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運脾胃和滋腎養陰是中醫的兩種調治身體的方法,主要針對先天的“腎”和後天“脾胃”進行調理。 健運脾胃主要包括,溫中健運法和培元益氣法。
此二法久行可調整和增強脾胃功能,增加胃腸蠕動,促進飲食的消化和吸收;同時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慢性潰瘍、虛寒型胃痛便秘、久瀉、月經不調等症,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一)溫中健運法:按揉腧穴(見圖①②③④):以右手勞宮穴分別按住中脘、神闕(臍)、氣海和關元穴,依次按揉各穴,每穴2分鍾。摩全腹:用一手手掌或兩掌重疊,男性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性反之,以臍為中心,從左下腹開始,經關元穴與中脘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摩腹,3分鍾;然後按逆時針方向摩腹,3分鍾。揉神闕(見圖②):以一手內勞宮穴對神闕穴,按逆時針方向,或順逆各半,按揉神闕穴5分鍾。按揉足三裏(見圖⑤):以一手大拇指指腹按揉足三裏穴,3分鍾。
(二)培元益氣法摩小腹:先以一手掌麵或兩掌重疊,內、外勞宮穴相對,男性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性反之,以掌心對於臍和關元穴,依次分別按揉兩穴位,每穴2分鍾;然後將手移於左下腹,以關元穴為中心,經曲骨穴與臍,先順時針方向摩小腹部,3分鍾,再逆時針方向摩小腹部,3分鍾。擊腰骶(見圖⑥):雙手握拳,交替以拳背有節律地擊腰骶部,40至60次。揉震關元(見圖④):以掌心對關元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揉關元穴36次;後按逆時針方向揉關元穴,36次;然後再以一定壓力置於關元穴後上下震動,5分鍾,注意不可憋氣;最後輕輕按揉關元穴,1分鍾。
(三)滋腎養陰法 滋腎養陰具有滋養肝腎,滋陰清熱,除煩安神的功效。對失眠、多夢、頭暈、目花、耳鳴、心悸、小便不利等症有防治作用,同時對降壓有一定的效果。掃橋弓(見圖⑦):以手掌大魚際著力,自上而下,從下頜角處沿胸鎖乳突肌推壓至鎖骨內側端。升降法(見圖⑧):同時點揉睛明穴與太陽穴,注意提按睛明穴與下按太陽穴一起做。按百會(見圖⑨):用右手中指指麵按揉百會穴,1分鍾,然後掌按百會穴(掌心對於百會穴.最好能同時配合輕微的震顫法),3分鍾,或更長時間。擦腎俞(見圖⑩):按揉兩側腎俞穴,各1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