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
前言
以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形態分析理論等為代表的傳統技術分析理論,從道瓊斯和艾略特以來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雖然內容也在不斷豐富,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層次上變換形式,並沒有什麽質的突破。作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都隱含了一個有問題的理論前提,它們的研究思路本質上都是在把股市看做是一個不受參與者自身行為影響的客觀係統,而沒有考慮到人的操作對股市的影響。作為一種近似,這樣處理可以給初級研究帶來方便,也可以產生一批有價值的成果,但這種不準確的近似不利於對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市場由千千萬萬投資人構成,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密切關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每個人的操作都必然的影響著股市的運動,特別是當資金量比較大的時候對市場的影響更大。
在理論上,由於傳統理論的近似比較粗略,不適合對股市運動規律進行深入研究,所以,有很多股市現象在傳統理論中隻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如為什麽波浪理論的時間之窗往往形成重要的關鍵點?為什麽一定的K線組合可以作為買賣信號?這造成傳統技術分析理論至今仍停留在原始的歸納總結階段,不能上升到理論高度。這反過來又限製了對股市深層次規律的進一步概括總結,造成了技術分析研究的停滯不前。
在實踐方麵,如果隻是做個股評家說說話不進行操作,那這種簡化的研究是可以的;如果自己的資金比較少,對市場影響不大,這種近似也還問題不大;但如果是資金量比較大,或者使用與自己類似的操作方法的人比較多,那麽用這種理論來指導操作就有比較大的問題。傳統理論沒有給出在資金量比較大時操作方法的理論指導。
本書徹底揚棄了傳統技術分析的理論體係,而在博弈論的基礎上重構了技術分析的理論。博弈論把股市看成一個競局,投資人處於博弈對抗中,投資決策是一個博弈計算過程。博弈計算與人們習慣的按照科學規律思考問題不同,它麵對的係統不是僵死按一種規律變化,而是有多種變化發展的可能的活的係統。所以博弈計算必須要有對手意識,考慮對手的存在,考慮到對手存在多種可能的選擇,同時還要考慮到對手在計算時也會考慮到我的存在和我的多種選擇的可能等等。博弈計算更符合股市決策的實際情況,所以,本書對股市規律的論述較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更清晰,且對操作更有指導意義。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解股市》,主要是從博弈的角度把股市放到一個大背景下,通過與其它競局的橫向比較來揭示股市博弈的特性,使人對股市有一個完整的宏觀把握。
中篇《研究股市》,深入到股市內部,研究在股市的具體條件下衍生的博弈特點和規律。中篇又分為上下兩部分,《理論篇》和《實戰篇》。兩篇的區別在於:《理論篇》主要研究股市博弈規律,而《實戰篇》則主要從操作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博弈規律變成實際的操作方法。《理論篇》中討論了股市競局局麵、博弈規律;《實戰篇》討論了監測股市的指標工具、各種操作思路操作方法以及倉位管理方法等。中篇是股市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書隻是開了一個頭,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實踐中研究總結。
下篇《戰勝股市》討論怎樣在實戰中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獲取利潤。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中上篇所討論的都是股市,屬於知彼,下篇《戰勝股市》所討論的主要是操作主體的問題,屬於知己。下篇主要涉及到人的自我約束和潛能的發揮,這些內容看似與股市較遠,其實正是在股市實際操作中取得成功的關鍵,比中篇的股市實用知識更為重要。事實上,可以有解決了知己問題卻沒有完全解決知彼的投資家,但決不可能有參透了市場但卻沒有解決自我約束問題的成功者。
打個比喻,上篇相當於應用引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等天體物理學理論討論各種可能存在的星係結構及其性質,可以推導出如當星係中恒星數量和質量變化時星係的結構和性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等知識,將太陽係的基本數據帶入方程,可以得到類似太陽係這樣的星係的結構和基本性質。
中篇相當於太陽係的理論,它所討論的不是抽象的恒星、行星和衛星,而是具體的太陽、地球和月亮,以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等。這些特定的星球都是在太陽係演化過程中的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任何天體力學理論都推不出這些具體的星係結構,隻有實際觀測才能知道。而這些具體的星係結構和性質又是與人類生活關係最密切的,一年365天,一月29.53天,太陽黑子有11年的活動周期等,都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至於遙遠的星係中還存在別的什麽結構奇特的星係固然對理論研究者來說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但對普通人來說則並不重要。
《理論篇》相當於取太陽中心坐標的理論,研究者把自己置身於太陽係之外觀察太陽係的運動。這在研究太陽係的結構和運動規律時是方便的,在向別人描述時也更容易理解,但如果要進行實際的天文觀測,則僅有這樣的描述就不夠了。仰望天空,它的運動與太陽中心模型完全不一樣,因為人不是站在太陽係之外,而是站在地球上的一個點上觀察太陽係,太陽中心模型和實際觀測不能直接對應,倒是托勒密的天體模型更接近直接觀察的結果,因為它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要想在觀測中應用太陽中心模型,還需要一次坐標轉換,以地球為中心坐標描述星體的運動軌道。這相當於《實戰篇》。
天文學家和非專業人員的最大不同在於,常人理解的天文學中隻有宇宙和星空,最多再加上望遠鏡,而天文學加理解的天文學則要豐富的多具體的多,它不僅包括天文學知識,還包括觀測方法、觀測設備以及氣象知識,甚至還需要有心理學知識。比如一個天象的起始時間隻是一瞬間,不同人在確定這一時刻時由於反應速度和行為習慣的不同,會有零點幾秒的差異。這屬於工程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與天文學沒有直接關係,對非專業人員來說無關緊要,但對天文學家來說則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否則會影響到所有觀測資料的價值。事實上,宇宙中的一切是遙遠而抽象的,它隻存在於人的思想中,而現實中看似與天文學毫無關係的觀測方法、觀測設備以及氣象、心理學知識才是具體的,正是這一切支撐起了天文學的大廈,為人們的思想暢遊宇宙提供了現實的基礎。所以,對天文學家來說,這類和天文學沒有直接關係的知識對實際觀測的作用比天文知識本身更重要。同理,對一個不是站在市場之外,而是在實際操作中的投資人來講,本書下篇所討論的內容也比股市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類似的,也可以把這幾部分內容比做:上篇--生理學,研究各種生物的生理活動;中篇·理論篇--基礎醫學,研究正常人生理活動的醫學生理學和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的病理學;中篇·實戰篇--醫療方法,包括藥劑、手術、各種現代化的醫療方法以及按摩、針灸、氣功、祝由等傳統醫療方法;下篇--臨床經驗和知識,如病者心理的知識等。從實用角度講,隻要有後兩部分就可以治病了,民間醫學和傳統醫學基本上就處於這種狀態;但要想讓這些醫療方法和經驗知識可以有效的傳授和學習並不斷發展,則必須係統的建立前兩部分。本書的重點也在這兩篇上。
作為一種全新的股市技術分析理論,本書隻是開了一個頭,還有大量研究工作等待去做。相信"股市博弈論"將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而逐步發展,並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做出貢獻。
第一章股市是什麽
第一節股市是一場競局
一、股市是一場競局
什麽是競局?競局起源於利益的爭奪,有利益的爭奪是形成競局的基礎,參與競局的各方形成相互競爭相互對抗的關係,以爭得利益的多少決定勝負,一定的外部條件又決定了競爭和對抗的具體形式,這就形成了競局。如圍棋對局的雙方是在競爭棋盤上的空,戰爭的目的經常是為了爭奪領土,古羅馬競技場中角鬥士在爭奪兩人中僅有的一個生存權,武林中人的決鬥常常是為了爭奪名譽,而股市中人們所爭的很實在,就是金錢。有一種資源為人們所需要,而資源的總量有限,這時就會發生競爭,競爭需要有一個具體形式把大家拉在一起,一旦找到了這種形式就形成了競局,競爭各方之間就會走到一起開始一場競局。所以形成競局有三個要素:1)競局的參與者,2)所爭的資源,3)競爭的具體形式。股市同時提供了形成競局所必須的兩方麵條件,所競爭的資源和競爭的具體形式,於是幾千萬股民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一場空前規模的永無休止的大競局。
競局起源於利益的爭奪,人們之所以會參與競局是受到利益的吸引,所爭利益的性質直接影響到競局的吸引力和參與者的關注程度。一般來說,所競爭的東西越重要則吸引的人越多,參與的人越投入,於是競爭也越激烈。比如,小孩子遊戲,贏者獎一塊糖,或者根本沒有獎勵,隻是贏了個勝利而已,這對一般人是沒有多大吸引力的,隻是個遊戲不會認真參與,但也有些對勝利看得很重的人會執著的參與進來。很多人是不願意為了金錢而參與競局的,對這種人,股市並沒有吸引力,但也有的人雖不看重金錢,但卻看重成功,金錢對他們來說隻是股市成功的一個標誌,這些人參與股市競局會比為金錢而來的人更認真,更富有敬業精神。再如職業棋手的比賽,勝者可以獲得高額獎勵,但獎金的動力對真正的棋手來說並非是最大的,勝利在棋手心中的分量比獎金更重。在各種爭奪中,生存權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重的,生存權受到威脅時,大部分人都會起而參與,如角鬥士間的決鬥;比個人的生存權更重的是多數人的生存權,如缺水地區對水資源的爭奪,國家之間對領土的爭奪,背後都關係到國民生存權的問題,即便是能對個人生死不看重的人,至此也是不得不爭了。所以,競局所競爭的利益越重要競局就會越激烈,參與者對所爭看得越重,則競局越激烈。涉及到多數人生存權的利益爭奪引發戰爭,這種競爭最為激烈參與的人也最多。股市涉及到每個人的金錢利益,其重要性是僅次於生存權的,所以競局的規模和激烈程度也是僅次於戰爭的。
二、股市是零和競局
(一)股市是零和競局
各種競局都是各競局方在競爭某種資源,並以得到多少來判斷勝負,競局的性質和所競爭的資源的性質密切相關,根據所競爭的資源性質可以把競局分為幾類。
