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寒珠昀

一夜淩寒雪,結束了。很美的晴天,母親看到了;一劍薄昀刺,散開了。雪後的太陽,父親感動了。……我來了。
正文

寒昀日記 8 古典“美人”何日舞在共和?

(2006-06-04 05:42:53) 下一個

清朝的宮廷戲,在國內真是越演越烈,難得回國一次,打開電視機,出現的是那些剃了半個光頭,後麵掛著大辮子的帥哥和老帥哥們。兩句對白過後,不耐煩地切換頻道,卻又見黃袍加身,滿殿臣服,高呼萬歲,一麵是戰戰兢兢把奏折啟,一麵是高高在上揮筆一勾。。。。君王夢?捍衛帝國製?我們那不願意被埋沒的奴性總等待機會表演?

我懷念起那個沒有再被允許播下去的《走向共和》。

如果說借古喻今,那麽看更真實的《走向共和》難道不比什麽膜拜封建君王製來得更好?我們被奴役的“下人”思想何日才能真正被徹底解放?

孫中山是偉人,一個在思想上真正的偉人,一個在獲得了革命勝利後全身而退,無私將手握的權力交由他認為更適合的人的偉人,這一點足以與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媲美。隻是孫中山先生看錯了人,一個仍然夢想繼續奴役所有國人的人,一個以做統治君王為人生目的的人,一個背叛共和理想的人。袁世凱將中國處於嬰兒時期的民主共和扼殺了。

忽然想起今天的日子是多麽的敏感,我在這樣的日子這麽寫,,,,說實在的,我對64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觸,當時剛剛初中生的我,處於上海,小小的世界看到的卻是一些鬧劇而已。

說一件真實的事情好了:當時我們班的班主任是一位教政治的老師,在64已經影響到工人正常上班的時候(不太記得了,好像那個時候交通係統因為學生遊行而被迫停止,媽媽也因此有兩天沒去上班。),……

寫了一半的時候,朋友call in,說我該溫習曆史才胡侃,原因在於孫先生的退出和孫、華兩位的可比性。

那就重新先表一下孫文先生的辭職。很多資料一句:孫中山被迫於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員提出辭職……簡單概括這個被迫的壓力是由於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黨人的妥協態度。

但根據這段曆史:“1912年1月22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聲明,如果清帝退位,清王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宣布讚成共和,自己將辭去臨時大總統,並推舉袁世凱擔任。2月13日,袁世凱即通電“讚成共和”,並誓言“永不使專製政體再行於中國”,孫文遂辭職。3月6日,南京參議院決議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遂在北京宣誓就職。”來看,我還是認為,孫文先生更多的是因為錯信了袁世凱及其政府而已,他在根本上,還是因為視共和、視民主為大,隻要有更穩定的實現民主、使當時的中國走向真正意義的共和的渠道,用他這個總統去換,他是甘心願意的。所以我說他無私,在於他對權力和自身利益的淡泊。

要說孫、華不可比,那麽最根本的我認為是在軍事力量上,不知道我那位朋友怎麽認為。一個是奉其一生為了實現中國擺脫封建王朝的統治走入民主共和的革命偉人,一個是帶領美國走出英國的殖民陰影,勝利完成獨立夢想的偉大軍人,他們都有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的鬥爭精神。我特別前麵說孫先生能與華盛頓總統相媲美的,正是這種精神。在我心中,如果說中國曾有一個能夠做到華盛頓總統那樣開創主動讓權,從無把持政權不放,不做國王,不當獨裁者的人,舍孫先生其誰?

扯到這裏,我的那個六四淡色的記憶在孫、華二人麵前變得更加渺小而不願再提及了。我隻能說,當時一整天在路口陪著奶奶焦急等待失去聯係的父親能夠安全坐火車從廣州返回上海的時候,我相信我懵懂無知的心靈希望的是:那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清朝帝王戲,在當初看《雍正王朝》這些年後,還能讓我看一眼的,就是那些美人們了。現代的女性,穿著古裝,嫻靜、美麗,但塑造出的古典美人,看來勢必不適合在共和時代“揎拳舞袖”的。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