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法蘭西——瑞士之旅(6)***
Day 4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我們這一天的觀賞目標是——探訪盧瓦爾河穀(Loire Valley)的幾處古老城堡。
我們在巴黎居住的旅館位於鬧市區,因為街道狹窄沒有提供旅客停泊車輛的位置。去盧瓦爾河穀這天,我們的召集人Stanley安排了我先生和另一位“司機”當班,他倆需要清晨起身打車去租車行提車,再開到旅館門口接上全體旅友。體驗了一番巴黎城內高峰時刻交通擁堵的“盛況”,我們的車一直兜兜轉轉、磨磨唧唧提不高速度,直至出城駛入高速公路,車輛的數目才得以紓緩。高速路一脈通天,視野豁然開朗,路兩旁是一馬平川,法國郊外九月的田園秋色濃鬱斑斕,令大家的心情頓時暢快起來。我們開足馬力向著盧瓦爾河穀進發(以至於太不小心,回到美國以後收到了法國警察的超速罰單
)。
盧瓦爾河全長1013公裏,是法國第一大河。大河沿岸遍布著大麵積的葡萄園和不少私人酒莊,中遊河穀一帶更是矗立著多處氣勢磅礴、風格各異的古城堡。一座座城樓巍峨,一麵麵旌旗獵獵。那些氣派非凡的城堡在法國曆史上的輝煌時期曾經各領風騷,從一個特殊角度見證了法國文化和文明的進程。這裏的許多古堡興建於中古戰亂時期。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王室曾多次到盧瓦爾河穀躲避戰亂。被皇家城堡所簇擁的盧瓦爾河,也自然而然地蓋上了皇族的烙印。也正是香波爾城堡、舍農索城堡、昂布瓦斯城堡、敘利城堡、豐特伏羅修道院……等等這些著名古典建築的存在,使盧瓦爾河獲得了“法國第一河流”的殊榮。長年以來,盧瓦爾河流域因其景色秀麗如夢如詩,還被冠以“法國花園”之美稱。據說,要完整領略法蘭西的風情,隻消去兩個地方,一是巴黎,一是盧瓦爾河穀。如果說多元文化匯聚的巴黎代表法國浪漫而前衛的一麵,那麽盧瓦爾河穀則是法國古典恬靜的後花園,在那裏人們可以感受到法國悠久曆史的積澱。我們駕車經過大河時曾被車窗外的美景吸引暫作停留,一行人忍不住下車去河岸賞景。盧瓦爾河清波蕩漾,寬闊的河床內間或有大大小小的淺灘拱出水麵,狀若小島,淺灘上長滿婀娜搖曳的青青水草,仿佛是風中舞動的綠色絲樤,給這條大河點綴出柔情蜜意、勃勃生機。
.........
臨近古堡的一處小鎮,悠長的街巷裏空寂無人。本鶴忽而聯想到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詩句中“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這裏應是“秋風瑟瑟斜陽暖,寂寥層樓無人蹤”:
我們走到了香波爾古堡購票處的這家小餐館才看到些許遊人蹤跡、聽到一陣陣喧鬧的人聲……

1. 香波爾城堡(Chateau of Chambord)
香波爾城堡是盧瓦爾河穀地區一座神奇的所在,是文藝複興時期建築的極致,是法國文藝之父 “弗朗索瓦一世”為炫耀財勢在1519年下令興建的狩獵行宮。它如一顆明珠般鑲嵌於盧瓦爾河畔,成為法國皇帝王冠上最璀璨的榮耀。它是盧瓦爾河穀所有城堡中最宏偉也是最大的一個,至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曆史。附近的居民常喜歡把它和陰柔的舍農索堡封為法國古堡裏的一王一後。也有人說過,“香波爾堡真正具有王者風範,不僅在於其宏偉的規模和尊貴的氣勢,而因為他卓爾不群,傲然於窠臼之外”。這座城堡的興建,要歸功於文藝複興時期至高無上的顯赫君主弗朗索瓦一世,他從意大利請來了藝術巨匠達·芬奇等人,不遺餘力地把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輝煌藝術和建築風格移植到法國,為法蘭西的文藝複興運動奠定了基礎。古堡長寬各有100多米,氣勢磅礴。中間是正方形的主堡,兩側為六個圓錐形的巨大角樓。護城河道環繞四周,背靠大森林麵倚大花園,綠樹、鮮花、雕塑和清澈的湖水,給人以極佳的視覺享受。與我國古代皇家園林相似,宮堡是王權的象征,它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防禦,而是為了炫耀和享受,它體現的是華麗誇張的皇家園林風格,是皇權和藝術的完美結合。香波爾堡被法國人視為國寶,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從正麵眺望香波爾堡的華麗姿態,交錯林立的裝飾塔樓堆棧出的趣味節奏,是香波爾堡最著名的第一眼印象,這般大量甚至漫無節製的裝飾性設計,體現了法蘭西初嚐文藝複興滋味之時,隻知古典裝飾的運用技法,還未深入領略文藝複興強調的終極和諧美感,於是建築師便設計出香波堡這般繁複疊加的外觀。香波爾堡的另一個妙處是它的外形,除了城堡的圓形尖頂之外,還可以看到很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頂,那些都是城堡取暖爐的煙囪。遠遠望去,整個城堡就像一個插滿蠟燭的大蛋糕。在盧瓦爾河流域諸多的文藝複興風格城堡當中,香波爾堡格外予人以童話世界般的夢幻感受。
作為狩獵行宮,香波堡擁有眾多超大記錄:長156米,高56米,城堡內共有440個房間,84處樓梯,光煙囪就有365個。城堡內最特別就是達芬奇幫助設計的“雙旋梯”—— 雙旋梯位於城堡中央,從一樓貫穿到屋頂,是由兩組螺旋狀盤繞上升,而又相互獨立的樓梯組成。兩組獨立的樓梯相互交錯地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軸心盤旋而上,但同時上下樓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見,而不會碰麵。據說,這是當年國王為避免王後和他的情婦正麵相遇時引起尷尬和糾紛,特地請達·芬奇設計的,堪稱建築史上一絕。
在所有應用的到的建築材料中,香波堡使用的來自盧瓦爾河穀地區既柔軟又脆弱的石灰石,與其他眾多城堡相比顯得更為渾然天成。弗朗索瓦一世在位32年,卻隻在香波堡逗留過72天。他未能看到自己作品的竣工。1547年,弗朗索瓦一世去世時,城堡僅完成了主塔和一座側翼建築。他的兒子亨利二世以及其後的路易十四因為同樣醉心於狩獵而繼續了他的工程,最終才建成了今天的外觀。這座城堡集合了中世紀要塞的宏偉壯闊和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豐富內涵,卻沒有任何可以居住或是軍事防禦的實質功能。再加上地處偏僻,物資往來不便,曆任的國王都極少來此駐留。
離開香波爾堡,我們途中經過的農舍和小鎮街道:

