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這部很激動,一直想寫點感想,看到這篇寫的很棒,基本把我想說的都說了。
===============================================================================
總結一下《The Wire》
來自: 莊常飛 (貓熊)
今天再次展現了一下我無可救藥的本性,明明星期天就要出的《The Wire》最後一集,但我今天就給看了。不誇張的說,《The Wire》絕對算得上是美國連續劇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是我這一生看過的最佳的連續劇。
這部連續劇的設置十分與眾不同,很難將其定義為某種類型。在第一季,故事的主角包括了警察、法官、律師等所謂的白道到吸毒者、毒品販子、搶劫者等所謂的黑道,故事主要描繪Baltimore市警匪之間的鬥誌鬥勇。從第二季開始,《The Wire》雖然還是圍繞著販毒等因素展開故事,但人物逐漸加入了碼頭搬運工、政客、學校學生和老師以及媒體報刊等社會的其他層麵,完整的呈現了美國社會的各個體係的互動。《The Wire》描繪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可以算是美國市中心貧民區(inner city)、甚至整個美國的浮世繪。
雖說有警匪因素,但這部連續劇和傳統的類型片完全不同,是美國少見的角色類(character study)作品,而不是24小時一類的商業情節劇。連續劇中所有的角色都異常真實豐滿。比如連續劇中最大的反角之一Stringer Bell是個心狠手辣的黑幫老大,但卻夢想成為一名真正的企業家;在他的床頭擺放著Adam Smith的《富國論》。而連續劇人氣最高的Omar Little則是一個搶劫犯;他非常講道義,隻搶毒品販子,並施舍於周圍的窮人;最絕的是,這個為人敬畏的江湖人物還是眾人所不齒的同性戀。諸如此類的精彩設置比比皆是,粗粗一數大約有數十人之多,而每個人的情節又都可以獨立成篇。作為連續劇第一季的主角,Jimmy McNulty在第二季和第四季甚至都沒有出場的機會,而沒有了他的故事依然十分精彩。
故事既由人物推動,那麽其發展注定和一般連續劇不同。和商業片的直線因果(linear)敘事不同,《The Wire》的故事充滿了隨機性(randomness)和互動性(interaction)。劇情沒有一點想當然,完全好像博弈論(game theory)一樣,角色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比如好警察想抓賊、官員想升官等)並作出行動(action),而隨之而來的是其他角色對其作出的反映(reaction)。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和現實生活十分貼近。事情的發展即在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得不叫人拍案叫絕。
但不論故事和角色如何發展,唯一不變的是連續劇的寫實主義(realism)。《The Wire》的發展拿捏做作之處,亦沒有因為主創對角色的同情或眷顧而使其命運有任何改變。和充斥了俗套(cliché)和定律的一般連續劇不同,觀眾很難根據觀劇經驗判斷出故事或人物最後的結局。即使是主要角色,在《The Wire》也會隨時有掉腦袋的可能。看《The Wire》唯一可以確定的隻有兩點:角色發展所透露出的悲涼的宿命感以及在看完連續劇後常見的終結感(closure)的缺失。在這方麵,《The Wire》更像契訶夫的戲劇或德·西卡的電影,而不是傳統好萊塢產品。
與之相符,《The Wire》在美學上選擇了絕對的現實主義。這種現實主義體現在各個方麵。比如音樂方麵,劇中沒有一絲用於烘托氣氛的配樂,所有的聲音和音樂皆來自於劇情中(diegetic sound)。在語言方麵,劇中的人們都使用了極其生活的語言,其中充斥了大量行話和術語。而即使是一般人很難聽懂、甚至完全不知其意的黑話,《The Wire》也不會提供任何解釋(不管是通過字幕還是通過其他人物的口中)。片中甚至有許多演員原來就是警察或黑幫,很多看似不可思議的情節(如Omar從六樓跳下逃走)其實都是真人真事。這一切努力使得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好像自己就處在Baltimore的街邊。
但藝術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The Wire》許多精彩之處顯而易見經過了高度的藝術提煉,最明顯的就要數各個粉絲如數家珍的經典台詞。和一般大片不同,《The Wire》中仿佛每人都字字珠璣。即使Marlo Stanfield這樣不喜言語的角色也有不少讓人記憶深刻的片段。如一次Marlo的一個手下告訴Marlo自己被Omar搶劫,要求Marlo不要收取這段時期的費用,因為Omar是和911恐怖分子一樣的不可抗力。Marlo即曰:“我非美國政府,Omar亦非恐怖分子,他不過是一個拿著獵槍的黑鬼”(I ain’t the US government, and Omar ain’t no terrorist; he’s just a nigger with a shotgun)。這些語言不僅精煉,而且充分體現了角色個性。連寡言如Marlo者都如此,像Proposition Joe等人的長篇大論自然更加精彩。《The Wire》的台詞不但遠勝於現在多數電影的水平,甚至和好萊塢老片中最經典的台詞(如《日落大道》)也毫不遜色。
