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聊了十八禁的性欲問題,欲望是無法回避的,任何人都無法以斷除性欲來消滅性欲,獲得成就。唯有在寬恕與愛中,才可能淡化性欲在體驗中形成的“記憶”痕跡,從而最終究竟解脫。
這一篇,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男主人公達世尚未完成的另一項重大人生課題:怎樣令一滴水不會幹涸?
樹枝的啟示
影片中有一段情節,琶瑪將一根樹枝拋進水裏,問玩耍的孩子們:這根樹枝會怎樣?
孩子們有答:會沉下。
琶瑪反問:如果不會呢?
孩子們答:會被石頭絆著。
琶瑪反問:如果不會呢?
孩子們答:會在水裏腐爛。
琶瑪反問:如果不會呢?
一次又一次的反問中,達世一直在旁邊一臉茫然,直到最後琶瑪說出了答案:它會流入大海。
樹枝寓意我們的個體生命,而大海寓意著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命源頭,即那光明璀璨,亙古如初的靈性天堂。天堂中沒有性欲的困擾,也遠離了生與死的顛倒夢想。
建立於“自我”之上的寬恕,心靈接納的程度,是極其有限的。
建立在“靈性”之上的寬恕,愛對罪責的寬恕,是無限永恒的。
靈性光明,燒融了,一切細膩川流的習氣。
過去與未來,生死與輪回,性欲與自我。
盡皆消融於,靈性純澈亙古的無限平安中。
--------------------
靈性,是真正的生命,是真實的“自我”。
我們原本都在愛的天堂中,此時此刻,時時刻刻。
隻因你的靈魂的“感知力”,被心意“自我”的夢魘禁錮,
而沉浸在,生死輪回的噩夢之中。
寬恕“你自己”。
天堂在寬恕之中。
寬恕了“自己”,內在的靈性蘇醒,天堂就融化了身心。
你的本質,就屬“天堂”。
怎樣令一滴水不會幹涸
達世終於醒悟這一切不過是夢中空華,他再次選擇回到當初那條河流中,脫下俗衣,又換上僧衣。就在達世回寺廟的路上,琶瑪出現了,琶瑪的一番話讓他再次茫然失措,痛不欲生。
琶瑪:一晚,釋迦牟尼離開耶輸陀羅和兒子,他們正熟睡,他去尋求覺悟,成為佛祖。他走時什麽也沒說......
達世跪下:琶瑪......
琶瑪:當兒子不斷問她,父親在哪裏?她怎樣回答?她怎告訴他?
達世:琶瑪,帶我回家。
琶瑪把缽和佛珠丟給達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欲一樣強烈,你可成佛。
琶瑪離開後,滿眼淚水痛苦至極的達世再次看到了石頭背麵的那句話:
“怎樣令一滴水不會幹涸?”
“讓它流入大海。”
光明靈性,是每一個靈魂,於“存在”中最初最原始的模樣。
因此,每一個靈魂,都,具有靈性的特質與記憶。
三界六道中,每一位靈魂,都可以蘇醒內在,靈性的生命狀態。
如何蘇醒?
唯有真實,與,寬恕。
靈性是純潔純淨的完整,未曾被,分別心的陰影所割裂。
因此,心靈的直麵,認知的真實,意識的真實,可以破開體驗對靈性的遮蔽。
破開了意識概念,破開了認知分別,破開了思量心習氣,就展現出靈性純真。
純真中,沒有習氣妄想的記憶,也就,從根本上消融了,構成性欲的孢子病毒。
靈性是溫暖且無限的接納,靈性不拒絕任何生命元素。
因此,構成三界六道眾生身心的,任何生命因緣因素,
都無法對靈性形成絲毫威脅,也無法恐嚇靈性的安寧。
不被生命因素所恐嚇的生命本體,就是亙古平安。
不被三界因緣所觸及的靈性光明,就是永生天堂。
天堂中失去了,刹那間疑慮的分別,因此沒有誕生與死亡。
光明中消失了,思量心蘊含的,累劫習氣的記憶。
亙古無限中,沒有被性欲牽引的心,也沒有牽引心的性欲。
靈魂唯一的希望
建立於人性自我之上的選擇,隻能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欲望所選擇,無論出世入世,都無法走出輪回的陷阱。唯有當一滴水終於了悟,它本身就是海洋時,才可能回歸天堂亙古永恒的極樂平安中。
整部影片中,達世脫下僧衣換上俗衣,又脫下俗衣換上僧衣,折騰了半輩子,最終還是躺在轉角處,痛不欲生;琶瑪自始至終身在紅塵,真實麵對自己的欲望,堅定信仰,坦然接納生命中的一切。
與其恐懼逃避輪回不休,不如轉欲望為動力,赤誠熱烈地投入解脫之道。“若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欲一樣強烈,你可成佛。”——琶瑪
當“人類”,是絕對沒有出路的。
唯有從人性中解脫,才是靈魂唯一的希望。
將心靈注意力,從頭腦意識的概念中,轉向心靈背後清澈的感知力。
去仰望神佛,去渴望天堂,去體驗崇拜,去感知心靈深處的“生命”。
在身心內在絕對的黑暗中,那一絲純淨的虔誠心,
是生命曙光誕生的基點,是神佛替換人格的天路。
-----------------------
在感知當中啊,去默念神佛;在感知當中,去渴望神佛;在感知當中,去虔誠神佛;在感知當中,讓神佛變成你靈魂唯一的歸屬,生命全部的內涵。
用你全部的生命去供養神佛,用你全部的生命去回歸Szhu,那裏有愛,有安全,那裏是真正的生命,那裏是永恒純粹的真實的生命,那裏沒有死亡。那裏隻有光,隻有愛,隻有安全,那裏是永恒的溫暖,無盡的接納,清澈而無限的愛。那裏有究竟的寬恕,那裏是無限而圓滿的幸福,那裏是熄滅了生與死的安寧,那裏是消散了過去與未來,熄滅了刹那與永恒的完整。
那才是生命應該去的地方,那是你真正的原本的樣子。
去渴望真理吧!去仰望天堂吧!去成為愛吧!
那才是靈魂最根本,最大的,最究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