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

是一個故事,不是某一頁——而是整本書,尚未寫完
正文

中美關係回暖,科技股躁動:如何看懂這場資本市場的“預期修複”?

(2025-07-17 14:21:18) 下一個

近期,美股市場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主線:中美關係有望迎來階段性修複,AI芯片出口限製放鬆。這不僅僅是一次“產業鏈鬆綁”,更像是一場關於全球市場信心的預期修複。芯片之上,是估值,是增長,是金融市場對未來風險的再定價。

從這個切口入手,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近期科技板塊,尤其是半導體、AI和量子計算相關個股的火熱,以及市場風格在2025年中的某種悄然轉變。

 

 “芯片鬆綁”隻是開始,釋放的是更大的宏觀信號

7月初,美國有意放寬對中國高端AI芯片的銷售限製,這一消息不僅令英偉達(NVDA)與AMD等芯片巨頭的估值水平再度躍升,也讓整個半導體板塊一掃前幾個月的疲軟。

然而,它的背後,其實牽動的是更大範圍的博弈緩和信號

中國是美債的主要持有國之一,芯片鬆綁意味著合作氛圍趨穩,也可能為後續在美債購買、進出口貿易談判等方麵創造更多空間。

一旦全球貿易環境改善、關稅風險緩解,也將有助於抑製輸入型通脹,為美聯儲未來的政策留出更大的騰挪空間。

因此,芯片行業的強勁不僅是一個行業事件,更是一個宏觀信號的落地,市場開始重估風險與機會。

 

基本麵穩健,美股牛市雖慢但穩

雖然很多人擔心美國高利率周期遲遲不退,但從企業層麵來看,情況遠不如悲觀:

美國銀行最新財報顯示,自4月以來信貸需求明顯回暖,消費端與中小企業貸款恢複較快。

GDP增速與企業營收依然保持溫和增長,這意味著即使暫時不降息,企業本身也沒有出現嚴重問題。

換句話說:美聯儲不急著降息,是因為經濟也不差。

這反而強化了市場對美股基本麵的信心,尤其是AI相關公司的業績兌現,更是成為推動板塊輪動的“業績引擎”。

 

小型科技股:劇烈波動中的機會之門

大科技穩定,而小科技股才是熱錢最愛的遊樂場。

量子計算公司RGTI近日宣布其模塊化36量子比特係統達到了99.5%的保真度,一天股價飆升30%;

CRCL則因穩定幣法案利好迅速大漲;

無人機、火箭等細分賽道,也在“法案扶持+事件驅動”中迎來脈衝式拉升。

這種模式在過去數周內不斷上演,消息+估值+市場情緒共同推動,形成了“小而快”的賺錢效應。

但也需要警惕:波動越大,風險越高。不建議用期權賭動向,拿正股+紀律倉位才是應對震蕩的良策。

 

板塊輪動已啟,風格切換需提早布局

近期阿斯麥(ASML)財報不及預期帶動部分半導體回調,很多強勢股如美光(MU)、邁威爾(MRVL)、ALAB等已提前完成調整。

這也正是重新布局的良機:

資金從高位熱門芯片股逐步切換至前期強勢但已充分調整的“科技次新股”

如APP、OKLO、TEM、HIMS等,有穩定的增長邏輯,一旦市場風格再次切換,彈性十足

此外,網紅經濟、醫療科技、新能源細分龍頭也具備中期布局價值。

核心在於:順著趨勢走,但別追最熱的位置,調整到位、基本麵穩固的小盤股,才是性價比高的選擇。

 

接下來切記!!!

持續追蹤中美政策麵的互動節奏:從芯片到金融、從美債到關稅,政策每一小步都可能影響局部行情

優化倉位配置,適度分散風險:高波動時期不宜重倉單一賽道,需保持流動性

提高執行力,嚴守紀律性,震蕩年更考驗心性,倉位管理才是最終決定收益的關鍵

關注公司基本麵與“事件驅動型催化”:特別是財報季與法案推進節點,是判斷潛力股的關鍵窗口。

但別忘了:風口總在轉變,賺錢靠的是冷靜與提前布局。

在大行情來臨前,做對準備,在風口之中,保持理智。這樣,即使建國先生發了推,也能穩坐釣魚台,靜候漲幅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