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辣南雄客家菜-南雄飲食風俗 (圖)

(2006-05-29 07:51:09) 下一個



香辣南雄客家菜


酸菜餃————很漂亮

幹炒小魚幹——俺不會炒

客家鄉村魚——這個俺可以學著做



食遊記之南雄-香辣南雄客家菜-南雄飲食風俗



客家菜與潮菜、粵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在不少客家人聚居的南雄珠璣巷,我們嚐到了特色的南雄客家菜。

南雄的菜鹹、辣、香、酸四大味,多用炒、燜使肉入味,善用辣椒、酸筍、蒜葉來調味,味感豐富,滿桌的菜色香俱佳,用來下飯下酒都很好。

南雄山清水秀,養出的鴨子很出名,肉質很豐厚,口感柔軟。我們吃的酸筍炒鴨,是用新鮮鴨肉拌著酸筍、辣椒,先炒至金黃,再燜至爛熟,酸筍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都完全滲入到鴨肉裏麵去了,端上來的時候隻聞得一陣香辣的味道,嚐起來更是滋味無窮。酸味拌著辣味,還有鴨肉本身的肉香,一起伴隨著每一下咀嚼而衝開來,盈滿了整個口腔和鼻腔,十分的霸道。因為有酸筍的參加,辣味更甚,隻吃了一塊,便覺得胃口大開,忍不住要多吃兩口飯。其實在平常人家,若是做這種酸筍鴨,一定要隔餐吃,才覺得好味的。因為肉汁其實很濃香,材料的味道大多留在了肉汁裏,即使燜再爛,也是不能完全滲透到肉裏麵,若是隔了一餐來讓它入味,再重新燉熱,則更加能體會酸筍鴨的無窮風味。

山區的水質清甜,養出的魚肉質不錯。來南雄是一定要嚐嚐客家鄉村魚的。南雄的水是北江的水源之一,直接從嶺南山脈上留下來的山


酸菜餃


幹炒小魚幹

泉水,十分清甜,農村家家戶戶都圍山塘養魚,養出來的魚肉質嫩滑,口感微甜,客家人喜歡用豆腐、辣椒做成一煲鮮嫩香辣的魚湯。而豆腐也是山水做成的,配上一樣嫩滑的魚肉,口感配合得天衣無縫。為了讓魚肉更香,在下鍋之前會先用薑蔥煎香魚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魚肉入味而不爛,無論是魚肉還是魚湯,都是送飯的佳品。

除了這些極具南雄風味的菜式,還有極具南雄的酸辣口味的酸菜酸筍炒肉絲,送飯一流。或者可以點一味幹炒小魚幹,魚幹小小的,隻有小拇指長,炒起來很入味,加上豆豉辣椒爆炒,很是香口,送飯也是不錯的。

另外有一味地道的南雄菜,叫“南雄三寶”,其實就是茄子、酸菜和辣椒混炒,這幾種都是南雄農村菜的佳品,可以完全體現出南雄菜的鹹、香、酸、辣,因此備受歡迎。

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肴,另一為客家小吃。客家菜與潮菜、粵菜相比,口味偏重——“肥、鹹、熟”,這與客家人居住的環境、生活水平和習慣相關。

古時候,客家人居山而住,以耕作為生,勞動量大,因此偏重肥膩的菜式,可以為一天的體力消耗提供充分的能量。而且客家人自古生活清貧,多數人家長年累月頓頓稀飯,即使富裕人家也有常食稀飯的習慣,客家人的粥水多米少,有詩形容為“吹去一層浪,喝來一條巷”,菜鹹既適合送粥,又增加體內鹽分。再加上山區的草木眾多,客家人燒火不愁柴火,山區環境潮濕、病毒衍生,菜式燒熟一點,可保飲食衛生。

南雄客家人的飲食與東江客家菜係又略有不同,東江菜係偏向“原汁原味,可口可心”,而南雄菜加多了“辣”的元素。這是因為南雄氣候偏寒,特別是冬天,幾乎年年都有降雪,那麽勞動的客家人便要多吃辣椒,是取暖的方法。再者,南雄山區其他三季較為潮濕,易犯風濕骨痛的毛病,多吃辣椒也可達到祛濕的作用,因此南雄菜式多有辣味。在地理上,南雄比鄰湖南,故有“湖南人不怕辣,南雄人怕不辣”之說。

客家小吃也是客家飲食的一大亮點,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及做紅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東西”,因此每種小吃幾乎都與農事季節有關,或者反映了一種習俗。比如過年的釀豆腐、清明的野艾糍、端午的蕉葉糍,都是很有客家特色的菜式。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南雄有更多的小吃被請上了餐桌,成為如今客家人憶苦思甜的佳肴。


酸筍炒鴨


釀油豆腐

前麵說到客家的特色小吃,來南雄就一定要嚐嚐。釀豆腐是每一戶人家過年過節必備的小吃。南雄釀豆腐與東江釀豆腐不同,東江釀豆腐用的是水豆腐和油豆腐,釀入的餡料以肉為主,而南雄的釀豆腐多用油豆腐包來釀,餡料則豐富多樣。其做法就是用新鮮的芋頭、香脆的小蝦米,還有臘肉碎、蘑菇、香菜等等材料剁碎拌勻,有些人家還會按不同口味加入不同的餡料。然後把大塊的油豆腐包開個小口,把裏麵的瓤挖出,再釀入早已配好的餡,放入蒸鍋蒸熟即可食用。釀豆腐是無辣的小吃,如果想吃辣的風味,可以拌著南雄鄉下傳統的辣椒醬來吃,或者學當地的地道吃法,把辣醬和生的香菜從豆腐包的小口塞到餡裏麵一起吃,糯香可口,加上多種餡料配味,味道豐富多變。


客家鄉村魚


南雄三寶

另一樣特色小吃就是南雄特有的酸菜餃,這種酸菜餃用南雄話講叫“餃叻糍”,是南雄最平常的小吃了。酸菜餃在菜市場、街邊小攤都有得賣,用一次性飯盒裝,大概裝滿一盒才5元錢,價格便宜又好吃,很多人早上都會在上班或者上學途中買了邊走邊吃。現在酸菜餃已經擺上了酒樓的餐桌,成為了當地人招呼遠客的佳品。一般的酸菜餃是用米粉做成糍的方法做麵皮,再用茄子或者酸菜做簡單的餡料,蒸熟即成,小小的一片,軟糯香口,鹹酸適中,十分開胃。這種小吃看似簡單,但做麵皮的手勢和配餡料的經驗很考究,如今進了酒樓的酸菜餃已經變了,變得更大一點,雖然賣相誘人,但稍嫌韌了一點,餃太大了麵皮不夠入味,還是覺得不夠老字號小攤子上做的好吃。我們專門到新城市場街口賣酸菜餃的老攤主那裏買來的酸菜餃,仍舊采用老方法做,才是地道的酸菜餃味道。

其他

要吃地道的小吃,要認識幾個南雄的小吃集聚地。比如到教育路口的河邊吃嫩滑的山水豆腐花,還有在青雲橋頭開了幾十年的炒石螺攤子,珠璣大酒店對麵巷口吃香辣的牛雜煲,都是南雄人最地道的小吃攤子。

(董菁菁/文 吳飛雄/圖)


來源: 新華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