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不惑,不是真的不惑了。
隻是,我們終於學會了,在迷惑中站穩腳,能笑著說一句:“也沒關係,我自己扛。”
十八歲那年滿心憧憬,三十歲那年匆匆打拚,三十二歲那年帶著疲憊與期待落腳鳳凰城。
轉眼之間,歲月已悄悄把我送到了四十歲的門檻上。
這是一道很奇妙的關口。
不再像二十歲那樣,一腔孤勇想闖世界;
也不像三十歲那樣,為了成全某種“成功”而繃得太緊。
四十歲,像一杯泡到剛好的普洱,澀盡回甘。
有時回頭看,那些曾經為之痛哭的夜晚,如今成了飯後笑談;
那些用力抓住的關係、機會、身份,如今也悄然放下,隻留下一個不急不躁的自己。
我不再焦慮自己是否足夠“厲害”;
我更想知道,今天有沒有對自己誠實,是否活得鬆弛、有趣,是否仍然對世界保有溫柔的好奇。
不惑,不是答案的擁有;
是終於願意放下“非要知道”的執念,去感受風,聽從心。
我開始主動聯係老友,哪怕隻是寒暄幾句;
我開始認真煮一壺茶,而不是邊刷手機邊灌咖啡;
我開始為自己的獨處感到安心,不再覺得孤單是一種失敗。
我想認識一些同樣在“中場休息”裏重新站起來的人——
不必多麽成功,但要誠懇;
不必風風火火,但願真誠以對;
可以聊聊電影、旅行、故鄉與老歌,也可以談談工作、人性、信仰和茶。
不惑之年,不是抵達,而是出發。
願我們都能,握著自己的地圖,慢慢走,不慌張。
—— 雅姐 於鳳凰城
七月末,風起雲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