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6 (155)
2007 (209)
2008 (170)
2009 (204)
2010 (107)
2011 (25)
2012 (4)
2013 (2)
秋秋,又過年啦,重返文學城,來看看我親愛的朋友們!...
秋秋,海歸三年,俺又回來了,想念你,想念朋友們!!...
QQ新年快樂!
秋秋,親愛的朋友!!你好嗎?今天是元旦,又是新的一...
親愛的秋秋,俺又來了:)) 想你!! 又是一個感恩...
又見到親愛的秋秋優雅的歌貼真好~~~ 曾經的感動,曾...
呀,江江,親愛的朋友,新年快樂!抱抱~
親愛的秋秋,俺好久都上不了文學城了,今天,俺居然翻...
親愛的秋秋,俺來了!!俺翻山越嶺來看望我的好朋友們...
抱抱,親愛的江江~
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來自希臘的---Vangelis,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理查德 瓦格納(德國歌劇家、作曲家)。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鍾愛,如《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戰車)配樂,《Theme from Antarctica》 電影《南極》主題曲,《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影片《哥倫布》配樂等等。
Vangelis原名Evang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n,1943年出生於希臘。六十年代初,他在希臘自組樂隊,成為當地的一支流行組合。到了1968年,他移居法國,與另外兩位音樂人Demis Roussos和Loukas Sideras共同組合成了前衛樂隊。到了七十年代,Vangelis與Yes的歌手Jon Anderson組成了JonAnd Vangelis,帶出一份清新而前衛的音樂感覺,當時人們已經很難對Vangelis的音樂進行定位了。
1982年,Vangelis為電影ChariotsOf Fire 配樂,結果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獎。如果你是通過Chariots Of Fire而認識Vangelis,這絕對是不夠的,因為在1992年,他為Ridley Scott執導的影片《1942》中的Conquest Of Paradise配樂,從而使電影的音樂概念完全體現出來,成為不少音樂學院的教材。碟中主題曲Conquest Of Paradise,那種史詩般的氣派,完完全全是懾人的感覺,精彩絕倫。 Vangelis的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無際的音樂國度,這是一位有著出色意念的音樂人的特質。
喜歡電子音樂的朋友,如果你厭倦了雅尼,可以找來範吉利斯的唱片來聽聽,在國內市場上可以找到《南極物語》、《蠻荒劇》、《肖像》、《聲音》等。 範吉利斯最早的作品是1973年為弗雷德裏克.羅斯夫的電影《動物啟示錄》所作的《美人魚》,這是介於他在巴黎的早期創作實踐和後來在倫敦形成的風格之間的作品。範吉利斯1974年在倫敦建立了自己的錄音室:尼摩。在這裏,他逐漸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範吉利斯之聲”。1975年,《天堂與地獄》發行,這是電子音樂與交響樂結合的標誌,其中的第五首《很久了,還如此清晰》也是範吉利斯與歌唱家瓊.安德森的首次合作。這以後,兩人以“瓊和範吉利斯”的名義出版了四張唱片。1976年的《反照率0.39》中的《脈星》和《阿爾法》使用電子排序法顯示出範吉利斯超前的意識和技巧,當時的模擬合成器還顯得幼稚,笨拙,而範吉利斯已開始利用它進行前衛的探索了。1978年,《螺旋》中的《致無名者》獲邁迪姆國際配器獎。1979年,範吉利斯推出的《中國》成為其代表作之一,特別是其中的《喜馬拉雅山》,原音和電聲樂器結合得天衣無縫,氣勢揮宏,你仿佛可以看到風將積雪吹得漫天飛舞的景象,感到襲來的陣陣寒氣。
進入八十年代,範吉利斯的第一張專輯《短篇集》中的《我聽見了》是他與安德森的首次全麵合作,而1981年為大衛.普特南的電影《火的戰車》所作同名電影音樂更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音樂獎,成為最早,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電影電子配樂。同年,在與瓊.安德森合作的《我會找到歸鄉路》中,範吉利斯進行了更多的探索與實驗。
1983年,範吉利斯的作品就是那張著名的為日本電影《南極物語》所作同名電影音樂專輯。八十年代末,範吉利斯關閉了尼摩錄音室,開始周遊世界,主要是在北美和歐洲。 1992年,久違的範吉利斯為電影《1492年-征服天堂》所譜寫的配樂再次轟動全球,成為九十年代最賣座的電影音樂之一。在這張唱片中,範吉利斯傾盡全力,在錄音上盡致完美,你甚至可以用它來測試你的音響係統和房間的聲學特性,你可以聽到飄逸在房間的各種樂器所描繪出的音場,“房間有多大,音場就應該有多大”,這是劉漢盛先生對這張唱片的一句評價,“這是非常傑出的電子合成器音樂,傑出到可以完整測完‘音響二十要’”。但這張唱片在國內很難買到,最近,範吉利斯出了一張精選,共15首,全長75分鍾,囊括了他幾乎所有的精彩之作,從1973年的《美人魚》到1996年首次發行的《讚美詩》的混音版和《野獸與美女》。
