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律師服務處的一位女律師 (話外題,這服務處除了律師外,還有學習法律的見習生。每次去都能看到華裔女見習生的麵孔。)向我介紹了我的案件的程序。並強調說填寫給法院的文件(就是一些表格)至關重要。不同案件一定要不同表格。這些表格讓你眼花繚亂。表格能填寫正確,便是成功的開始。
我還了解到,所有提交給法院的文件要在規定時期內交給涉案的另一方。或者原告或者被告。
法律規定,送件人應該是第三者,與案件毫無關係的。美國各地都有一些這種傳送法律文件的公司或持證的個人。也可以雇傭一個年滿18歲以上的成年人。很明顯,法官支持職業機構或者持證的個人。這是因為接受文件的一方,通常是被告,會以各種理由辯解自己沒收到文件。我們可以在網上讀到各種名人的出名案件裏,有這現象。所以,文件的送達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案件的發展。
當送件人親自把文件交到接件人手裏後,送件人要書寫送達證明書,並交給法庭。如果沒能找到收件人或者收件人阻撓接受文件,送件人要把所送達的文件貼在她(他)的門上,然後要經過郵局或快遞公司,把同樣文件寄給收件人。然後出具郵寄證明。
2024年6月6日下午,那要幫助我的中年白人(以下稱 C先生)來到我家。我把準備好的終止租房合同通知書交給了他。這份終止通知書是案件的第一份具有法律效義的材料。是我案件的基礎。
此時,那房客正在自己的房間。我發信息邀請她與C先生見麵。她已知道了見麵的目的,便去了洗手間,采用了老虎不出洞的戰術。
等了她近1小時後,C先生就把通知書貼到了她的房門上。我拍了照片。然後我陪C先生把準備好的另一份郵寄用的投進了街道邊的信箱(出信箱)裏。我也拍了那封信的照片。
請注意一個現象,這封信的收信人是她。而收信人的地址是我的。
很抱歉用了【北京人】一詞。
十分感謝的支持。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