2.舍農索水上城堡(Chateau de Chenonceau)
舍農索水上城堡由主堡壘 、長廊 、平台和圓塔串聯而成,左右兩翼依勢分跨在盧瓦爾河支流察爾河(Cher)兩岸,與河流、園林和綠樹構成了一幅非常自然和諧的風景畫。中間由五孔廊橋相連,常被譽為“停泊在察爾河上的船”。河岸上分建兩個大花園,宛如兩幅圖案精美的地毯。這是盧瓦爾河穀所有古堡中最富浪漫情調的一座,建築風格極具文藝複興時期的奢華優雅風格。這裏曾經居住過多位國王的愛妃和貴婦人,因此,舍農索堡又稱“女人城堡”。
舍農索城堡建在察爾河河床上一個老磨坊的兩座石墩上,優雅地呈現文藝複興時代簡單對稱的美感。如果說盧瓦河穀最壯觀的城堡屬香波堡,那麽最優美的城堡便是舍農索水上城堡了。經過一代又一代女主人的打理,舍農索堡成為盧瓦河穀所有古堡中最精致典雅最富浪漫氣質的一座城堡。它雖不及香波堡的華麗繁複以及壯觀宏偉,但她的纖巧柔情和精致秀麗的姿態以及它所散發出來的濃鬱女性氣息,卻是香波堡不具備的。
河流兩岸盤桓著一些蜿蜒起伏的小山丘。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綠樹叢中。宅院幽深,青苔斑駁,為這個法蘭西韻致的花園增添了幾分滄桑感。由於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王室曾經逃到盧瓦爾河穀避難,因此這裏也被稱作“帝王穀”,舍農索及其他古堡都曾留下了許多皇室奇聞軼事的傳說,這使得城堡變得更加神秘莫測。
舍農索城堡第一位女主人是安妮博耶,第二位女主人是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情婦埃當普公爵夫人安娜·
德·
埃伊,這個女人慣於在朝廷裏興風做浪,名聲不佳。弗朗索瓦一世病逝後,他的兒子亨利二世即把這座城堡及所屬領地贈給了他自己的情婦——
戴安娜·德·普瓦捷。戴安娜成為舍農索城堡名義上的女主人。不過直到1555
年為止,城堡的所有權都是在國王手中。在1559
年亨利二世死後,他的王妃凱瑟琳將戴安娜驅逐出了舍農索堡。而1589
年凱瑟琳去世之後,舍農索城堡便成為她的兒子亨利三世的妻子——路易絲·
沃德蒙王妃(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
)所擁有。再下一位女主人在1624
年接管舍農索城堡,她是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
德·
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
)。在這之後,路易絲王妃的繼承人旺多姆公爵夫婦(Vendôme
)成為舍農索城堡的新主人。當城堡傳給瓦盧瓦王朝的繼承者以後,舍農索城堡時而有人居住時而廢棄,時間延續超過百年。
如今這座察爾河畔的城堡默默地藏匿著一百年之久的諸多往事,承載著曆任女主人幸運或不幸的姻緣與宿命。