範吉利斯所作的電子音樂不同於雅尼表演性質的電子音樂,他本人過著隱居的生活,很少在媒體上曝光,也很少在台上表演,我們甚至連他長什麽樣也無從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通過他的音樂,你可以聽到他想說的一切。
播放曲目:Conquest Of Paradise, Chariots of Fire,Theme from Antarctica, Come to Me, La Petite Fille de la Mer, Monastery Of La Rabida, Other Side of Antarctica
這是Vangelis 自1990年的The City以來的第一張電影原聲作品。這張作品的地位僅次於Vangelis的經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為有他與生俱來的對作品內涵的獨到見解,和對作品宏觀的把握遊刃有餘。將大量人聲與現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營造出了一種十五世紀感覺。用大範圍的,動態音效描繪出的效果更勝哥倫布角色本身所要表達的意圖。 —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這張《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專輯是大導演Ridley Scott拍攝的一部關於哥倫布生活的電影原聲。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在公元1492年8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名叫克裏斯托福.哥倫布的年輕人從西班牙的某個港灣起錨,跨越了汪洋大海,發現了天堂。寬闊浩瀚的太平洋,存在了億萬年的古老大洋,承托著流浪人在這三千英尺深的藍色海麵上的無數足跡。當經曆了許多日日夜夜的等待與沉默,望遠鏡中的海平線出現了久違卻又陌生的土地。當神聽見了英雄的歡呼,他知道:他已經征服了天堂。
為了紀念這至今仍然值得我們擁抱與落淚的狂喜,為了升華在哥倫布背後的那個充滿人性的英雄概念,在他默默從西班牙出航的五百周年,著名導演裏德雷.斯科特拍攝了一部名為《1492》的電影,記述了這偉大的史實。這樣的史詩巨篇無疑需要一部與之相稱的配樂,著名的希臘裔音樂家Vangelis為本片作了配樂,近乎完美的完成了所交給他的重任。
大多數Vangelis的愛好者都認為這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同時這張盤在商業上也獲得了巨大成功。專輯首發的三年之後,還被德國拳擊冠軍Henry Maske當作個人主題曲,並又發行了一張單曲CD。這給此張專輯做了不小的廣告,很快這張專輯就占據了德國、奧地利、葡萄牙、荷蘭、比利時等國音樂榜的首位,創下了諸多的銷售紀錄(包括單曲和專輯)。由於該張專輯頻獲白金銷售大獎,East West公司決定為Vangelis辦一個慶功會,他希望在希臘接受獎勵。1995年2月,慶功會在雅典最奢華的"Hotel Grande Bretagne"舉行。包括Irene Papas, Milva 和 Mikroutsikos在內的諸多大腕一一登場。這張原聲獲當年的金球獎提名,遺憾的是沒有最終勝出。這對集球成癖的Vangelis來說無疑是個遺憾。
播放曲目:Conquest Of Paradise / Monastery Of La Rabida
很多音樂,對我們而言是陌生而熟悉的,當你看到封麵,不一定會想起作品的內容,而音樂的聆聽卻讓你刹那間仿佛看到一位久遠的故友,那番激動會讓你的淚水不經意間滾熱。對於Vangelis而言,是我們最熟悉和認知的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和配樂家,他的作品為我們津津樂道,我們最喜歡的或許是《征服天堂》和《南極物語》而其中最為敬仰和談論的卻是那部《戰火列車》。
不過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或者是喜不喜歡這部電影,這部由範吉利斯作曲的電影配樂,絕對算得上是影史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配樂之一,隻要聽到這個主題,大家不免就要自動做出慢動作,這個音樂在廣告片,電視劇(特別是搞笑劇)中,幾乎和慢動作跑步的鏡頭密不可分,形成一個十分鮮明強烈的音樂聯想,這個主題不但日後成為奧運會的象征之一,也是電影音樂中,最普及且耳熟能詳的作品之一,算是電影配樂的基本入門作品,因為即使不是樂迷或影迷,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個音樂,而知道有《戰火戰車》這麽一部電影,你能說它不成功嗎?