第一種極端情況是所競爭的資源是無限的,這時,任何人都可以各取所需,根本不會發生競爭。如知識,任何人隻要願意都可以學習,不會為知識發生競爭,但是可以為競爭成績排名而發生競爭,因為名次是有限資源。
第二種情況是零和競局,各競局方所得的總和是零,所以,一個人所贏的就是另一個人所輸的,這時最容易引發激烈的競爭。
第三種情況是正和常量競局,各方所得是恒定的正值,隨著這個值的增大,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逐漸減少,當資源豐富到足以滿足競爭各方的需求時,則接近無限資源,不會引發競爭,當資源總量遠遠少於各方的總需求量的時候則接近零和競局,會引發激烈競爭,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都是恒定資源,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人們會為了爭奪水源發生戰爭,而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則不會發生。
第四種情況是負和常量競局,即競爭的結果,各方所有的總和將比競爭開始時少,如角鬥士的決鬥,開始時有兩個活人,結束時隻剩下一個活人了,負值越大,則競局越不容易發生除非是被強迫(如角鬥士)或者為了爭奪某種有特別意義的東西(如騎士為爭奪榮譽),因為各方都明白,參與這種競局總體上已經先受損了。人能想象出的最殘酷的競局是幾個競局方爭奪一個生存權。傳說古代有毒蠱之術,將多種毒蟲放在一個罐子裏互相鬥,一直鬥到隻留下一隻的時候,這一隻就是最毒的。以符咒法術祭煉這隻毒蟲,百日之後即能飛能隱,去來無形,蠱人於不覺之中。且不說毒蟲是否真的能以符咒煉成能飛能隱的神物,單就把多個毒蟲放在一起鬥出最後的一隻的這種競局設計和實施已經是用心太毒了,所以煉成毒蠱之術的關鍵不在於鬥出的毒蟲是否真是最毒的,而在於能實施這種事的人肯定是已經具備了一顆刻毒的心,是這種刻毒之心感招來了邪惡的蠱神,這才是煉成毒蠱之術所真正需要的條件。
第五種情況是變和競局,這時競局的總體效果將決定於各參與方所采取的行動,這種競局中可以產生合作行為,即各競局方為了爭取獲得更大的總利益而采取合作行為,必要時可犧牲暫時的利益以獲得長遠上的更大利益。
對股市競局的獲益情況可以有兩種計算辦法,第一種算法把股票看成是沒有內在價值的籌碼,僅以錢來計算收益,按這種算法,股市等同於賭局,而且由於籌碼不能兌換,所以是一個永不停息的賭局;第二種算法是考慮股票的內在價值,在計算收益時是錢的和股票內在價值之和,按這種觀點,股市是一個分配社會資源的場所,可以通過合理的配置社會資源,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發展,造福國家和社會。按第一種算法,人傾向於一持幣為主,因為籌碼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拿著它實在不保險。按第二種算法,人傾向於以持股為主,因為股票可以升值,而貨幣經常是在緩慢貶值。
兩種計算方法中第二種方法是科學的,因為股票畢竟是有價證券不是無價的籌碼。但在現實中,抱這兩種思路的人都是存在的,一個市場表現得更象什麽,決定於市場參與者抱什麽態度。事實上,垃圾股的表現更接近第一種算法,而績優股的表現更接近第二種算法。由於按照第一種算法市場更為殘酷,所以抱有這種觀點的人其操作也更富於攻擊性,如果市場參與者以這種觀點為主,則市場更為動蕩。
不管是按哪種方法計算,股市競局都是一個變和競局,其中交易稅和傭金是一個負的因素,對第一種算法,正的因素是上市公司以派息的方式向市場注入的資金,總的結果是注入資金減去稅金,目前中國股市的情況是稅收和傭金遠遠大於派息,所以是負和競局;對第二種算法,正的因素上市公司的贏利,最後結果公司利潤減去稅金,按這種方式計算,中國股市不一定是負和競局,至少負的程度是要大大減小的。
不論按以上哪一種方法計算股市收益,股市基本上都是一個負和競局或總和很小的正和競局,近似的都可以看作是是零和競局。
(二)零和競局的參與思路--攻擊意識
在零和競局中,一個人的勝利必然建立在其他人的失敗之上,自己的贏就等價於別人的輸,自己想贏就等價於想讓別人輸,以自己賺錢為目的而研究行情就等價於以讓別人輸錢為目的研究行情,以自己賺錢為目的進行操作就等價於以讓別人輸錢為目的進行操作。所以,股市計算的基本思路不能是簡單想辦法怎麽賺錢,而是在設計這套辦法的同時就先想明白,這麽做的結果將是賺到誰的錢,為什麽他會讓我賺到這個錢,賺這個錢憑的是什麽,我有什麽從他手裏賺到這筆錢的硬道理,他有什麽把錢輸給我的硬道理,這些都想明白再設計操作辦法,這才是股市中正確的計算思路。簡言之,得先找到輸家,想明白他輸的道理,再設計一套使之就範的操作,這樣才能贏得明明白白。如果落實不到這個程度,那麽這個操作計劃就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而已。
自己對對手要有攻擊意識,對手對自己也具有攻擊意識。對手必然也在時時的尋找我的漏洞,以便通過打擊我而獲利,稍有漏洞就可能被人所乘,所以,穩健是零和競局的要務。贏的前提是不要輸,不要輸的辦法就是自己不要有弱點被人抓住;想贏別人就要抓住別人的弱點,所謂製人而不製於人。出手攻擊別人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容易暴露自己弱點的時候,所以,一定要先把攻擊的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周到,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否則,沒有必勝的把握就倉促出手,別人就可能趁機抓住自己的弱點,自己可能反倒要被別人贏掉了。一個天衣無縫的攻擊計劃是寓守於攻的。
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他說"好比打撲克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陣子後還看不出這場牌局裏的覬子是誰,那麽,這個覬子肯定就是你"。也就是說,如果在入市時你算不清誰將成為自己的輸家,那麽你將肯定成為股市中的輸家。
善良的人們往往隻是抱著想賺錢的美好願望就貿然進入股市,而意識不到或者不願意意識到要想自己贏先得讓別人輸的道理,這些人最終成為輸家也就是必然的了。股市中的高手則必然早已對此了然於胸的。
(三)股市中的攻擊方法
所謂攻擊就是采取行動給別人造成損失,就是設法讓人賠錢,股市是零和競局,必須有人賠錢才能有人獲利。怎麽讓人賠錢呢?具體方法決定於競局的規則和具體條件。在期貨市場上,攻擊的含義比股市明確。期市上多倉和空倉總是對開的,有一個多倉就有一個空倉,每時每刻,有人贏就有人輸,是直接的你死我活的對抗。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一輪單邊的漲跌就構成一輪攻擊。攻擊的過程由建倉開始,先是建好多倉或空倉,然後推動價格,一直打到對手被迫平倉為止,平倉時失敗者的損失就是勝利者的獲利。不論是做多或是做空都可以發動攻擊,從開倉到平倉就是一個回合。
而股市上由於競局規則不同,情況也不同,攻擊別人和自己賺錢是兩個過程,不象期市裏是一個過程。上漲過程中沒有人賠錢,到下跌過程中才有人賠錢,所以一個完整的回合包括了上漲和下跌兩個過程,攻擊性隻表現在下跌過程中。股市中,別人的損失並不直接就是勝利者的贏利,不象期市那麽直截了當幹脆利落,別人的割肉並不是直接的獲利,隻是給未來的獲利創造了條件,還必須經過一輪上漲才能把潛在的獲利實現。
同樣,上漲過程中沒有人賠錢,最多是不賺錢,但是為未來的下跌積累了能量,等到下跌兌現這些能量才有人真正受損。所以,上漲與下跌兩個過程交替出現,互為因果,賺錢與賠錢分裂為兩個階段,攻擊別人和自己賺錢分裂為兩個階段,就象動物捕獵,殺獵物和吃肉不能同時進行。
在股市上,讓人賠錢的辦法是先讓人在高位買入股票,然後把股價殺下來,將他們套牢,再采取種種辦法逼他割肉,割肉就是承認了損失,標誌著攻擊取得了最後成功。隻要有人肯割肉,股市就有錢可賺。所以,下跌過程集中體現了股市的攻擊性,故放空就是攻擊行為,攻擊意識強就表現在放空意識強。
股市中有沒有辦法自己賺錢而又不讓別人賠錢呢?有,這就是做股票價值發現。股價上漲後,可以在高位重新定位,沒有人受損,自己的獲利來自股票的價值發現。
(四)競爭意識、對抗意識、攻擊意識和超越自我意識
參與任何競局都需要發掘自身內在的潛力。在正和競局中,由於有無主的資源可供爭奪,所以競爭主要圍繞著對資源的爭奪,而攻擊性較弱,資源越豐富攻擊性越弱,極端情況是資源無限,不會和任何人發生爭奪,隻看你自身的占有能力。比如掌握知識的競爭,這時每個人都在調動自己的全部潛力去占有更多的知識,而不用管別人怎麽樣,這種競爭僅僅指向自身內在潛力的開發而不指向別人,可名之為競爭意識。
在資源不太豐富的正和競局中,既存在對無主資源的搶占,也存在對別人所占有資源的攻擊和麵對別人的攻擊采取的防守,隻有在別人的攻擊下不會被奪走的占有才是穩定的。如圍棋盤上占目,隻有做活了才是占住了,沒活以前都有失去的危險,這把自身的潛力向這種帶有占有、防守和攻擊意識的方向發揮可名之為對抗意識。在零和競局中則更進一步,沒有無主的資源可爭,占有的唯一方法是剝奪他人的所有,發掘自身的潛力主要向攻擊他人的方向發揮,這時可名之為攻擊意識。
還有一些進取心很強的人,即使是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也會自覺的不斷發掘自身潛力,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極限,其意識完全指向自身的發展,連與人相比的意識都沒有,隻有自己和自己的競爭,是最純潔的,這種意識稱為超越自我意識。社會所提倡的競爭意識其實是指超越自我意識,由於它完全是挖掘自身潛力,而沒有指向別人的攻擊性,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隻會推動社會發展而不會造成對抗和傷害,自然受到社會的推崇。
攻擊意識和對抗意識都是有限的,而超越自我是無限的,所以在各種競局中達到高境界的人最後往往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逐漸淡化了攻擊意識和競爭意識,而走向自我超越。即便是在對抗性最強的武術對抗中,真正的武林高手最後也往往不再把研究怎樣打打殺殺作為主要方向,而側重於自身的修養。並不是說他們放棄了對抗意識,而是因為對抗意識是有限的,武林高手最終將它們完全技術化在自己的一招一式中,已經成了自然和本能,此時超越自我的無限性則展現出來,成了他們進一步發展的主要課題。
三、股市競局的結果
(一)1:2:7法則
股市競局的結果,輸贏比例永遠是1:2:7,即一個贏兩個平七個人輸。之所以如此,關鍵問題在於對什麽叫贏,什麽叫平,什麽叫輸沒有絕對的定義,因為不能死板的把平定義為絕對的不賠不賺,賺了一塊錢叫不叫賺,賠了百分之一叫不叫賠呢?所以,小輸小贏都應該算做是平。同時,市場上的基本局麵永遠是贏的少輸的多,成金字塔形分布,所以,可以把成績排在前十分之一的取出來定義為贏,把排在中間十分之二的取出來定義為平,把後十分之七定義為輸,一般而言剛好不賠不賺的人會排在中間十分之二,至少不會差的太遠,所以,輸贏比例永遠是1:2:7。
1:2:7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其實隻是表示出市場上的一個基本事實,股市中永遠是輸的人多贏的人少,並沒有更多的意義。事實上,凡是成金字塔形分布的事物都可以套用這個辦法,比如什麽叫富人,這是沒有絕對標準的,可以把社會上最富有的十分之一定義為富人,十分之二定義為中等水平,十分之七定義為窮人,於是任何社會的貧富比例都是1:2:7,這個定義是符合人們心理感覺的,因為貧富是相對的概念,整體富裕的社會裏仍然有大部分人是窮人。
(二)股市是輸的人多贏的人少的競局
為什麽會出現輸的人多贏的人少的局麵呢?
