“中國時報”以較大篇幅轉載本報報道,南島語族”問題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1 南島語族起源地是台灣還是福建?


南島語族起源問題,最先是西方學者開始關注,並提出相關概念和起源地,他們最早提出南島語族“東南亞起源說”,後隨著考古新資料的不斷發現和對該問題研究的逐步深入,專家們逐漸將南島語族的起源地點慢慢移動,聚焦在台灣島上。近來在福建東山島的考古新發現使得學者們將南島語族起源的地點推到了中國福建東山島一帶。目前,關於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福建的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接受和支持。


2 大帽山深藏南島語族起源之謎


在東山縣博物館館長陳立群的帶領下,我們驅車來到位於東山縣陳城鎮的大帽山村,這座充滿著田園氣息的小村莊背依著大帽山。大帽山看起來並不是高,卻深藏著“南島語族”起源之謎。當時參加過中美專家對大帽山貝丘遺址進行聯合考古發掘的陳立群館長說,早在1.5萬到3萬年前的遠古時代,從這座大帽山出發,曾經有一座通向台灣的東山陸橋,這裏就是陸橋的最西端。隻是到了8500多年前,隨著海平麵上升,才慢慢形成了台灣海峽,這種看法已經被海峽兩岸的大部分學者所認同。


陳館長說,“南島語族”是東山陸橋消失、台灣海峽形成數千年以後的事情。大帽山的考古發現,說明這裏曾是一處頗具規模的先民居住地,而這些先民很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特別是在這個地理位置上考古發掘出的大量實物,可以說明這些先民具有“南島語族”的特點,且年代要比台灣早。據推測,當時這些先民已有相當的航海能力,要到台灣並不難。另外,在當地的方言中,有很多奇怪的發音,至今無法識別,有很多字詞隻有讀音,卻不知道如何寫。通過將這些語言與“南島語”進行比較,尤其是同目前台灣一些原住民仍在使用的“南島語”進行比較,有很多相似性,因此,推定台灣島內的“南島語係”的母語係應該在這裏。援引美國哈佛大學已故教授張光直的說法,南島語在被先民帶出大陸後,殘存的部分可能後來被南進的漢藏語言所同化,所以我們在這裏找不到講“南島語”的現存居民。而東山方言中至今無法辨識的語言成分,很可能就是“南島語”的殘留。澳大利亞考古學家彼德·貝爾伍德曾設想大約在6000年前,南島語族通過簡單的舟楫工具到台灣,由中國台灣開始,分幾個階段向東、南、西三個方向傳播。


3 考古實物證明南島語族可能源自此地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的考古發現可以證明,在“南島語族”開始從福建向海外播遷之前,海峽兩岸的交往已有悠久曆史。在兩岸發現的許多動物化石也證明了史前時代的這種頻繁交往。如在東山考古專家發現了斑鹿化石,這種斑鹿是台灣島內所特有的一個地方種,因此,東山的斑鹿應該就是通過陸橋從台灣過來的。陳館長說,大帽山貝丘遺址的年代約是新石器時代,所出土的工具類石器大多是石锛。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石锛的製作原料並非大帽山本地所擁有,它們很可能來自澎湖或鄰縣其他地方。陳先生又告訴我們說,有長期研究澎湖地區出土陶器的澳洲學者指出,在大帽山發現的陶製品和在澎湖發現的一樣,如果將這兩地發現的陶製品放到一起,你根本就無法辨認哪些是澎湖出土的,哪些是東山島發現的。這說明了兩岸在很久遠的上古時期就有頻繁交往了。


陳立群館長拿出了一塊質地均勻、細膩,做工精細的凹刃石锛。我們仔細端詳時發現,這種石锛的刃緣斷麵呈現弧度。陳館長說,這就是在這裏考古時發現的,這種凹刃锛是當時先民用於造船的一種工具。在這裏還發現了大量的魚骨化石,而這種魚隻是在深海裏才有,這進一步佐證了當時的先民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船技術,他們駕船出海捕來了這些深海魚。


美國的一位資深記者鮑爾·卡諾斯在這次考古過程中,驚訝地發現東山島漁民仍在使用的竹筏,和他在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所見到的竹筏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南島語族人所使用的航海工具,沒想到東山也有。鮑爾·卡諾斯說,他太興奮了,他要將這次在東山考古的驚奇發現作為聖誕節的禮物送給他的家人。


4考古還在繼續,結論依靠實物


盡管“南島語族”起源地的探索有了一些新的考古成果佐證,但是不同的聲音也存在,如雲南大學曆史係的何平教授就認為,今天的南島語民族主要是從中國雲南乃至西南地區先後遷徙出去的“原始馬來人”和從中國東南、華南沿海地區遷徙出去的“續至馬來人”,與當時分布在東南亞各地的黑色人種進一步融合後形成的。廈門大學曆史係的吳春明教授則認為,南島語族不應簡單地理解成史前百越先民從華南大陸向東南海洋單線傳播、遷徙,史前、上古中國大陸東南土著與“南島語族”組成了以環南中國海為中心的“亞洲地中海文化圈”,他們共同構築了一個巨大的土著文化共同體係,他們之間是共同體內在的互動與整合的關係。


目前“南島語族”起源問題的研究還在繼續。科學的結論需要有實物來印證,據陳立群館長透露,福建省博物院與美國哈佛大學、夏威夷博物館建立了研究合作關係,對這一課題將進一步深入研究,東山大帽山貝丘遺址以及相關的遺址,將得到更為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們將用考古發現進一步豐富“南島語族”的祖先就是起源於中國福建東山這一結論。因此,未來的考古研究更加值得人們的期待。


因此,可以想見當時的東山路橋從這座大帽山腳下開始向外延伸。我們看著山腳下不遠處一望無際的大海,追溯到上萬年前的史前時代,當這裏還沒有經曆滄海桑田的變遷時,先民們就已經從這裏出發,踏著陸橋前往台灣,兩岸的交往流動就已經開始了。

本報記者 盧誌明 通訊員/北豫 謝漢傑
來源:廈門日報


******我的簽名******
Good luck!
********************
直言不諱 最近發言:
冷笑妹妹還在為章大哥鳴冤叫屈啊

分析:所羅門騷亂緣何針對華人

李遠哲:我對台灣貢獻大

羽森和樓上的樵客好!

僅僅是貞節牌坊?

徹底鄙視某位勤奮的斑竹!

DJ先生對各教派的評價,真是入木三分!gooddid之流應該汗顏!

主壇被刪除的貼子:難怪安魂曲要揪住不放。

章笑拳控告之事,已由其多次在貼子中炫耀

宗教論壇改名為信仰論壇可能更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