除了這個優美的《火戰車》主題之外,範吉利斯尚為劇中兩名主人翁譜寫了主題,Abraham's Theme是一個十分細膩唯美的主題,而Eric's Theme則呈現十分開闊的氣質.100Meters與Jerusalem是融合在一起的音樂,前者是氣質緊張,蓄勢待發的電子音樂,描繪一觸即發的百米決賽,後者則是童聲演唱的聖詩,描寫主角在宗教的信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與榮耀,原聲帶中將這兩段音樂合而為一,展現了兩名主人翁的光榮時刻.
長達20分鍾的《Chariots Of Fire並不能算是電影配樂,而是範吉利斯為這部電影所寫的表演曲目,將配樂中主要的主題一一串連起來,成為一個十分微妙動人的樂章,也是這張原聲帶相當動人代表作,不過在電影中有不少音樂,包括範吉利斯的原著作品,以及許多其它的既成音樂,都沒有收錄在這張原聲帶中.其實象範吉利斯這樣以前衛、虛幻、飄渺、空靈的電子音樂手法,來替一部以1926年的英國為背景的電影配樂,乍看之下實在有些超乎想象,然而不論在電影中或電影外,這張優美動人的原聲,範吉利斯寫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靜諡與潛思,人性的驕傲與高貴,這也使它成為最不容易被遺忘的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甚至更甚於電影本身。
播放曲目:Chariots of Fire
1983年,範吉利斯再次顯露出其在電影配樂方麵的天才。這張著名的為日本電影《南極物語》所作同名電影音樂專輯,描述的是日本南極探險隊員去南極考察,曆盡艱險,成功後不得不把拉雪橇的狗留下,接著就是狗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掙紮求生的感人故事。CD 封麵是一片蒼茫大地,隻有銀灰色背景襯托著黑色的Antarctica幾個大字和一幅南極地圖,音樂也如封麵一樣幹淨透澈,一如南極那片純淨自然的天地,博大開闊,象水晶一樣透明,雖然,音樂風格繼續他的宏偉壯闊,如同飄入雲端的輕盈和躍動,隱隱的悲涼更是讓人產生無盡的冥想。
聆聽他的〈南極物語〉,仿佛可以看到晶瑩的冰柱在陽光下的閃爍,白皚皚的萬年雪綿綿的覆蓋了山島,一直延伸到我們的心中,如同群山的滄綠給與我們的陶醉,這裏無邊無際的白色在更多電子樂器參與的演奏出來的音樂中,拋卻恐懼和寒冷,無需考慮他的電影,無需全部的聆聽完他的音樂,試著去感受〈南極物語〉帶來的冥想和我們的好奇。
播放曲目:Theme from Antarctica / Other Side of Antarctica
這是電子音樂的傳奇人物Vangelis 的一張深情又迷人的專輯。這張CD沿襲了他一貫善於使用交響樂的風格,並與合成器有機結合。或者說,合成樂非常的交響化。他用合成器效果,聖詠和聲音樣本營造出一片寬廣的氣氛和迷人的音場。Vangelis還加入了一些實驗性的素材和平緩的旋律來裝飾音場。這是一張讓人興奮的CD,一張與幾位同行共同演繹的作品。就它的意境而言,估計也會收到Enya 和 Yanni愛好者的歡迎。 — Jim Brenholts
在經曆了《1492》短暫的商業成功之後,Vangelis發行了此張專輯,可以說這是一張歌頌人聲的專輯。但是專輯的主體似乎仍是器樂,有時還混有合聲。起初,人們會認為,這張專輯是借《1492》大賣的聲勢而出的圈錢之作。但是後來德國某廣告公司說,Vangelis是為了答謝Henry Maske在1492專輯中所做的工作而出品的,不過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噱頭。許多樂章都會讓人回想起三位傑出聲樂家曾與Vangelis合作過的舊作(Paul Young, Stina Nordenstam and Caroline Lavelle)。