首先,零和競局的局麵決定了股市上隻有一部分人能贏。這是很顯然的,因為零和競局中有人贏的前提就是有人輸,贏的人所贏的就是輸的人所輸的,所以永遠隻能有一部分人贏。就好比下棋,有人贏就有人輸,不可能都贏。
但從零和競局隻能推論股市中將有一部分人輸一部分人贏,不能確定輸贏比例。如果假定輸贏是平均分布的,那麽理論上應該是一半人輸一半人贏。但根據經驗,股市中實際情況是隻有少數人能贏,這又是為什麽呢?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第一,股市的競局態勢比零和競局還要嚴酷。考慮到手續費因素,股市實際上是負和競局,其平均線不是不賠不賺而是輸。成績處於平均線附近的人,從競局的角度看,他們是不輸不贏,但如果以錢的輸贏作為判斷標準,則他們是輸的。所以,即使從競局角度看輸贏是平均分布的,即處在平均成績之上的人和處在平均成績之下的人數相等,但從錢的輸贏來看,還是輸的人多贏的人少。
第二,股市中實際輸贏分布是不平均的。股市中的主力機構擁有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和人才優勢,他們一般都可以成為贏家。而主力機構資金龐大,他們每一家的獲利都要以很多散戶的虧損為代價。所以,從資金上看輸的資金總量和贏的資金總量或許是平均的,但從人上看,則虧損的投資人要比賺錢的投資人多。即使在競局開始時人們的資金是相等的,隨著競局的發展,資金也會逐漸向少數人集中,經過一段時間,仍然會演化成少數占有大量資金的人贏多數人的局麵。
四、股市是自然競局
競局中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利益的爭奪,其它東西都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在競局中最根本的計算勝負的方式是看各競局方所爭到的利益多少,各種競局中具體的計算勝負的方式都是利益計算的延伸。
所以競局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自然競局,是直接的利益爭奪,以爭得利益多少直接決定勝負,不存在計算勝負的特別規則,如生物界的生存競爭,戰爭等等;第二類是人工競局,人為的設定一套競局規則和計算勝負的辦法,有時是隻分勝負而和利益無關,如果和利益有關則先分出勝負再根據結果決定利益分配,如各種體育比賽和棋牌比賽。
人工競局的規則如果設計的好,可以把競局的勝負和參與者的利益分配很好的統一起來,競爭可以激烈而有秩序的進行。如果設計不好,則競局本身的勝負可能和參與者利益的得失不一致,這時在競局中就可能出現異常情況,人們站在利益最大的立場上,不再競爭競局本身所要求的東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球場上打假球,當全麵權衡的結果認為輸掉一場球比贏這場球更有利時,人們就會選則輸球。
人工競局由於有嚴格的規則限製參與者的行為,使得參與者可選擇的行為方式是封閉的,所以競局可以比較有秩序。當競局向高水平發展時也隻能在規則範圍內向縱深發展,一般是挑戰人的單一方麵的能力,如某一類體能或智能。自然競局由於沒有規則限製,競局采用的手段是開放的,而發現新手段往往比發展舊手段更有效,所以在競局發展中自然首先向競爭手段的多樣化發展,挑戰的可能是人的任何方麵的能力,隻有在廣度的擴展受到限製時才會向深度發展。
人工競局比如拳擊,有比賽規則和記分辦法,並有裁判監督比賽;自然競局如武林決鬥,沒有規則沒有監督,隻以打敗或消滅對手為目的,什麽陰毒的招數、兵器、暗器都可能使出來,令人防不勝防。概括的說,人工競局的出招範圍是受到限製的封閉的,而自然競局的出招範圍是沒有限製的開放的。
在參與自然競局時,首先要意識到對手的行為是不受規則製約的,什麽事都可以做,什麽事都可能做的出來,所以要思路開闊。隻有先在廣度方向上考慮到對手可能采取的各種招數,然後才可以向深度方向上計算未來多步的變化;否則,在橫向上沒有考慮周全的深度計算可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與棋橋等專門比賽計算深度的競局很不一樣。所謂見多識廣,要想思路開闊必須見的多,記的清,反應快,挑戰的是首先是人研究、學習和掌握更多知識等能力。自然競局由於首先要向廣度方向發展,所以在深度上往往發展的並不深,這往往讓習慣於深度計算而思路不開闊的人感到不適應,一方麵覺得它並不難,但真參與時又感到暗算無常無法取勝。
自然競局中,由於對手出招的範圍是開放的,所以,不管經過多麽周密的計算,漏算總是難免的。指望不出現錯誤是不可能的,甚至不能指望少出錯誤,因為有時為了少出錯誤必須增加太多的計算,使人難以接受。所以,參與這種競局還要確立錯誤意識,即意識到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犯錯誤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及時改正錯誤。有錯誤意識的人認為自己隨時可能犯錯誤,時刻準備著接受和改正錯誤;而習慣於穩定環境的人一般缺乏這種意識,以為凡事隻要經過周密的計劃就可以避免錯誤,以至在錯誤出現時不能接受和改正。
股市是一個自然競局,競局的勝負直接以金錢的得失計算。同時又有一些規則限製了人的操作範圍,使人隻能按規則操作不能為所欲為,所以,它比生存競爭、戰爭、決鬥等競局要有秩序得多。但它仍然具有自然競局的一般特性,為達到目的,能用的手段都被用上了,使人有一種變化無常的感覺。參與者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還要保持敏銳,勤奮的搜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但在深度計算上比起棋牌的計算難度還要低一些。股市的這種特征往往使得有較強的深度計算能力而缺乏廣泛適應能力的人感到不知所措,這也是很多智商很高的知識分子反倒不能在股市中取得很好成績的原因之一。
第二節股市是多方競局
一、多方競局的特點
根據競局中參與者的數量,競局可分為雙方競局和多方競局。多方競局是一種最為複雜,難以處理的競局情況,隨著參與方的增多會演化出許多在雙方競局中沒有的特征和規律。當前的學術界對這一類競局還缺乏深入的研究。
(一)多方競局降低競局的對抗程度
考慮一個雙方零和競局,此時,一方的獲利就是另一方的損失,所以是一種直接的你死我活的對抗關係,不存在緩和的餘地,競局的對抗性最強。但如果是由甲乙丙三方構成的競局,則每一方都以另外兩方為對手,甲的獲利是乙丙兩方損失的總和,但具體到乙或丙個人來說,平均每個人隻承擔了損失的1/2,當甲想在競局中獲得10分的時候,他相當於想平均從乙丙身上各獲得5分,對乙丙每個人的攻擊意識隻是總攻擊意識的1/2。同理,對乙丙兩方對甲的攻擊意識也隻有各自的總攻擊意識的1/2,而甲所承擔的他人的攻擊意識的總和也還是1。
當競局方進一步增多時,各方之間的對抗性會被進一步稀釋,極端情況下,麵對股市這種由巨量競局方構成的競局,人們甚至已經不容易感覺到它的攻擊性了。假設中國股市有兩千萬股民,一位股民朋友入市的目標是每年從市場上賺到20萬,那麽,他的這個目標分攤到每個其他股民身上意味著他打算每年從每個其他股民身上賺1分錢,這個想法看來對每個其它股民的攻擊性並不強。
所以多方競局具有分散攻擊意識,降低各方之間對抗程度的性質,這個特點使得人們在參與其中時常常搞不清自己和其它競局方之間的關係,不知道該以何種思路去參與其中,不自覺的放鬆了攻擊意識和防攻擊意識,在迷惑中解除了武裝。
多方競局中個人之間的攻擊意識雖然因分散而減弱,但總體上看每個人所承擔的攻擊意識並沒有減少,因為雖然每個個人對他的攻擊意識減少了,但他要受到來自多方的攻擊意識,其中每一個人對他的攻擊意識都不強,但加到一起就很強了。比如,股民中一種典型的利潤預期是一年翻倍,假設一個有10萬元資金的人,他的攻擊意識為要在一年內從別人那裏賺到10萬元,這個攻擊意識分散在整個市場,每個人隻承擔了一點點。假設每個股民的利潤預期都是一年翻倍,那麽市場上彌漫的攻擊意識總和就等於每個人資金量的和,剛好等於市場總資金量。如果攻擊意識是根據資金量的多少平均分配在每個人身上的,即錢多的人,別人想從他那裏賺到的錢也多,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多,錢少的人,別人指望從他那裏賺到的錢也少,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少,每個人分擔的攻擊意識和自己的資金量成正比,那麽每個人承擔的攻擊意識剛好等自己的資金量。對那個有10萬元資金的人來說,市場上所有人對他的攻擊意識加起來剛好等於10萬,即要在一年內把他的錢贏光。
所以每個股民應該意識到,市場上的其他人在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計算,總的目標是一個,要把我的錢贏光。這可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市場,可不慎乎?人在股市,就如同在進行一場以一敵多的決鬥,敵人在從四麵八方觀察著我破綻,稍不留神就不知道會被誰所算。所以,要想在股市中取勝先要學不輸,人之所以會輸是因為存在弱點被人所乘,要想不輸就要消滅自身的弱點,隻要自己還存在弱點,就必然會被人所利用,因為有那麽多人在從各個角度計算該怎樣贏我,這麽多人共同操作的結果,就成了一個象水一樣無孔不入的對手,對付他的唯一辦法就是把自己變得沒有弱點。
道家修行,欲奪天地之造化,以求長生不死,於是形成了一種和天地對抗競爭的關係。《陰符經》謂:"天地者萬物之盜,萬物者人之盜,人天地之盜也"。人與天地萬物相互為盜,而人在天地萬物的包圍中,其競局態勢與股市中股民在整個市場的包圍中頗為類似。道家想"積精累氣"以求長生不死的目標,與股民想在股市中積累起財富的目標也頗為類似,道家在修道中采取的一些策略也值得我們借鑒。為了在和天地萬物的這樣一種不利的競局中取勝,道家效法靈龜,采取了一種嚴密防守的策略。其修煉的基本思路是煉成金剛不壞之身,也就是"內氣不出,外氣不入,寒暑不侵,水火不傷"的沒有弱點的身體,以此對抗衰老的自然進程。且不說這個目標能否真的達到,其思路倒是非常明確的。股民想在股市中長久的生存下去,並且越來越壯大,成為股市中的不死金剛,也要修煉自己達到沒有弱點的境界。
(二)多方競局中各方之間的對抗性會發生分化
前麵討論的是各競局方完全平等時的情況,事實上,任何競局中各方都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這種不平等造成各方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複雜化。每個人都不可能將自己的攻擊意識平均的指向其它每個人,而必然會對不同人有所區別,對有的人的攻擊意識大於平均值而對另一些人的攻擊意識小於平均值。這是因為,對每一個人來說,從其他各方那裏受到攻擊的強度和攻擊不同各方獲得利益的難度是不同的,每個競局方從自身利益最大的原則出發,很自然的會把攻擊重點指向更容易被攻擊的競局方,而把防禦的重點指向對自己攻擊意識最強的競局方。所以,每個人都是對那些對自己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的競局方敵意最強,其次是對那些所處地位恰好容易從他那裏獲利的競局方攻擊意識最強,而對和自己沒有直接對抗關係的競局方則攻擊意識較少,甚至為0,即根本沒有使他們受損害的打算。
