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力 刀:窮吃集(2)——槐花、柳絮

(2006-05-26 10:14:09) 下一個

  Tuesday, May 16th, 2006   11:56 am

窮吃集(2)——槐花、柳絮

窮吃集(2)——槐花、柳絮   刊登在 2002 華夏文摘 cm0204b.  

                ·力 刀·

  春天又到了。

  樹枝已見小小的返青芽苞。相信不用出一個月,就能看到柳絮飛揚,聞到槐花的清香。更重要的是,除了薺菜、馬蘭頭等野菜,又添了幾樣可以采來吃的野味兒。

  兒時每到春天,下課或閑遐時就要提籃下地挖薺菜、馬蘭頭,上樹折槐花柳絮。采得滿籃回家,媽媽將之淘洗幹淨,做出好吃的菜肴。至今都常在夢裏回味那令人饞水長流的香味。媽媽常做的有幾樣菜:

  1、蒸槐花

  3-4月份槐花還沒全開花,尚是花蕾骨朵時采來吃為最好,清香而且水份汁液充足,生著放嘴裏嚼吃,帶著甘甜味。到開槐花時節,滿處滿樹都是白花花一片,隨便找棵樹,拽下一枝,三下五除二就摘滿一籃子,有那更懶的夥計連籃子也不帶,幹脆就撇折一根大枝,拖回去,一路上不住地大把往嘴裏送著邊走邊吃,又有槐花又有燒材,真個是多快好省了。

  槐花稍淘洗一下,放到一大和麵盆裏,撒上幹麵粉,攪拌均勻,讓花骨朵都沾上粉,就放入蒸籠裏蒸個20-30分鍾。那時家境好的人家,就用一風吹(100%的麵粉,不去麩皮)白麵,家境次些的就撒玉米麵或豆麵。蒸好出鍋,晾個差不多溫吞時光,河南人好吃蒜,常把蒜頭拍碎剁成小細末,與薑末、蔥花和著用醋和醬油一調,家境好的再滴幾滴麻油就可開吃了——寫到這兒,俺的口水分泌就不自覺多起來。吃飯時辰,各家如此真是滿院滿條街飄蕩著蒸熟的槐花香。那又是菜又是飯,俺每每要死命塞個三大碗,撐得肚皮青筋暴漲,褲帶不鬆幾扣不拉倒。媽媽不時要勸俺:別撐壞了,還多呢,晚上給你們炒著吃。晚飯果然是豬油炒蒸槐花,炒得脆焦的鍋巴是最美味的,誰都想要多盛些鍋巴,嚼在嘴裏,嘎吧吧,香得真不知世上還有什麽東西比這好吃的了。槐花不僅好吃,又清涼,溫性去火去躁降血壓利尿,還又去濕清肝火利膽,真是好藥材呢!和槐花同時節上市,吃法和味道也相同的還有榆錢兒,但俺覺得槐花更好吃。

  到吃槐花季節,農民也常拉車進城叫賣,滿街但聞:誰要槐花榆錢兒嘞?那時,買一斤,才3-5分錢,就那價兒,還要討價還價半天。俺們也不時買槐花來吃,但總是覺得不如自己現采的新鮮好吃。更愛自己去采。有一次,一個同學上大樹高處采槐花,腳下樹枝一下斷了,直直地摔下來,好在下麵是土地沒要了命,但把胳膊摔了個開放性骨折,骨頭碴子戳出皮肉,鮮血淋淋,人也連摔帶嚇昏死過去。俺當時正在下邊,親眼看著他那驚恐變形的臉,聽到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嚇得俺幾個也是魂飛天外。從此,俺再也不敢上高處采了。

  三十多年了,到了國外,時常想家,想那兒時的遊戲和美食。有一年父母來探親,正到了槐花開的季節,老倆口到大學院外的坡地槐樹林裏,采回來兩大籃槐花,又給俺做了幾頓蒸槐花,真是吃得個不亦樂乎,褲帶口鬆幾回。

  啊,那清香的槐花!

  2、柳絮

  按俺家鄉話發音應是柳XUN兒(荀的發音),不是滿天飛的毛絮絮,而是剛發出的柳芽兒。也就能吃一個多星期的時光,很快就由芽兒變得柳葉細長如剪刀了。

  說實話,柳芽兒不是那麽好吃,有點苦澀,采回來多要在清水裏漂泡一天或在開水裏過一遍去苦澀。然後,撈出來,擠幹或晾幹水份,吃法呢,有像俺前頭說的蒸槐花、榆錢兒那樣吃的,也有就開水搓滾一下涼調著吃的,還有做菜包子的。可不管咋處理和哪種吃法,柳芽的清苦總還是在。小孩子多不像吃槐花榆錢兒那樣虎食。媽媽就常把大肥豬肉炸過油的焦油渣和著柳芽剁碎,蒸出那香香的半葷半素包子,這一來我們都愛吃了。一頓飯,能造下三四個大包子。尤其,那會兒,正長個子變嗓音的青春期特能吃,每日下午下課後還要參加校隊訓練。柳芽兒和著油渣餡的包子是那麽香,也特頂饑。

  現在人想想那熬過油的肥膘油渣就要皺眉頭:那能吃嗎?不是高膽固醇,又有致癌性嗎?在國外,連貓狗都不會吃那玩意的。貓狗罐頭肉都是牛肉做的。可那個年代,媽媽就是用那東西和著清苦的柳芽做出那香香的包子,讓我們吃得飽飽的去上學。我們也很滿足:因為有的同學家包的柳葉包子裏連油渣都沒有,隻有粉條絲。

  去年四月回國探親,在家門口集市上,見到農民賣柳芽:過了水,擠幹握成菜團子。買回家,媽媽就那麽用蒜汁醬油醋清調了一大缽,吃了個過癮。微微的清苦,可後味卻淡淡地香甜。

  那苦那甜,隻有嚐過才知道。

  那滋味你永遠不會忘。

寄自美國 刀客論壇

 








小傳:何剛,筆名:力刀,網壇上掐架論戰化名“刀客”。生於南京。曾插隊落戶。1978年2月考入河南醫學院77級本科。1982年畢業留校任普外科醫生。1984年考入武漢同濟醫科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1989年7月獲器官移植外科專業博士學位。同年11月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醫院外科移植中心進修兩年。後曾在加拿大達豪斯大學外科、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醫學院、芝加哥大學外科移植中心任資深研究員、講師。在紐約大學附屬北海岸大學醫院(NSUH)病理係完成住院醫生訓練。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完成外科病理專業FELLOWSHIP,將在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接受骨/軟組織腫瘤專業FELLOWSHIP進修。曾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國內國際會議宣讀論文十餘次。現為美國移植醫師協會、國際器官移植協會、國際實驗顯微外科協會、美國醫學會、美國病理研究院、美國病理醫師協會和國際病理醫師協會會員。業餘愛好:網球(USTA業餘4.0級)、旅遊、閱讀和寫作。1996年始上網塗鴉碼字。為《華夏文摘》長期撰稿,並曾擔任過電子雜誌《楓華園》責任編輯和其副刊《楓華詩友》主編。在《華夏文摘》網友和筆友協助下建立個人網站《刀客論壇》,除進行文學寫作交流外,並通過論壇為河南艾滋病孤兒海外誌願資助者搭橋牽線,目前已促成60餘名孤兒得到資助,並為國內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河南艾滋孤兒誌願者募得捐款近萬元。本人也資助著一位13歲的艾滋孤女。


[力刀]個人類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