專輯的標題明示出這張專輯是為曾與其合作過的聲樂家而做。’Come to me’ 由 Caroline Lavelle演唱, ’Ask the Mountains’ 由Stina Nordenstam 演唱, Paul Young演唱的是 ’Losing sleep (Still my heart)’Vangelis已經能遊刃有餘的使用交響樂了,一般的new age音樂家可能更多的會使用樂器獨奏(比較典型的是吉他和鋼琴),大一點的可能會動用樂隊,比如(Kitaro和yanni),但是能夠長期大範圍的以交響樂為創作手段的音樂家恐怕很少,Karl Jenkins可能算是其中一個。以上的討論沒有記入古典改編類的音樂,因為它們隻是改頭換麵的交響樂。
交響樂所營造出的寧靜相比樂器獨奏來說,更具媚人的底蘊,不會越聽越乏味,越聽越乏味。除了交響樂,專輯中的另一個亮點就是人聲了,第3,5,7首的,尤其是由Stina Nordenstam演唱的第五首’Ask the Mountains’ ,人聲飄忽不定,但又會在合適的小節出現,成為點綴整首曲子的亮星。
沉寂數年之後,他才發行了一張延續其恢弘風格的作品。1990年代,他能得過的獎,基本都已經得到了,到1980年代末期基本是出一張CD,就暢銷一張,以至於唱片公司翻出了他1970年代早期的未成型作品來專輯。
播放曲目:Come to Me
此碟的全稱為Vangelis Portraits [So Long Ago, So Clear][範吉利斯肖像之晶瑩剔透],是範吉利斯的非常精彩的精選集。
對喜歡範吉利斯的樂迷來說,《範吉利斯的肖像》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它輯入的15首樂曲幾乎把範吉利斯最為人稱道的作品涵蓋在內。
Track 1《給一位不知道的人》出自1977年的專輯《螺旋》,在次年獲得了“國際器樂作品新聞獎”,電子音樂廣闊的空間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旋律祥和回旋,不斷地反複遞進式地烘托出情境的發展,4分08秒時加入軍鼓樂團雄壯整齊的節奏是神來之筆,音樂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下達到高潮。
Track 9《喜馬拉雅》是專輯《中國》中的曲子,當年專輯出版時引起轟動,藉此“範吉利斯之聲”得以確立,電子合成器模擬出古琴和竹笛的吹奏,東方情調呼之欲出,幻彩千條的電子音效似在描繪喜馬拉雅山脈雄偉壯麗、險峻峭拔的景觀,Track 14《烈火戰車》曾在198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同名電影首開使用電子合成器表現主題內容之先河,火車由遠而近的模擬音響和車輪運行節拍巧妙地安排在音樂中,想必大家對它都已經很熟悉了。
範吉利斯的音樂有一種優雅、感傷的共性。錄音師對人工殘響的添加和各種樂器的音響控製得很好,突出了良好的空間感和層次深度,電子合成器透明的音質絲毫不使人覺得庸俗,反而增添了人性的光輝,或許這就是範吉利斯的音樂大受發燒友喜愛的主要因素。
播放曲目:La Petite Fille de la Mer
抱抱~
謝謝秋秋介紹這激昂震撼的樂曲,你的貼也越做越酷了!!
道一聲朋友們珍重!想念你們! 懷念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
無暇去論壇交流,隻能請朋友們來此聆聽了。
借範大師或廣袤深遠,或輕盈剔透的旋律祝福我的好友們……
也來問候好友!!
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