這種不平衡會導致兩個結果,形成密切合作的集團和在分化出不同陣營。
(三)多方競局分化出不同陣營
根據這種攻擊意識的不平均可以把競局劃分成不同陣營。兩個相互之間攻擊意識不強而又有著共同的敵方的競局方可以劃在同一陣營,兩個互相攻擊意識都很強的競局方劃在敵對陣營,這樣就可以把複雜的競局局麵化為相對簡單的幾個不同陣營之間的競局,陣營之間的攻擊意識是陣營內部各個個體之間攻擊意識的總和。當然,一般而言,多方競局不可能恰好可以劃分為幾大陣營,這種劃分必然帶有某種程度的近似。根據不同陣營之間矛盾的差異,又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兩大敵對陣營--敵對雙方,或三大陣營--敵對的兩方加上中間派。這種態勢是最容易理解的,但這種劃分可能人為性更強,因為它是在把一種客觀的競局劃分成一種符合人的思惟模式的結構。
陣營的出現不僅是分析競局的主觀觀點的問題,而且會在競局中實際產生出來。因為多方競局的混亂狀態使每個人都感到不安,每個參與者都有加盟某個陣營的內在需求,而加盟進來的人越多則陣營越鞏固。所以,多方競局中存在形成陣營的機製。多方競局經過混亂階段的逐步醞釀,會逐漸產生陣營的雛形,而這種雛形一旦產生就會形成正反饋,使這種格局得到強化形成最終的陣營。
比如,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以秦國的野心最大,軍事實力最強,對相對弱小的六國構成威脅。六國之間雖然也有矛盾,但在秦國的壓力下也逐漸聯合,形成了秦國和六國兩大陣營。戰國後期的曆史主要是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鬥爭和六國陣營內部的分分合合。
在陣營的形成過程中,有一些競局方會采取行動積極促成對自己有利的陣營態勢形成,應用這一策略的成功範例是中國共產黨采取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政策。
(四)多方競局中可形成合作關係
在雙方零和競局中是不可能出現合作現象的,因為雙方的利益直接對立。但在多方零和競局中,則可能出現合作現象。比如一個三人博弈,如果單獨考慮其中的兩個人,則這兩個人之間的博弈關係不是零和而是變和博弈,兩個人總和多少決定於第三方損失的多少,兩個人可以通過合作使雙方的總得益增加,這樣就出現了合作關係。競局方進一步增多時,出現合作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種合作都是以其它方將受到更大的損失為前提的。
這種合作關係會在競局中自然產生,競局中的各方之間在競局外的私人交往和私下談判可以促成這種合作,但合作的根本動力還是來自競局本身;當合作符合競局各方的自身利益最大原則的時候,即使沒有任何競局以外的協議僅僅通過競局中的"手談"也可以逐漸形成合作關係;而且通過競局以外的協議達成的合作,還要在競局進行過程中實際考驗。所以,多方競局中有時會出現帶有信號性質的動作,目的是尋求合作夥伴。
比如自然界的生存競爭是一種多方競局,這種競局中也自然會形成合作關係,最常見的是種群內部的合作關係,如狼群總是群體出動圍獵的,而人類社會更是以高度合作的方式共同適應環境。除此之外還存在種群之間的合作關係,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人和狗之間的關係,在與其它動物的對抗中狗是人類的幫手,而人又可以為狗提供更為理想的生存和繁育條件,二者合作的結果是兩個種群在生存競爭中都更為成功。原始人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肯定曾大大得益於狗,至今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仍是如此,人類對狗的感情實源於此。而狗通過和人的合作如今也成了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犬科動物,成為生存競爭中相當成功的一個物種。
(五)多方競局越嚴酷合作越穩定
即便是在零和甚至負和的情況下,多方競局的各方之間也可能形成合作,因為從總體上計算競局雖然是零和的,但如果對其中一部分參與者計算,則其總和是可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會想,如果自己和某些其它競局方合作,共同去對付其它參與者,就可能使包括自己在內的這一合作團體的總利益變大,因而自己的總利益也相應的增大,這比選擇對所有競局方都對抗的策略要有利。
不僅如此,當競局由溫和變得嚴酷時,即利益總和變小時,這種合作關係還會變得更牢固。因為嚴酷的競局可以使各方都意識到唯有在合作團體中才能使自己在這個嚴酷的競局中取勝,靠一個人單獨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勝的,所以,競爭壓力越大越會把合作團體結合的更緊密。當然,這種更緊密的合作是以對其它競局方更為強烈的對抗為代價的,這種競局會同時培養人的對抗意識與合作精神。
比如,日本民族是一個對抗意識和效忠意識都很強的民族,這是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曆史條件決定的。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麵積小,周圍為大海所環抱,多地震多台風,物產不豐富,自然環境條件較差,根據前麵的分析,總資源較少的常和競局必然引發激烈的對抗,形成激烈的對抗競局。封閉的地理環境又象蠱術中的罐子,把競局各方關起來,加劇對抗的激烈程度,所以激烈的對抗必然是其曆史特征。事實上,日本在曆史上曾有漫長的時期處於戰國時代,各武士集團之間發生激烈的爭鬥,其殘酷程度比中國曆史上的政治鬥爭更甚。例如,曆史上曾經統治日本數百年的平氏家族,在被德川家打敗之後,族中的男人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還在母腹中的胎兒,一個不留全被殺光了,當時雖有個別逃走的,但很快也被捉回來殺掉了,因為日本的國土狹小,這種徹底的斬盡殺絕是容易進行到底的。所以,日本武士沒有退路,一旦失敗隻有死路一條,不象中國幅員遼闊,豪傑們中原逐鹿失手還可以遠遁塞外、退守巴蜀或逃到嶺南,逃不走時潛藏於深山也可保全性命。這種沒有退路的競局態勢養成了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沒有偷生的習慣,因為客觀上也沒有偷生的可能,麵對失敗日本武士的傳統選擇是切腹自殺。
這種強烈對抗的多方競局的又一個結果就是培養了日本人強烈的歸屬感和效忠團體的意識,因為在嚴酷的競局下,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生存的,隻有依靠團體力量,共同求得生存。所以強烈的對抗意識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根本特征,而對團體的效忠精神則是一個次生的特征。時至現代,這種內部團體之間的對抗意識轉化為對它國的對抗意識,而對團體的效忠精神轉化為民族主義,使得日本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為帶有明顯的民族特點。
不僅在社會生活中,而且在文化方麵也滲透著這種高度對抗造成的張力。日本人不管是研究圍棋還是研究水母(日本天皇裕仁是世界上研究水母的幾個著名專家之一)都有一種縝密、精研、注重細節、一絲不苟的精神,這其實是其內在的對抗意識在思想方法上的反映。
二、多方競局的策略
(一)分而製之,各個擊破
多方競局中最容易犯的一種錯誤就是在混亂中迷失方向,分不清誰是敵誰是友,不知道應該把攻擊方向選擇在哪裏,而無法有效的發揮自己的力量。處理這種局麵的一種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分而製之,各個擊破"。在一個階段隻集中對付一個對手,擊破之後再攻擊下一個,不要同時多線作戰自亂陣腳。當競局各方都是獨立作戰時,這種分而製之比較容易實施,當各方的利益糾纏在一起非常混亂時,就要采取措施使之分化,把對手從中分離出來。
秦滅六國采取的"遠交近攻"的戰略就是這一策略的具體應用。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久有吞並六國的野心,而六國也一直視秦國為大患,形成了共同抵抗秦國的聯盟。秦國如果同時和六國開戰是無法取勝的,必須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一旦形成一對一的作戰局麵,秦國是有絕對優勢的。那麽選則攻擊誰不攻擊誰呢?這就是"遠交近攻"的戰略。首先攻擊鄰國,從作戰上最為便利,而要想形成一對一的作戰局麵必須讓別國坐視不理,於是要采取外交手段安撫之,最終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二)劃分陣營建立統一戰線
分而製之,各個擊破,常常是多方競局中實力最強,主動攻擊一方的最佳策略,而相對弱小的一方則決不願意出現單獨和強者對抗的局麵,於是必然需求聯合,共同對抗強敵。所以,多方競局的又一種策略是積極促成對自己有利的對陣形式,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革命戰爭中采取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政策是這一策略的具體應用。
陣營的形成是不依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競局中的每一方都按自身利益最大原則行動,加入或不加入某一陣營完全是自由的,決定於各自的利益。所以在組織於己有利的對陣形勢時不能從主觀願望出發,而必須從競局的實際情況入手,分析競局各方的相互關係,利用競局各方固有的矛盾和聯係設計合理的陣營構想,因勢利導,造成於己有利的態勢。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當然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對陣態勢,但這種態勢能否形成要根據具體條件而定,毛澤東製定統一戰線的策略是以他對當時中國國情的了解為基礎的。青年毛澤東曾深入到農村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寫下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湘西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論文,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和要求有著深刻的理解,這成為以後指導他從事革命活動的認識基礎。後來斯諾在延安采訪他時他還特別提到這一段經曆,回憶當時訪問過的人,可見這段經曆對他以後的影響。