能夠塑造如此之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劇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The Wire》一流的製作團隊,而其中功勞最大的又數這些出色的演員以及優秀的編劇團隊。《The Wire》的演員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各個功力了得,其中多名演員已經通過此劇上位。目前最成功的恐怕要數飾演McNulty女友的Amy Ryan,這名百老匯資深演員去年剛剛應為影片《Gone Baby Gone》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
但演員水平再高最後還需依附編劇提供發揮的空間,而《The Wire》的編劇隻能說是很好很強大。連續劇的主創David Simon作為資深Baltimore太陽報的記者,對城市的各個方麵都深有了解;是他為《The Wire》設立了一個大的方向。而連續劇的其他編劇亦大有來頭,如Dennis Lehane就是著名的小說家,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被Clint Eastwood改變成電影並一舉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神秘河》(Mystic River)。
如果僅僅因為製作精良,那麽《The Wire》充其量不過是一部和《The Sopranos》相仿的爆米花大作。真正讓《The Wire》鶴立雞群的是其社會意義和社會責任感。《The Wire》對社會百態的描述並不居高臨下。主創雖然有個人觀點,但卻沒有任何希望說教的心態。與其相反,《The Wire》冷靜生動的描述了社會各個層麵,並通過對其他層麵的描述增加了既有內容的深度。比如,《The Wire》最深刻的應該要數描述教育係統的第四季。通過四個孩子的境遇,《The Wire》展現了環境對兒童的主要性和決定性,並通過對孩子的描寫為其他角色(這些孩子的經曆即那些已經長大成人並成為警察、黑幫的角色的經曆)提供了背景信息。雖然任何沒有在美國成長的人對此劇的理解都可能非常有限(如黑人社區的敗落等問題國際上知情的人數並不多,而且極具美國特色,有著複雜的曆史和社會原因,在這裏恕不多言),但其描述的其他諸多方麵,如全球化對藍領階級的衝擊、民主政治的黑暗麵(如募集基金、交換利益等)、官僚和假大空政策的負麵影響、教育硬性化分數化的不足以及媒體在網絡時代的地位和變遷等問題卻是一些大家都可以關注的問題。看《The Wire》,看到的是對社會現狀的無奈和痛心疾首,以及對改革和變化的渴望和期待。可以說,作為社會的一員,察覺到《The Wire》中所描述的諸多尖銳問題並以此努力進步、推動改革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故事的題材和藝術上的選擇,《The Wire》的商業性和受歡迎度一直不高。很多觀眾是對此題材不感興趣,但更多的則是怕麵對連續劇所描寫的殘酷的社會現實。如此一部並不流行的連續劇能夠堅持著許多年不可不說是一個奇跡。寫一本賣不出去的現實主義小說的成本可能不高,但連續五年耗資數千萬美金製作一部敢於說真話、不受歡迎的連續劇卻不能不說十分難得。因此,除卻社會必要的多元化、言論自由和思想性不說,也隻有在美國這種商業體製下,才能有這類的連續劇產生。首先,連續劇製作和播出方HBO是高端收費頻道,基本沒有廣告,因此不用像FOX等公共頻道估計收視率。第二,美國多樣的利潤渠道保證了連續劇即使在收視率不佳的情況下也不至於血本無歸。像《The Wire》一樣的連續劇隻要保證有忠實的觀眾,就算觀眾數目不多也可從紀念品、DVD等銷售中獲得一些利潤。因為這些商業元素,這部戲的主創們才可以在沒有獲得主流觀眾的認同的情況下不妥協自己的創作初衷,並根據本意完成這部傑作。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部在美國都不出名的連續劇自然也很少有人聽說。加上其題材晦澀、翻譯困難等原因,觀者寥寥也就不足為奇了。但不論如何,如有機會觀此劇者玩玩不能錯過這個難得一見的連續劇。總而言之,有四類人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體驗一流娛樂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欣賞一流製作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思考深刻命題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了解美國社會者不可不看《The Wire》。
綜上所述,將《The Wire》形容為現代美國的莎劇也並不過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能夠觀看此劇可以說是我的榮幸。今天看完此劇先說兩句紀念一下,日後五季套裝DVD出版時我一定吐血200美金以作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