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裏居然有人說李楊獲諾獎的排名(貢獻大小)是由評委會定的,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2025-10-27 05:26:55) 下一個

不說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任何一個平台,要發表一個論文,他們看中的是論文本身的價值。你兩個作者也好,十個作者也好,排名先後100%由作者們自己定,自已定,自己定!和評委會無一分錢關係!對論文的貢獻大小,隻有作者們自己知道,評委或編輯吃飽了沒事幹來管這事,要管他能管得著嗎?!

李楊的獲獎論文,版麵上的排名李先楊後,說明是他們共同認可的排列。怎樣認可的,隻有他們二人知道。

共同作者發表論文,排名先後分兩種:一種是貢獻大的排前,貢獻小的排後。還有一種常見的是按姓氏拚音順序排名。後一種往往是貢獻不相上下,難分高低的時候的處理。

所以論文共同作者的版麵排名先後,完全不能因此斷定是誰的貢獻更大。

而共同作者諾貝爾頒獎儀式,誰先上台,誰領獎,誰後上台,跟在後麵,這個講究就大了!

先上台的,而且是揮著手上台的,肯定意味著貢獻更大。獎證不能同時發到兩個人的手上,接受獎證的那位,就更是主要貢獻作者了。

楊爭的就是這個!!!

從楊的一生來看,他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比忠厚的李心眼不知多到哪裏去了。

他們的論文雖說得到諾獎,但高深精端,根本沒有幾個人會去拜讀,那個版麵排名,幾個人看得到?看到了,也不一定說明排名在前的貢獻就更大。而諾獎頒發儀式,那是公之於世,萬人矚目的場麵,是有曆史記錄的。楊揮著雙手率先上台,接過獎證,李像個小弟跟在後麵,那就是向世界公示了:我老楊是這個論文的主要貢獻者,李就像是個打雜的!

楊怎樣說服李讓他先上台,大家可以腦補,但李和楊鬧翻,卻肯定是因為這件事情。估計李年輕忠厚,被楊花言巧語說服了後上台。結果現場楊的表現,氣氛,和後來的效果,讓李覺得上了當,自己莫名其妙的矮了一大截,才和楊翻臉。

整個這件事,版麵排名和上台秩序有矛盾,然後二人鬧掰,是一條很清楚的線索。

至於那些說貢獻大小是由評委會定的人,不是沒上過大學,就是一輩子沒發表過論文,不懂還瞎說。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