在了解競局現狀的基礎上還要經過創造性的工作才能形成合理有利的對陣形式。第一是要站對位置,如果自己的站位本身與大部分競局者對立,那麽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形成統一戰線的。公敵的存在也是形成統一戰線的條件,要建立統一戰線一定要站在大部分人一邊,站到少數公敵的對立麵,這樣才有建立統一戰線的基礎。在站對位置的基礎上,還要積極采取措施,吸引各方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來,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提出自己的競局目標和路線,一般稱為主意,在政治鬥爭中特稱為主義。一個合理的主義能夠使大多數人在它的大目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達到他個人滿意的小目標,這樣的主義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誌,故能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再下麵就是具體的宣傳主義,說服教育各方接受主義的工作,當這個主義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時,統一戰線就建成了。
適合使用這種策略的是多方競局的兩大主要矛盾方中實力處於劣勢的一方,他是最需要也最有資格采取這種策略的。
(三)中立策略和跟隨策略
在兩營對壘的大格局已經形成時,多方競局中更為弱小的一方可以采取兩種策略,保持中立或加入某一陣營。
要想保持中立是需要有一些條件的,第一,保持中立必須滿足於較少的收益。因為在競局中隻有通過攻擊對手從對手的損失中獲取收益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保持中立不與人爭,則隻能得到競局的平均收益,在零和競局時,這個平均收益是0。如果不能滿足於這個收益,則不能保持中立了。
第二,即便你不與別人爭別人也可能會與你爭,特別是在競局較為激烈的時候,保持中立就更難。所以,保持中立的第二個條件是所爭的資源較豐富,爭奪不太激烈,對抗性不強,這種競局態勢下中立派有較大的生存空間。比如,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氣候溫暖,四季如春,物產豐富,優越的環境使得其國土上難以發生曠日持久的激烈競爭,養成了其人民溫和柔軟的性格,形成了宗教得以發達的良好土壤。這種溫和的競爭環境給中立路線留下了廣大的空間,競局中的各方容易通過中立策略求得生存,使得大的對抗陣營難以形成,造成其境內邦國林立的局麵,這種分散的局麵至今仍然是印度政治的一個特征。
第三,在兩大陣營形成後想繼續保持中立必須以一定的實力做後盾,使對陣的雙方都不敢主動對他發動攻擊,打破對陣態勢。所以,保持中立的一方其實力必須大到一旦加盟某一陣營就會打破兩大陣營力量對比的平衡,這樣才能在雙方對陣的局勢中作為第三方存在。
第四,中立地位是以雙方對陣處於基本平衡的態勢為條件的,一旦對陣雙方決出勝負,對陣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原來中立的一方就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所以中立位置不是一個穩定狀態,隻能作為過渡,隨著局勢的改變最終必然要調整。
更為弱小的沒有實力保持中立的競局者,或不滿意於保持中立所得收益的競局者,或曾經保持中立但已不能繼續保持下去的競局者,都要麵臨一次選擇,加入某一個陣營。在選擇時有一些基本的原則。第一,陣營中的合作者尤其是陣營的主要組織者必須能夠容人,如果有虎狼之心,意在最終消滅所有其它競局方則不能與之合作。第二,要選擇有希望的陣營。怎樣挑選有希望的陣營呢?有兩條基本思路,選擇強者和選擇主義。
選擇強者容易理解,因為強者更有希望在競局中取勝。
選擇主義也就是選擇有正確的策略的一方。行動綱領是抽象的,但從長遠看,現在的一切力量不管多麽強大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衰退,而真理不變,所以真理最終將是最強大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競局中正確的策略,在政治鬥爭中就是正確的政治綱領,有了符合民心的政治綱領自然會團結起各方的力量,因而選擇具有正確策略的一方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兩種選擇陣營的思路對股市操作是有指導意義的,股市中的散戶遇到的就是一個要參加某個陣營的問題,兩種基本的選擇思路對應了股市技術分析和基本麵分析兩大類方法。按照選擇強大一方思路,依據判斷強大一方的標準不同演化為各種類型的技術分析操作方法。如根據趨勢判斷多空雙方誰更強大就成為趨勢操作,如根據莊家一般是強大的這一基本定理,研判莊家的動向,與莊家保持一至,就是跟莊操作。選擇主義對應了基本麵分析方法,基本麵信息對股市炒做來說是一種號召力,有基本麵基礎的炒做可以更為成功。
第三節.股市是博弈競局
一、股市是博弈競局
競局中各方為了得到最大利益而爭奪,爭奪過程中可以采用各種對抗手段。一般的說,每種競局都不是單一一種能力的較量,而是多方麵綜合實力的對抗,比如,軍事對抗是一種武器裝備、士兵素質、指揮水平和後勤保障能力等多方麵能力的較量;再如武術技擊是一種力量、速度、抗擊打能力、耐力、身體靈活性、神經係統反應速度、招法巧妙性、招式熟練程度的綜合對抗。有時,甚至一種經過人工設計的專門進行某一方麵對抗的競局都可以轉變成綜合對抗,比如中長跑比賽本來是一種相當單純的競局,比賽規則的設計就是為了讓運動員單純比賽奔跑速度,但在馬俊仁的導演下,中長跑也被加入了策略對抗的因素,何時領跑何時衝刺都是經過精心計劃的,本來被人為限定的單純對抗也成了綜合對抗;再比如曆史上著名的田忌賽馬的故事,本來是簡單的比賽速度,但經孫臏出謀劃策一番就可以使弱者反敗為勝,實力對抗之外被加入了策略對抗,並且對勝負起了關鍵作用。
田忌賽馬是一個典型的博弈,當競局中的各方存在多種可選擇的策略時,選擇什麽策略往往成了對競局勝負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博弈就是指競局方之間在策略選擇方麵的對抗,它是競局綜合對抗的一個組成部分。博弈是競局綜合對抗的一個方麵,不可能脫離競局而獨立存在,在某些競局中它顯得並不重要甚至不存在,但在競局的形式使得體力等其他方麵的差距變得不太重要時(如棋牌),或其它方麵的因素已經固定時(如田忌賽馬),博弈就會上升為主要因素,對勝負起決定作用。這類以博弈對抗為主要特點,其他方麵的對抗處於次要地位的競局可稱為博弈競局。
股市是一個綜合競局,既比誰的資金實力強,也比誰的信息快信息準,還比誰的心理承受能力強耐力好,比誰的分析決策能力強。其中,資金實力和信息渠道是固定因素,人們沒有主觀努力的餘地;心理承受能力對勝負起重要作用,但隻有在正確決策的基礎上輔以心理承受能力才有意義,否則光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能正確決策,隻能屢敗屢戰,頑強精神固然可嘉,但畢竟不能成為勝者。博弈對抗是決定股市競局勝負的關鍵,所以說股市競局是博弈競局。
二、博弈計算的一般思路
下棋是一種典型的博弈,參與者隻有兩人,是一種最簡單的博弈局麵。與下棋類比,則股市中的博弈思路相當於算棋的思路,而各種固定的技術分析方法相當於下棋中的定式。下棋的高手決不是靠背定式培養出來的,必須首先掌握計算的基本思路,本著這種思路去計算則各種定式是自然的結果。如果不會算棋隻會背定式則必然不能靈活運用,碰到無定式可套的局麵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不可能成為高手。定式對棋手的意義在於拓展思路和提高計算速度,最本質的內容不在於定式,而在於計算思路。一個知道該怎樣算棋的人,雖然一個定式都不會背,但是也算入門,可以開始深造了,反之,隻會背很多定式不會算棋的人則還在門外。
(一)博弈計算的出發點--勝負的標準
競局中所競爭的利益,有些是屬於競局本身的,有些和競局沒有直接關係,是人為加上去的,如棋賽中的獎金,戰爭背後的利益爭奪等。對任何一種競局,剝去這種附加上去的利益,都有其最直接的競爭目標,也就是作為競局的勝負判別標準的那個東西。如戰爭以進行到最後哪方還具有保留作戰能力決定勝負,一切策略都圍繞這一目的。可以通過政治攻勢瓦解敵軍的士氣,消弱其戰鬥力,所謂"攻心為上";可以襲擊敵人的指揮部,造成敵軍失去指揮,喪失戰鬥力,所謂"擒賊擒王";也可以切斷敵人的運輸補給線,使部隊失去戰鬥力;通過正麵戰鬥消滅敵人是最根本的辦法,也是比拚實力的辦法;在比拚實力的戰鬥中為了在戰鬥進行到最後階段時仍然有戰鬥力,保留預備隊是關鍵,預備隊不能過早投入,因為戰爭的勝負決定於最終誰還有戰鬥力。
隻有這個勝負判別標準才是博弈計算的關鍵,也隻有這個才能落實到操作上,其它東西都是後加上去的,和博弈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不必考慮。其它東西對勝負沒有意義,考慮太多隻能使人患得患失,影響情緒,或者幹擾人的注意力,使人不能集中注意力於競局本身的勝負,影響正確計算。參與競局的最佳心態是忘記競局以外的一切,心中隻有這個最基本的勝負標準,這就是競局中的"平常心",這種心態最有利於水平的發揮。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種情況,兩個圍棋高手,在皇帝的命令下對弈決生死,劊子手已經準備好,輸棋的一個立刻拉出去砍頭,這時侯,這盤棋會下得更精彩呢還是更糟糕?一般而言肯定會下的更糟,因為人在這種緊張狀態下思維必然會受到影響。其實,一盤沒有任何獎懲的棋和一盤決定生死的棋在計算勝負時都是一樣的,勝負所代表的意義是競局以外的事,和競局本身無關,對勝負是沒有影響的,應該徹底剝離出去,在計算時不以考慮。再比如在運動場上,優秀的運動員自然能認真參加比賽,用不著以個人或祖國的榮譽來激勵,也用不著以經濟利益來激勵,那種沒有激勵就不能興奮起來的人注定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那種被激勵出來的鬥誌也是有時起好作用有時起壞作用。在股市中,輸贏直接影響到股民的經濟利益,但股市輸贏將對人產生何種影響和操作沒有任何關係,考慮這些隻能使人在股市中患得患失,不能正確計算。正確的態度是身在股市又超越股市,關注金錢又超越金錢,以平常心從容而認真的研究行情進行操作,才能有最好的成績。所謂超越金錢意味著金錢僅僅是金錢,與生活水平、社會地位、人生成就等等一切全沒有關係。