城堡入口處的司芬克斯坐像也被塑成女性的形象...
3. 昂布瓦茲皇家城堡(Château Royal d'Amboise)
昂布瓦茲皇家城堡建立在盧瓦爾河和阿馬斯河匯合處的懸崖峭壁上,位於盧瓦爾河畔的昂布瓦斯市,有層層防禦措施,曾經是圖羅納的主要古都。城堡多次易主,是勾心鬥角,弱肉強食的法國皇室的曆史見證。昂布瓦斯城堡其建築雛型可以追溯至羅馬時代。14世紀時,瓦盧瓦王朝將宮廷遷至盧瓦爾河地區,昂布瓦斯城堡隨即成為皇室堡壘。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聘請了大量的藝術家到這裏工作,其中包括著名藝術家達•芬奇。
意大利式宮殿的由來是因為法國國王的喜好。弗郎索瓦一世國王(生於1494年,1515年登基,1547年去世)是該城堡複建的資助者, 作為瓦盧瓦王朝的繼承者,他在昂布瓦茲城堡出生,並長大成人。
在1515年帶兵親征意大利時,這位本來就熱衷於藝術的年輕國王被意大利輝煌的文藝複興藝術徹底折服。於是在其左右總是簇擁著不少法國大文豪,如拉伯雷、 比埃爾·德·龍薩、若阿西姆·杜·貝萊等,其中也不乏意大利知名藝術家拉斐爾、提香、達·芬奇。弗郎索瓦一世想通過藝術家的雙手,把他的寢宮昂布瓦茲皇家城堡裝點成一座意大利式的宮殿。當一批意大利藝術家從戰爭紛繚的意大利半島折回時,法國國王邀請他們以在意大利文藝複興中所受的熏陶來裝飾這座宮殿。這裏保留了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風格、收藏了眾多家具珍品(分別屬於哥特,文藝複興和帝國時期風格)。
昂布瓦茲城堡保留了那個時期一種罕見的雅致和擺設奢華家具的建築風格。這一建築風格見證了瓦盧瓦王朝(Valois法國王朝1328-1589, 在王朝中期法國基本完成統一)宮廷文化光芒的盛況和生機,而且有眾多傑出的意大利藝術家在瓦盧瓦王朝時期移居到法國,在他們當中,最著名的是萊奧納多·達·芬奇,他在這裏陪伴著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度過生命中的最後三年。1516年,在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盛情邀請下,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來到了昂布瓦斯的克洛•呂斯城堡(Clos Lucé)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幾年,和他隨行的包括那幅展現了“神秘而永恒微笑”的不朽名作《蒙娜•麗莎》。他於1519年在克洛•呂斯城堡裏去世。 2012年6月落成的達·芬奇的墓被安置在昂布瓦斯城堡(château d’Amboise)的聖·於貝爾小教堂內(Saint-Hubert)。但到了法國大革命時,為了獲得足夠的軍需物資,許多墓被挖開,達芬奇也未能幸免,屍骨被丟棄。如今僅存的是 “姓名”塚,因為連衣冠都未能留存。

我們抵達此城堡時近黃昏,城堡已向遊人關閉,未能進入城堡內部參觀。我們計劃當晚要返回巴黎,將租賃的車輛歸還車行,所以隻是在這座城堡周圍瀏覽了一下便班師回營,繼續趕路,告別了迷人的盧瓦爾河穀。
昂布瓦茲城堡附近是一處頗為熱鬧的商業小廣場,那裏人來人往,各色商店和餐館林立。如果我們不是行色匆匆、不受時間限製,能在這裏觀賞著雄偉的古城堡、沐浴著夕陽的金暉就一頓晚餐,應該是相當的愜意......

驅車返回巴黎後,我們第五天的遊覽目標是——凡爾賽宮。
謝謝曉青,恭祝你和家人羊年大吉,健康快樂美滿!
我也恭祝來訪的各位朋友春節快樂,羊年喜洋洋,諸事勝意! :D
惠姍好, 謝謝你的熱情褒獎! 人們喜歡的表達方式不同,還有許多人可能工作忙碌,旅遊過後沒有時間細細回顧。世界風情論壇經常有不錯的圖文遊記,你有興趣也可以去那裏瀏覽。我很高興能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旅途感受還有查詢到的info,寫下來也便於我理解景致之後的曆史蹤跡,讓曆史人物和典故生動地重映在我們麵前...:)
我覺得你這樣寫遊記,這旅遊的錢都沒白花。寫得太好了。
寫出來的東西好比一棵枝茂葉盛的樹,大部分人不寫遊記,我寫出來的也是幹巴巴的。
姐姐記性好啊,走過看過還能寫這麽詳細,這麽優美有趣。
祝姐姐一家新春快樂!
一查, 你是對的。
你好。水上城堡應該是舍農索堡-Chateau de Chenonceau,你可能記錯了,可以再查看一下。:D
謝謝你的表揚 :D
你好,謝謝來訪! 我每次寫遊記也從網絡上參考了許多網友提供的信息,大家互相幫助互相補充,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
謝謝告知,你行程計劃得十分周到。:D
你好。你說的是呢, 我們安排一天太倉促了, 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去深度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