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帛檔案

(2006-04-10 05:05:47) 下一個
    簡帛檔案   ⊙西漢武帝末年,魯共王壞孔子宅,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據《漢書·藝文誌》) ⊙漢宣帝時,河內某女子拆舊屋,得《易》、《禮》、《尚書》等古佚書各一篇。(據《論衡·正說篇》) ⊙西晉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掘戰國魏襄王墓,得竹簡數十車,經整理為75篇,10餘萬言,有《竹書紀年》、《穆天子傳》等。(據《晉書·束皙傳》及《世說新語·雅量》注引《文士傳》) ⊙晉武帝元康年間,有人在嵩高山下,得一枚東漢明帝顯節陵中的策文簡。(同上) ⊙南宋建元元年,襄陽楚王塚出土戰國時期竹簡《考工記》十餘簡。(據《南齊書·文惠太子傳》) ⊙劉宋升明二年冬,延陵縣(即今江蘇武進)季子廟的井中得一木簡。(據《南史·齊高帝紀》) ⊙北周末年,居延一古屋遺址中得有字竹簡。(據《太平廣記》卷368引唐德裕《玄怪錄》) ⊙北宋崇寧初,甘肅皋蘭天都山,出土載有東漢章帝章和年號的木簡劄。(據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27) ⊙北宋政和年間,陝右出土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的討羌檄書。(據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上、趙彥衛《雲麓漫鈔》卷7及陶宗儀《古刻叢鈔》) ⊙1901年2月,英人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在新疆尼雅發掘簡牘44枚,1906年10月,斯坦因又於尼雅收走簡牘11枚,在故樓蘭遺址發現木簡173枚。 ⊙1901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於古樓蘭遺址發掘魏晉簡牘121枚。 ⊙1907年3-5月,斯坦因於敦煌西部榆樹泉盆地掘走木簡、紙、文書近千件,僅漢文木簡便達708枚。1914年3-4月,斯坦因又在同一地區及玉門等地出土漢代木簡166枚。 ⊙1909年日人大穀光瑞等在新疆海頭故誠發現“李柏文書”和木簡5枚。 ⊙1913-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來華,於海頭發掘木簡48枚。 ⊙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盤古城掘得木簡17枚(現存敦煌博物院)。 ⊙1930年4月,中國、瑞典合組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於居延獲漢簡萬餘枚,出土地共30處。其中破城子出簡5200枚,紅城子出簡3500枚。 ⊙1930、1934年,黃文弼兩次於羅布沼爾獲漢簡71枚。 ⊙1942年,向達於敦煌南湖古董攤收購木簡10餘枚。 ⊙1944年夏鼐、閻文儒於小方盤城以東得木簡49枚。 ⊙1949年前,湖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被盜掘帛書一幅,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1949-1966年,先後於湖南長沙五裏牌、仰天湖、楊家灣,河南信陽長台關,湖北江陵望山等六座楚墓中,出土七批戰國楚簡共800餘枚(詳見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匯編》)。 ⊙1959年7月,甘肅武威磨咀子東漢墓出土以竹木簡書寫的《儀禮》九篇,總字數約27400餘。 ⊙1972年,武威旱灘坡東漢墓出土木簡78枚,木牘14方,內容全為醫方。 ⊙1972年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竹簡4974枚,多為兵書。 ⊙1972-1982年,居延地區先後采集、發掘、核查出土簡牘近20000枚,其中包含70多部完整和基本完整的簡冊。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宣帝時的中山懷王劉修墓出土竹簡100餘枚,有《論語》《文子》等書。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漢代帛書26件,120000餘字。 ⊙1973年,湖北江陵紀南城鳳凰山三座漢墓中,共出土竹簡428枚,木牘9方。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竹簡遺冊410枚、《養生方》竹木簡200枚和木牘7方。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1155枚,絕大部份是有關法律的文書。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出土竹簡6000餘枚,有《詩經》《周易》等書。 ⊙1978年夏,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漢代木簡400枚,內容多與軍事有關。 ⊙1979年10月,敦煌馬圈灣出土簡牘1217枚。 ⊙1983-1985年,湖北江陵張家山五座漢墓共出土竹簡2787枚,至今尚未全部發表。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秦簡460枚。 ⊙1989年冬,湖北雲夢龍崗出土秦簡283枚、木牘1枚。 ⊙1990年,湖北江陵楊家山出土秦代簡牘75枚,沙市關菹秦漢墓出土秦漢竹簡500枚。 ⊙1990-1992,敦煌效穀縣懸泉置先後三次出土漢代簡牘近20000枚。 ⊙1993年春,江蘇連雲港尹灣村兩座漢墓出土木牘24方、竹簡133枚,共40000餘字。 ⊙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秦代竹簡800餘枚。 ⊙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出土戰國楚簡800餘枚,其中有字簡730枚,計13000餘字。 ⊙1996年,湖南長沙走馬樓出土三國孫吳嘉禾紀年簡牘10萬枚以上,目前正在清理中。   劉貽群據《文史知識》1999年第8-9期 謝桂華教授《百年簡帛》一文摘編   返回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