與不能正確看待金錢帶來情緒的起伏相反,有時又會有另一種聲音要人把注意力從錢上移開,這更可怕。當人們在股市裏受挫的時候,有時會聽到或讀到一種安慰,說:"人們在股市中可以得到的不僅是金錢,還能得到很多別的東西"。這種言論頗象傳銷商們所炮製出的一種說法,所謂傳銷不僅是為了賺錢,傳銷可以給人以熱情、活力、社交才能,使人結交很多朋友,幫助人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雲雲。其實這類說法都是美麗精致的謊言。說它美麗,因為它給人以希望,能夠安慰受傷者,把人從情緒低落中拯救出來,股民實在是太需要這種安慰了;說它精致,因為它確有道理,站在人生的高度來衡量,人們從股市中得到的其它東西確實可能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說它是謊言,因為說到底這是一種自覺或不自覺的惡意欺騙,它掩蓋矛盾,轉移目標,把人的注意力從股市博弈的根本問題上轉移開,結果是使人脫離現實,麻痹鬥誌,搞不懂該以何種心態參與競局,被解除了武裝。股民真正需要的不是無益的安慰,而是擦亮其眼睛,清醒其頭腦,堅定其意誌。人在股市,就應該把別的都忘掉,自覺的按股市的邏輯來思考和行動,既然股市是以金錢作為衡量勝負的唯一標準的,那麽股民也應該以金錢盈虧作為操作的唯一依據。到股市中尋找別的東西是可笑的。
在股市中可能得到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隻能說明對人來說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而不能說明在股市中金錢不是最重要的。股市中的最高目標隻是金錢,在股市中金錢就是最重要的,想追求超越金錢的東西,盡可以以別的方式去追求,千萬不要影響股市操作。股市裏邊隻認金錢,不喜歡它的人可以不入市,但千萬不要既入市又抱有別的幻想,這樣隻會成為犧牲者。
前麵兩種錯誤的最終結果都一樣,都是使人不能集中注意力於股市中最重要的東西--金錢本身的輸贏。股市中的勝負是以金錢論的,所以,股市裏的平常心就是專心賺錢,既不要把注意力從錢上移開,也不要過多的想錢能給人帶來的物質享受、經濟地位的提高或精神滿足,錢就是錢,錢是博弈中用以計算勝負的一個量,博弈中根據這個量的增減計算輸贏,就象學生根據考分比學習成績一樣。錢數就是一些數字,是與學生的考分一樣的數字,也是和考分一樣重要的數字,不要把它看的太重以至在操作時太過膽小,也不能太過輕視,不肯認真分析對待。
股市中的錢和棋盤上的棋子沒有區別,雖然棋子是假兵馬,錢是真貨幣,但從博弈的觀點來看,二者都隻是博弈中的一個符號,沒有區別。股民對錢既要關注又要超脫,超脫表現在把錢僅僅看作博弈中用以計算勝負的一種符號,關注表現在不受幹擾的認真對待這些符號。這種超然的關注就是平常心,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定力,所謂定力就是在競局中能排除一切和競局沒有關係的因素,把注意力集中在競局本身,同時又能保持敏銳而不疏忽大意,即,既不散亂也不昏沉。要做到專注需要有一種敬業精神,股市中的成功者必然是一些富有敬業精神的熱愛工作的人,而且應該是熱愛工作本身的人,而不是熱愛工作所帶來的結果的人。把成功看得比競局所帶來的利益更重要,這樣既有利於提起注意力,又有利於超越物質利益的得失帶來的幹擾。
(二)博弈計算的特點--對手意識
下棋的基本思路是要意識到對手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和對手都有很多種可能的選擇,最終的結果既決定於自己的選擇,也決定於其它競局方的選擇。所以必須要考慮其它競局方在想什麽,考慮到對手對自己的每一步對手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我怎麽做,他會怎麽做,我再怎麽做,他又會怎麽做。不能隻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還要看到對方的利益所在,理解對方的決策思路,把雙方各種可能的選擇都考慮到,再找出最佳的一招。一句話,博弈的一般思路就是要抓住對手的思路。
任何博弈都是如此,不論是小孩子玩刀子剪子布還是江湖豪客的性命相搏,不論是經濟戰爭還是軍事戰爭,不論是運動場上的競技還是億萬年來在生物圈內演義的生存競爭,大到一國,小到一人,重到一決生死,輕到為博一笑,各種博弈都遵循共同的思路。
各種博弈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但隨著博弈的具體情況不同,計算的具體思路亦有所不同。不同的對手、不同的競局、不同的規則使得博弈有不同的特點,決定了具體分析思路的不同。股市博弈可以說是在多種博弈局麵中最複雜的一種,比之運動比賽、決鬥、戰爭或者商戰都要複雜,可以比較的隻有自然界的生存競爭。
(三)複雜博弈的勝負評價
當博弈變得複雜時,直接根據最終獲得利益的多少進行計算就變得比較困難,比如,圍棋的第一個子有361個點可落,第二步有360個點,如果要計算5步以後的局麵就有361×360×359×358×357種可能性,一盤棋一般要進行100個回合200步左右,每一個步平均可選擇的點都在150個以上,要想根據最終的勝負標準決定現在的每一步怎麽走,那麽巨大的計算量是無法承受的。解決的辦法是不算到最後勝負,而是對競局中間勝負未分的局麵進行評價,估計這樣一個局麵演化下去會有什麽結果,據以判斷每個階段博弈的勝負。有了這種判斷階段性勝負的標準,就可以根據它來計算當前一步的下法,而不必一直計算到最後終局。
比如,打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深藍計算機,它取勝的原因除了因為它有巨大的計算能力以外,很重要的一點還在於它的開發小組中有一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加盟,他設計了一套優秀的局麵評價函數,使得深藍可以評價各種局麵下自己的得失。
對局麵的評價是帶有經驗性的,而且對一個具體局麵評價還與自己的棋風以及對手的棋風有關,有的人重視實地,有的人重視外勢,對一個重外勢的棋手來說,外勢在評價時占的比重較大,而對一個重實地的棋手來說,實地在評價時占的比重較大。反之,如果和一個擅長取勢的對手下棋,讓他得了大量的外勢是不利的,但如果是和重視實地的對手下棋,就不防多送他一點外勢。所以,對同一局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同一個人同一個局麵,當對手不同時評價也會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評價又會產生不同的行棋策略。比如,深藍在與卡斯帕羅夫交手時,由於卡斯帕羅夫已是世界公認的高手,局麵已成隻要戰勝他一人就等於打敗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棋手,一時這場比賽成了全世界關注的世紀之戰。但前幾次交手深藍都失敗了,後來深藍小組專門針對卡斯帕羅夫的棋風進行了攻關而最終取勝。這一次深藍在速度上並沒有提高,但它的評價函數被設計的專門適合對付卡斯帕羅夫的棋風。這種辦法多少有些賴皮,但又不能說不對,因為棋手在比賽時實際上也經常采取這種有針對性的策略,隻不過棋手采取什麽策略是棋手自己選擇的,所以贏了還是棋手自己贏的,而深藍針對卡斯帕羅夫采取什麽策略是別人幫它選擇的,不是它自己找到的,所以多少有些問題。
博弈過程變長會帶來計算的複雜性,博弈方增多也可以帶來複雜性。多方博弈中,局麵決定於每一個參與者的操作,這時要想根據最終勝負標準進行計算就要考慮所有對手將要采取的各種策略組合,決定自己的對策。比如,當三方競局時,如果每個對手都有兩種可能的策略,假設他們總是同時操作的,則共有22=4種策略組合;如果是四方競局則有23=8種組合。依此類推,當競局人數進一步增加時,對手的策略組合數會呈幾何級數增加,極端情況是每一步計算的局麵數量已經多的不可容忍,這時就要對博弈的局麵進行化簡。化簡思路可以對應於前麵討論的多方競局的幾種策略。
有些競局雖然是多方競局但可以分解為若幹個相互獨立或雖然不獨立但相互影響較少的子競局,每個子競局有一部分參與者,那麽參與整體競局就可以簡化為參與這個子競局。如果能找到人數較少的子競局,則對這個子競局就可以用處理簡單競局的方法硬算了,即便子競局的人數仍然很多,至少也可以把競局的規模大大縮小。有的時候競局本身是不存在這種天然的獨立子競局的,這時候可以在競局中采取措施,人為的把一部分競局者獨立出來,而把其他排除在外,造成獨立競局的局麵,使局麵化簡。這對應了分而治之的策略。
更複雜的化簡方法是把博弈局麵化簡為少數幾個群體或陣營,博弈化簡為這幾個陣營之間的博弈,自己則處於其中的某一個陣營或處於這幾個陣營之間,根據幾個陣營的對抗形勢和自身位置決定自己的行動,這樣就可以分析計算了。這對應了建立統一戰線、跟隨策略和中間策略等。由於每個陣營都不是一個獨立的決策者,所以,其行為必然包含統計性,不可能象獨立決策者那樣表現出單純行為,所以雖然化簡為少數幾方,但是和簡單競局中的計算還是有所不同,是一種帶有統計評價特點的計算。
三、股市是現實博弈
(一)理想博弈和現實博弈
在象棋殘局和五子棋中都存在很多定式,如單兵難破士象全等等,一但走出這種定式則勝負已判,因為隻要應對不出錯,則勝負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在理想情況下,勝負是必然的。高水平的比賽中,此時比賽往往會自動停止,因為落後的一方認為對方不可能應對出錯,再走下去也還是輸,因而會自動認輸,如果是和棋的局麵,雙方都會認為對方已不可能再犯致命錯誤被自己抓住,再下下去已無意義,因而都同意和棋。
但低水平的比賽中則往往並非如此,常常是一個勝負已分的定式已經走出來了,但雙方都沒有能力看出來,而繼續走下去,最後的勝負如何還不一定。即使是高水平的比賽有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在圍棋中雖然沒有殘局定式,但當一方局麵明顯領先時,最後的結果也是基本確定的。但韓國棋手的作風非常"頑強",他們往往在落後很大的情況下仍然尋求翻盤的機會,他們的對手必須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他們翻盤成功,反勝為敗。在這裏,主動的認輸是把比賽看成理想博弈,堅持到最後等待對手犯錯誤則是現實博弈的思路。
