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當超級強國?美國媒體:想的美 | |
萬維讀者網 2007-02-09 10:45:21 | |
印度經濟正處於數十年來最快速增長期,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大幅提升。正當印度人誇口說他們是全球第二大最具影響力國家之際,美國兩大媒體則不約而同告訴印度人一個事實,印度要當超級強國,還遠著呢! 中評社香港2月10電,美聯社9日文章指出,雖然印度經濟取得可觀成就,但超過十億人口的印度,人民健康卻沒有因為經濟發展而得到顯著的改善。最新的官方數字顯示,印度有46%的兒童營養不良,情況與世界最窮的國家諸如布基納法索、柬埔寨一樣的糟。
文章指出,印度人近年來要把自己與超級強國拉上邊,當然可以理解。印度有史以來出現了連續四年達到8%的經濟成長率。印度自1991年開放經濟以來,平均每年成長率達到6%,雖與中國非屬同一級,卻是獨立後最初45年平均成長率的二倍。近來位於孟買的TATA鋼廠以113億美元並購了CORUS廠,也創下了印度公司最高額的並購記錄。 此外,印度已經具有核子能力,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印度的電影更走出了國門,邁向了國際。這些成就,難怪印度將是下一個超級強國的說法,成為印度國內的主流觀點。 文章說,原因何在?就先看看幾項統計數據。 2.成人識字率僅61%(較盧安達還落後,僅略優於蘇丹)。而且這項數據可能還嫌高估,因為隻要能簽名,就被視為識字了。 3.印度整體勞工人口中,僅有10%在正式經濟體內,這10%中在私人企業裏的不及半數。 4.去年6至15歲孩童入學率還下降。約有4000萬孩童未入學。 5.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處於長期饑餓狀態,全世界約有半數饑餓人口係在印度。 6.愈四分之一的印度人口每日生活費不及一美元。 7.印度的艾滋病患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財富》的文章指出在2006年聮合國人權發展報告中--根據各種人民健康與福利指標為各國定排名,印度於177個國家中,排名第126位。較競爭對手巴基斯坦(134名)僅領先幾名而已。 這顯示印度崛起不僅尚嫌太早,而且還有誤導之嫌。印度貧窮的下降速度,與蓬勃的經濟成長率不成比例。 印度的經濟成長,主要集中在資本密集工業,由諸如資訊科技等高價值服務業成長所帶動。這當然不是壞事,但是卻無法為非特殊技術人員創造穩定及合理的收入,這點就關係重大了。估計印度有700萬人從事製造業,中國則有1億人。 文章說,由另一角度切入,有100萬名印度人從事資訊科技業,占總工作人口比例不及0.5%。這些人有助建立外匯儲備,增加國家信心,也能創造稅收,但對解決貧窮問題,助益卻不大。誠如印度總理所說:“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一般人的工作。” 印度連續四年經濟成長率都達到8%,成績雖然亮麗,然而過去的績效卻不是未來成績的保證。而且印度並未致力於維持這股經濟動能。自給自足時代的最大的缺點,在印度仍然原封不動,包括國家銀行部門迄未改革,勞工管理法根本不鼓勵增聘勞工,土地法不清不楚,到處充斥貪汙腐敗。目前卻不見提出任何有效措施。 至於印度的教育與基礎建設,則更是殘破不堪。每天約有三分之一的教師不會到校,水電供應價格昂貴,品質卻不可靠。 最後,文章認為,印度固然有著值得驕傲的理由,但是想起這個國家仍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饑民,發育不全者,及愛滋病患者,其日益增加的自滿神情,委實有所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