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夢寐以求

在新加坡生活的第二年。 記錄下心情, 關於, 夢寐以求的自由和不自由~(剽竊自朋友)
正文

無關 2005-10-25

(2006-02-08 02:17:28) 下一個
倒也不是傳說中的酒鬼拉,可是一想“哎呀,好久沒喝酒了”,就覺得“什麽日子嘛”,這樣的感觸。少的不是一杯酒,或者一支煙,是那樣閑閑坐下來,痞痞的,賴賴的,放輕鬆的姿態。 冷不丁想抽支煙的時候,就會想到那句歌詞,“學了一百種冷漠的姿態,表示我不懂悲哀”。愛,或者,與愛無關。隻是,並非時時都那麽開心,有時候也想軟弱一下,而已。沒有行動力,所以,什麽時候才會去買煙呢?如果買的話,一定要拖些個沒抽過煙的丫頭下水,基本上就是這樣的壞心眼。 去看蔡琴的銀色月光演唱會。那種經曆過什麽,而青春不在,容顏已老,隨之沉澱下來的風華,籠罩在她身上,很象銀色的月光。“你問我愛你有多深”,以前覺得好土的一首歌,聽她唱,有感動在裏麵。 跟朋友數了各種奢侈消費,人家說,是要好好照顧自己拉。然後問“有存款麽?”是太了解我了吧?這樣的問題都問出來。以為獎學金不會停而大把花錢,又突然可能會停而看存款焦躁。記憶裏應該還有家裏給的錢,但是數目不詳。翻翻找找,一疊人民幣,又夠多活一個多月。看著一疊人民幣,覺得很感慨。實在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該吵吵鬧鬧的,畢竟是隻有家裏,才會這樣這樣的挺我。是老了吧?是現實了吧?覺得有錢才有安全感。所以要聽朋友的話,以後,“要有存款”。 朋友在希臘想結婚,要出具的什麽證明,中國大使館都不給辦,跑了很多趟才搞清楚,要家人在國內這樣那樣寄過來寄過去,辦好了再寄到希臘才可以。這婚結的,費大勁兒了。希臘方麵都好說,倒是被自己這邊倒騰了一把。我最近想要谘詢點事兒,電話駐新加坡的大使館,遭遇了非常有理之“不知道”。問的問題,答案“不知道”。那麽有沒有什麽途徑或建議可以提供呢,或者大概哪裏可能有我要的答案呢,還是“不知道”。而且,是超級有理,理直氣壯的“不知道”。仿佛他“不知道”的非常有理,我問問題問的非常沒立場,沒道理。 我們都不是憤青了,這個朋友也說,以後的孩子,打死也要學中文的。當然了,要辦的事情,最後繞啊繞的,也可以辦好。可是,我們在外麵的時候,如果尋求幫助,不就是會去找大使館麽?而大使館給我的感覺,並沒有很強烈的意願為我們提供幫助呢。怎麽講?覺得有一點點遺憾吧。 現在,耳朵已經長好了,不再流血。這說明,一個多月過去了。這樣一想,時間過的快得嚇人,好像什麽也沒做。而再往前一個月,記憶已經模糊。幸好有一直一直寫的帖子,記錄下了每個時段“獨特的精神世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