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是小孩玩的虎羊棋,開始時一隻虎在中心,很多隻羊在盤的四邊,虎跳過一隻羊就吃掉此子,羊則要把虎擠進陷阱。這種棋,隻要羊不犯錯誤是可以一步一步把虎逼進陷阱的,所以,作為理想博弈在開局時勝負已分,根本沒有必要玩。但是由於把虎逼進陷阱需要很多步,人在這中間總是難免要犯錯誤,如果出錯過多而被虎吃掉的羊太多,最後就不能把虎逼進陷阱了。所以,作為現實博弈,小孩玩起這種棋來還很有興致。
由此可以看出理想博弈和現實博弈的差別,理想博弈的參與者都是理想人,所謂理想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為原則,有足夠智力做出正確計算,並且假設對手也是理想人的人。反之,競局的參與者不滿足這些條件時就是現實博弈。當競局的參與者都是理想人時,競局發展的可預測性強,所以,當競局演化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按理想博弈假設算出最後結果的局麵時,接受理想博弈假設的參與者就可以叫停了。
理想人的行為是可以預期的,理想博弈排除了人的行為不確定性的影響,其演化方向僅僅決定於競局規則,帶有必然性。所以,理想博弈研究的是競局本身,不涉及競局中人的因素。
理想博弈是現實博弈的理想模型,如同理想氣體是真實氣體的理想模型。通過研究理想博弈可以得到很多對現實博弈很有啟發性的結論,現代博弈論所研究的都是理想博弈。現實博弈因為人的行為的不確定性而難以把握,因而至今仍然被排除在學術界的視野之外。但現實博弈亦有其規律,有很多理想博弈所沒有的特性,因為參加現實博弈的人是有共性的。掌握這種規律往往是在現實博弈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學術界的博弈論研究忽視了這一層,故對現實博弈的指導作用受到限製,他們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受到實戰中人們的忽視。不論是體育比賽還是經濟競爭,人們都不太注意博弈論專家的意見,博弈論專家對這些現實中的博弈也提不出太多有價值的建議。
(二)理想博弈必然轉化為現實博弈
現實中不存在理想博弈,這一方麵是由於人總是受製於自身的智能,會計算不周,會犯錯誤,但即便是非常簡單的競局也存在轉化為現實博弈的機製,所以,理想博弈轉化為現實博弈是帶有必然性的。
我們看一個猜硬幣博弈的例子。規則非常簡單,兩個人猜硬幣的正反麵賭輸贏,其中一人用手蓋住一枚硬幣,另一人猜是正麵朝上還是反麵朝上,猜對贏一元,猜錯輸一元。
1.一般博弈理論的分析結果
在這個博弈中,要想贏對方就要設法猜出對方將要出什麽而不被對方猜出自己將要出什麽,所謂"製人而不製於人"。猜幣方如果預先知道蓋幣方將出什麽,那麽他就可以猜對,反之,如果蓋幣方預先猜出猜幣方將猜什麽,他可以出相反的麵贏對方,所以誰能猜中對方誰就可以贏。反過來,如果不想讓對方贏,就要想辦法不要讓對方猜中自己將出什麽。所以在這個博弈中有攻守兩套思路,猜對方要出什麽是攻,防止被對方猜出來是守。
進一步分析可知,在博弈反複多次進行時,競局方要想猜出對方將要出什麽就要盡量捕捉到對手選擇的規律性,如果存在這種規律,就可以利用它猜出對方;從不讓對方猜中的角度考慮,則一定要避免自己的選擇帶有規律性,因為一旦自己的選擇帶有某種規律被對方察覺,對手就可以根據這種規律性判斷出你的選擇,從而對症下藥。
從防守的角度看,本博弈是可以有簡單的辦法讓對方猜不出自己的選擇的,就是隨機的選擇出正麵和反麵,同時正反兩麵出現的概率應該相同。如果出幣方雖然是隨機的選擇出正麵和反麵,但是總體上出正麵多於出反麵,則猜的一方還是有機可乘,隻要猜的一方也以正麵多於反麵的概率出,則長時間下來,一定是贏多輸少。反之,猜幣方也是一樣。
從博弈理論看,競局可分為三類:第一,存在某種策略使一方肯定贏;第二,存在某種策略使得某一方可以肯定不輸;第三,即不存在一方肯定勝的辦法,也不存在一方肯定不輸的辦法。本博弈屬於第二類,存在不輸的方法。由此也可以推論,本博弈中不存在任何保證能贏的方法,因為這與存在不輸的方法是矛盾的。
博弈的雙方如果有任何一方采取了這種策略,則其防守完全嚴密,對方將討不到任何便宜。不管對方采取什麽辦法,多次重複博弈的結果隻能是接近於平局。對於一個零和競局,平局本來就是兩分的結果。但是,采取隨機策略的代價是在不輸的同時也完全放棄了贏的機會,即使對方以非常明顯的規律出,結果仍然是平局,自己固然沒有留下任何漏洞給對方利用,但也失去了從對方的漏洞中得到好處的機會。
所以,本博弈有個有趣的性質,即博弈雙方都可以單方麵的采取行動把競局結果固定在平局,對方再怎麽努力也是惘然,這種性質是博弈規則所決定的。本博弈存在一個平衡點,即當雙方都以相等的概率隨機出正反麵的時候,得到一個平局的結果。一般博弈理論認為這就是本博弈的結果。
2.理論上的平衡解在現實博弈中必然被破壞
但是,仔細分析可知,博弈其實不可能穩定在這種狀態。一種博弈狀態要成為穩定態,要求當任意的一方離開這一穩定點時都會受損,使得他不願意改變策略,但本博弈的這個平衡點不滿足這個條件。比如如果有一方單方麵改變了原則,以某種規律出,由於對方仍然在隨機出,所以結果不會改變,也就是說單方麵的離開這個平衡點並不會受到懲罰。
理論上講,如果一方離開了平衡策略,以一定規律或不相等的概率出幣,則另一方就會發現這種規律,而利用它獲勝。但實際上,對方覺察到一方的規律性是需要時間的,而且,即使在覺察到之後,他仍然不能利用這個規律。比如在前10次中已經觀察到對方出幣的正反比例是7:3,但並不能保證下麵他仍然會以同樣的比例繼續出下去,因為不能排除對手其實是在以相同的概率隨機出正反麵,7:3隻是一段時間內的統計偏差。同樣也不能排除對手是在故意露出破綻誘人上當,當發現這個規律調整自己的出幣比例時,對方已經反其道而行之了,自己剛好受克。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能否從以前的出幣中發現規律,而在於即使發現了規律也無法利用,因為沒有任何硬道理約束對方必須怎麽做。所以在理論上對方的行為完全是不可預測的,就算已經有1000次檢驗證實對方確實有喜歡出正麵的傾向,但仍然沒有理由說對方會永遠這樣出下去,不會從第1001次起調整策略。
所以,誰一旦離開平衡點都會受到威脅,不管是先離開的一方還是後離開的一方,後離開平衡點的一方並沒有任何優勢。
所以,如果一方不按等概率隨機出正反麵,而另一方仍然堅持這樣做,那麽,結果仍然是平局,離開平衡點的一方並沒有損失什麽。如果一方離開平衡點後另一方也離開平衡點,那麽,後離開的一方也並沒有什麽優勢,博弈的結果雖然不再是平局,但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受損的不一定是先離開平衡的一方。不管是哪種情況,離開平衡點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麽損失,最多不過是有了輸的可能,但同時也有了贏的可能,二者相比,仍然是平的。所以並不存在使人堅持這個策略的利益約束。相反,倒是存在使人不采用這個策略的理由。如果按隨機方式出幣,雖然對手不可能從自己的習慣中占到任何便宜,但自己也將不可能從對手的習慣中占到任何便宜,期望得益不會少於0但也不可能大於0,雖然不會輸但同時也注定了不會贏。一個注定了不會贏的方法有誰願意采用呢?與其如此,不如幹脆不參與好了。所以,如果大家一開始就隻想接受一個平局的結果,那麽博弈根本不會發生,反之,如果博弈已經發生了,那麽,雙方肯定不會都僅僅滿足於一個平局的結果,所以雙方肯定不會都老老實實的按平衡策略操作。雙方都按等概率隨機出正反麵的結果在現實博弈中是不會出現的,現實博弈如果發生了,那麽雙方一定會想盡辦法去猜測對方將要出什麽。
3.離開平衡解後的博弈形式
於是博弈會演化為另一種態勢,博弈的雙方都不滿足於一個平局的結果,所以,都盡量去猜對手將要出什麽,可以采取一種策略:先隨機出正反麵,維持一個平局的局麵,同時盡量從對方的出幣中尋找規律,當捕捉到這種規律時就利用它。這有些象守在堡壘後麵,觀察敵人動態,敵人一旦出現破綻就伺機進攻,所謂"以靜致動","先求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但是如果雙方都采取這種保守策略,博弈將永遠維持在平衡狀態,必需有一方首先走出堡壘,按某種規律出幣,誘使對方也走出堡壘,這時才能開始一場真正的鬥智。前麵分析,其實先走出堡壘的一方隻是打破了平衡,其實並沒有什麽損失。這時的局麵是一方攻一方守,攻的一方其實是表麵上的防守方,因為是他在努力發現對手出幣的規律性,而設規律的一方則在誘使對方走出堡壘來捕捉自己的規律,在捕捉自己規律的同時他的出幣就也帶有規律了。
如果雙方都是理想的人,而且也知道對方也是理想人,則誘敵一方知道,自己一旦走出某種規律就立刻被進攻方發現,進攻方也知道自己一旦走出堡壘也會被對方發現。結果誘敵方的規律一旦走成就不再成立,因為如果繼續下去則進攻的一方就會利用這一規律;反之,攻的一方發現對方走出了規律也不能總是去利用,因為如果有了發現規律立刻利用的規律,則對方也可利用你了。最終結果還是隨機出幣,雖然這時雙方在主觀上已經不是把自己當成抽簽機器了,但記錄其結果和隨機出幣應該是沒有什麽差別的,最多不是純隨機,而是幾種模式隨機切換,這種有結構的隨機已經足以形成平衡局麵了。
但是,如果博弈雙方不是理想人,比如是一個聰明人和一個弱智人,弱智人的出幣中可能存在規律或偏好,可以利用這一點贏他。即便他的出幣中開始沒有規律,也可以故意按規律出幣誘他上當,開始由於他反應比較慢,可需要多出幾次才能讓他發現,這一過程叫訓練,若是對理想人,這麽幹已經很危險了。由於弱智人反應遲鈍,所以一旦發現規律就可能習慣性的按這個規律去出,而意識不到自己已經陷於危險了,這時,聰明就可以贏他了。
所以,現實博弈與理想博弈的區別在於現實博弈的出幣中有更多的規律性,不論是固有的偏好,或者在訓練階段和利用階段,都會形成規律性的出幣,至於規律的簡單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則決定於競局參與者中弱智一方的智力,他的智力越高,則規律越複雜,持續時間越短,極限情況就是競局雙方都是理想人,競局中的規律少到根本無法利用。
但是,如果所謂的弱智人是個看似愚癡實則很聰明的人,就可以將計就計,等騙人者相信對方已經被訓練成功要利用他時,反過來利用騙人者的規律性,自以為聰明的人反倒成了傻子。這裏的關鍵在於聰明人為了贏對方而自願的增加自己出幣中的規律性,相當於在自願的降低自己的智力來遷就弱智人,所以,僅從出幣的規律性來看,他表現得象弱智人一樣愚蠢,因而可能被人愚弄。這就是聰明人和理想人之間的差別,理想人相信對方也是理想人,所以他的表現也是理想人,聰明人相信對方是弱智人,所以他自己的表現也是弱智的。
