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翔 博客

高中畢業下鄉, 高考入校畢業後自願援藏哺育高原花朵;做過國有員工、也下海經商,業餘與夫人合譯6部英文長篇。上世紀90年代末技術移民加拿大,創辦《北美華報》,開盛達公司至今。
正文

馨、心、馨心及齋和我的“馨心齋”

(2025-11-14 11:51:06) 下一個

馨、心、馨心及齋和我的“馨心齋”

過去寫作中不止一次用過馨、心、齋字,不同環境、心境、意境,使用不同的字、連詞和詞組,為不同文章、詩詞、散文等表達過不同的意思。它們在過往的創作中幫了不少忙。

“馨”常用來比喻高尚的品德、美好的聲譽,這種美好像香氣一樣能遠播、流傳。後來查書,從《尚書·君陳》中看到她是“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五穀的香氣不是最芬芳的,高尚的德行才是。

“心”是生理學上我們胸腔內跳動的心髒,是生命的引擎,而文學詩歌中常指內心、心靈,同時能代表生命、情感、思想與宇宙觀。她是我們思維與理智的中心,表現在用心思考、心思縝密、心有靈犀, 並負責思考、記憶、判斷和謀劃,是智慧的所在。我們常說開心、心花怒放、心煩意亂等則指在情感與情緒的中心。心是感受和情感的容器,是所有喜怒哀樂的源頭。

“馨心”兩字組合,便充滿古典美和畫麵感,象征一個人的內心純潔、善良,內在的美好與善良如同花朵自然散發芬芳,富有詩意和美好。馨心還給人予寧靜與高雅,有不張揚的內在美和寧靜致遠的生命狀態,讓生活充滿幸福溫暖的感覺。在詩歌、散文、書畫中,馨心也能體現出超凡脫俗、恬靜美好的意境或人物特質。擁有一顆“馨心”的人,是一個具有內在美德與溫暖、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

“齋”是個極具東方哲學與文化意蘊的字,除了吃素, 通過沐浴、更衣潔淨其身,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而淨心;以不飲酒,不吃葷腥而淨口,獨居清靜的“齋宮”或“齋室”中,表達對神靈或祖先的敬畏,從而使自己身心潔淨、虔誠,以更好地與神明溝通,達到專一其心 ,由外而內、修身養性的過程。齋在意境與象征方麵帶出一種清、靜、雅、敬的意境,象征著一種內省、自律、專注和追求精神超越的生活態度。

如果將“馨“、”心”、“馨心” 和“齋”合為一體,則真正成為自己心意和尋慕已久的特殊場所“馨心齋”了!

2020年初搬進北帝城占地六點五英畝,後有深林、池塘、草坪、約六千多英尺的二層樓歐式房子。五度春夏秋冬,享盡“世外桃源“生活,但“地大屋大” 不敢奢望“馨心”,隨著年歲增長、體力不濟、不想繼續生活在“曠野”般的美好生活裏,故於2025年仲夏離開她而遷至密市與奧克維爾市交界的一幢較小但挺舒心的二層獨立屋。新裝修屋寬敞明亮、具現代氣息;餐廳、客廳、居室大小適宜,布局合理,居住舒適。方圓五公裏內生活起居所需應有盡有,三百米外便可步行進入綠地林間步行道,每天早晚均可舒心漫步其間。幾個月下來,夏末深秋的景致盡收眼底。相較北帝城,新家有諸多不同,獨有韻味:景致內外相加,一個 “馨心齋”的形象從腦海中油然而生並實實在在立在眼前,存在於如今的現實生活中。

本人對齋的訴求更趨於對地域和歸宿的理解,書齋是我想尋求的清靜、雅致、用於專心從事某種精神活動的空間。這裏可以是讀書、寫字、作畫、冥想的專屬領地。在這個領地裏,得以擺脫外界的紛擾,收斂心神,專注於學問和內心探尋,進而轉向行為與精神層麵修煉,使心境達到虛靜明澈、專注純淨的狀態。

不敢奢求從此內心就完全靜怡,但可以此為坐標,每日盡量保持平靜心態心境,笑度時光,亦是畢生所求,更是盡量珍惜每天的“現在”罷了。

闡述這些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字、詞,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程。從“馨心”的芬芳溫暖,到“齋”的清淨專一,再到“心”本身的博大深遂,它們就像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文字的優美與先賢的智慧。對這些文字的關注和實際內容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種對文化的親近與傳承。

時時擁有“馨心”之芬芳,亦能得享“齋心”之寧靜,與 “馨心齋”朝夕相處,且不幸哉?

2025-11-8   於馨心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