這個局麵已經比較接近股市中的實際情況了,股市中的價格起伏就有這種特點,它不是純隨機的起伏,而是有一定規律,如周期的起伏或持續的趨勢。規律多到足以從中獲利,但又都不是絕對的,形成後不知什麽時候會被破壞,所以,讓人有難以把捉的感覺。由於股市中的人並不是理想人,所以,股市中的規律不會少到無法利用,但也不會硬到可以穩定使用。股市中的規律是一場愚弄與反愚弄的遊戲中故意設置的規律,規律越明顯賺錢機會越多,規律性的多少和明顯程度決定於股市中愚蠢的一群人有多愚蠢,聰明人利用別人的行為規律賺錢,愚蠢人按規律行為被人利用。股市中人總是希望別人再笨一些,留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但要利用別人的錯誤必然意味著自己同時也要犯錯誤,利用別人錯誤的人也許正是表現得更笨。
一旦開始利用對手的愚蠢,即利用對手的行為規律來贏對手,競局就不再是理想博弈而是現實博弈了。
(三)理想博弈和現實博弈的計算思路
在理想博弈中,競局中的各方都是理想人,即能夠理智的以競局的勝負原則作為唯一的計算依據並有能力進行正確計算做出最佳決策的人。在現實博弈中,競局參與者往往意識不到競局是怎樣計算勝負的(如不懂事的小孩可能還搞不懂怎麽算輸贏),或者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思路計算(如弱智人不懂得自己出幣時應該避免有偏好),或雖知道計算思路但因智力限製沒有能力計算,或過於複雜沒有能力計算(如棋類的計算量經常是任何計算機都無法承受的),或不滿足於理想博弈的結果而不願意采用理想博弈的辦法。總之,現實博弈中的人總不是理想人,現實博弈的規律也總是與理想博弈不同。
博弈論所研究的都是理想博弈,其研究結果對現實博弈是可以有一定的啟發作用的,但由於忽略了競局方的個性,其結論與現實博弈還有相當距離。這就是博弈論為什麽至今仍然隻是限於學術研究,不被現實博弈中的廣大參與者所接受的原因。理想博弈中參與者是不會犯錯誤的,而現實博弈中參與者會犯錯誤,在現實中參與者的一個錯誤就可完全改變競局態勢。所以,很多博弈按理想博弈來看是勝負已分,根本沒有必要再玩,但在現實中這些競局仍將繼續玩下去,而且勝負還不一定。
理想博弈的參與者都是理想人,理想人是根據明確的利益原則行為的,其行為可以根據利益原則來預測。利益僅與博弈規則有關,所以理想博弈隻需研究競局的規律而無需研究具體的人。現實博弈的參與者都是現實人,現實人常常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按照利益原則去行為,按理想博弈的研究此時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因為競局的演化將是不確定的。
那麽,現實博弈該按怎樣的思路來計算呢?在理想博弈中,決定自己的每一招要分兩步計算,第一步,根據利益最大原則確定對手對我這一招將采取什麽對策,而形成彼我雙方的策略組合,在這種策略組合下我的得分是我這一招的得分;第二步,根據我每一招的得分選出得分最高的一個作為我的決定。現實博弈與此差異在第一步,在確定對手會選哪一招時,不假定對手按利益最大原則來計算,而是認為對手會按某種規律來選擇對策,並按照這樣的選擇來確定最後的策略組合,據此計算自己每一招的得分。一般而言,心理規律是概率性的,在計算自己每招的得分時,要綜合考慮對手幾種可能對策下的綜合成績,即用對手出某一招的概率對相應的策略組合得分進行加權,來確定自己每一招的得分。
正確確定對手將采取什麽對策是現實博弈計算的關鍵,如果估計對了,那麽一般總可以得到比理想博弈更高的得分;反之,如果估計錯了,則成績會比按理想博弈出招差。要分析對手將出什麽招就要研究對手的心理。人的心理活動是有共性的,這種共性可以被研究和利用。按規律出招不符合利益最大原則,是在犯錯誤,從這個角度講,現實博弈的思路是在研究對手犯錯誤的規律性和怎樣利用對手的錯誤。
形象的說,這和人類在對動物界的競局采取的策略一樣。生存競爭也是一個現實博弈的例子,可以想象幾十萬年前人類的遠祖剛剛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人、狗、馬、豬和其他動物都是動物界的成員,大家是平等的,但是經過幾十萬年的演化,人成了地球的統治者,而其他動物或則成為家畜或則數量稀少。何以如此呢?並不是因為人的體力比其他動物強,關鍵問題在於人有發達的智力,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人能掌握動物的習性而利用之,而動物做不到。所謂動物的習性就是動物行為的規律性,所謂人性就是人的習性,人能抓住動物行為的規律性而利用之,而動物沒有能力認識人的規律性,因為動物的智力遠比人低下。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就是靠了其它動物的弱智而取勝的,也就是說人類在一場現實博弈中取勝了,而作為理想博弈,人類本來是沒有機會成功的。如果設想動物也象人一樣聰明,那麽人類在體力上的劣勢將使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失敗,更不可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了。
所以,現實博弈的計算思路是在理想博弈的基礎上進而研究對手的行為規律,這樣就有了更多可研究的規律,有了更大的研究空間。比如,猜幣博弈,從理想博弈的角度已經沒有什麽可玩的了,但從現實博弈的角度仍然可以玩下去,而且可以分出水平高低。有的人善於抓住對手出幣的規律性,水平較高,有的人反應遲鈍,水平低。股市也是如此,隨機漫步理論已經從理論上論證股市中沒有必贏的方法,人們能夠指望的隻是一個平局,作為理想博弈結論已經出來了,大家可以不必再玩下去了。隻要人們繼續參與股市競局,那麽就必然是在進行一場現實博弈,必須按照現實博弈的思路考慮問題。博弈論必須從理想博弈的研究進展到對現實博弈的研究,才能對股市操作有更大的指導意義。
現實博弈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而且是一種和理論心理學研究有很大區別的應用心理學,可名之為博弈心理學。在兵法中和各類江湖人物(包括傳統的看相、算命、魔術、賭博人物和現代的傳銷商)的經驗中包含了大量這種心理學的經驗知識。兵法的總結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開始,其代表作是《孫子兵法》;江湖術的總結在同一時代也出現了,其代表作是《鬼穀子》,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是應用此術的代表。江湖術專門研究怎樣發現和利用人的特點達到自己的目的,本質上是帶有惡意的,為正直人士所不恥,故登不得大雅之堂,如《鬼穀子》在古代就被斥為"蛇鼠小人之謀"。但現實博弈的需求是這類文化存在的社會基礎,由於有這個基礎所以它能一直綿延不絕。
參與現實博弈的人都是現實人,一旦按照現實博弈的思路思考問題就不再是理想博弈者了,即使是其中聰明的一方其行為在理想人看來也是愚蠢的。但隻有現實人能在現實博弈中賺到錢,理想人隻能平局。
(四)股市是現實博弈
股市是個現實博弈,從理想博弈的立場看,股市應該是基本上不可預測的,除非能找到別人沒有的信息源,這就是經濟學中隨機漫步理論的觀點。但事實上,股市博弈不會因為它在理論上應該是一個平局的結果就不再有人參與,也不會在現實中真的形成平局的局麵,而永遠是少數人勝多數人賠。股市不是理想博弈,股市競局的研究不是研究在理想狀態下根據競局規則該怎樣玩這場競局,而是研究人的規律;股市操作水平的高低也不是決定於對競局規則認識理解的深度,而是決定於對人的理解,對人的規律性的理解。現實博弈就要按現實博弈的規則去玩,現實博弈的規則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發現和利用人的規律去取勝。
現實中沒有理想人,人隻能少犯錯誤而不能不犯錯誤。人經過訓練,水平可以提高,逐漸接近理想人,但很難真的成為理想人,讓上千萬人都達到理想人的程度更是不可能的。同時股市的傾向是讓聰明人表現得更傻,而不是讓笨人表現得更聰明,它有誘使人變愚蠢的作用。所以,股市博弈永遠要按現實博弈的思路進行,股市博弈永遠不會形成理想博弈的結果,而且連接近理想博弈都不可能。
四、股市是信息不完美博弈
(一)股市是信息不完美博弈
根據參與者對博弈局麵的了解程度可以把博弈分為信息完美博弈和信息不完美博弈。如果在博弈進行過程中,每個參與方都可以得知其他各方都進行了哪些操作,目前處於什麽狀態,則稱為信息完美博弈。如下棋,雙方對盤麵上的局勢一目了然,競局過程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這是典型的信息完美博弈。但也有一些競局在進行過程中各方並不完全了解其它各方的選擇,其它各方的狀態對他是不透明的,如各種牌類,從橋牌到麻將,各方都不知道別人手裏是什麽牌,這就是信息不完美博弈。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完美博弈的例子,最典型的如軍事對抗,敵對雙方都盡量隱蔽自己的意圖,秘密的調動部隊,以期給對手以突如其來的一擊。指揮員必須在對手情況不明了的情況下製定作戰計劃,這一決策過程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不完美博弈。
股市也是一個典型的信息不完美博弈,這使得在分析計算時具有很多特點。股市有兩個方麵的不確定性。第一,股市外部環境狀態的不確定性,包括國家的經濟政策、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政策、商品市場的狀況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狀況等,這些因素是一種競局外部的力量,硬性影響著競局的發展,好比一個動力係統受到的外力。麵對這些因素的影響,不論是莊家還是散戶,都隻能消化和利用之,而沒有能力改變。這些因素都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股民對下一步國家將出台什麽政策,公司的經營狀況將會如何轉化等幾乎是很難了解的。另外,每個股民的個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在影響著他們的操作,進而影響著走勢。最常見的如有人因家中有事而急需錢用,隻好賣股票,這種情況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計算出來的;再如,國外股市上曾有情場失意者為圖報複,收購情敵的公司,造成股價暴漲的例子;國內股市上據說還出現過某操盤手為慶祝自己女兒的生日,把股票打成漲停板的趣事。
第二,股市內部的不確定性,這又分為兩個層次。第一股民對其它股民操作狀態缺乏了解,即對博弈狀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