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一早,我的友人她因阿爾茨海默症去世,年僅75歲。從確診到病逝不到七年。
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那一天我剛下班回家,看見她就坐在我家小竹凳上,麵前是水裏泡著衣服的塑料盆,手裏拿著小木頭搓衣板,正在給我公公婆婆洗衣服。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感謝她,第二個心理是歉意,應該我洗。
她是出差來京住在我家,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誇我做的飯好吃。還特別送我一件是當時流行的,廬山戀”女主那樣的藍色小碎花白色打底,荷葉邊立領襯衫。居然沒有穿到現在,但是,我記住了她的這份情誼到現在。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家裏已經有洗衣機,但她還是用手洗。讓我知道她不僅勤勞,勤快,而且還節儉過日子,要想的衣服不多,就沒舍得用洗衣機。
她的工作是在一個很大的工廠裏做會計,從進廠做到退休,從沒被換過。說明她業務能力頂呱呱,腦筋頂呱呱。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2018年
她來多倫多旅遊住我家。那時她出現一些小變化,就像大家熟知的概念上的一些變化。例如反複提問或反複說同樣的問題,說了很多次她孩子一家要去美國;地理概念有時也錯位,去了溫哥華,說成是多倫多;明明已經在加拿大,還說要去加拿大;等。但人的整體意識清楚。回國後,經過家人反反複複一而在再而三的勸說,她才終於同意去醫院做檢查。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
後來,她的情況,
一,她不愛吃藥,不覺得自己有病,更不喜歡別人這麽說她。
二,她退休後不喜歡動
三,疫情時期她患高血壓,輕微腦血栓。其它方麵尚可。有專人扶著她走路,幫助她進行腿部康複。
四,她的病情失智症方麵發展很快,漸漸不認識家人,生活不能自理,被送進養老院。再看到她的視頻,是她坐輪椅,是專人推著輪椅,專人照顧她吃飯等等,不細說。最後發展到完全不能自己走路,甚至不能吞咽,不能吃飯。今年8月6日去世。
我腦子裏反複想的是一敬畏生命。
想我友人,她的年齡並不比我大多少,我還活著,我還有很多八十多歲的移民朋友、小區鄰居,都健在,都很好,她的辭世有什麽啟示,反思。
聽話
一定要想辦法勸說病人遵醫囑,聽醫生的話,有病按時吃藥。可以減緩病情,減慢病情的發展,否則會耽誤自己。
動
我想起一段話,是我的鄰居大姐十幾年前對我說的,“這日子啊,不能過得太好,整天讓人伺候著,其實不是好事”。每天要自己動起來,包括家務勞動,身體鍛煉,社會交往。
心態一退休後的心態很重要
我以為情緒、精神、腦神經、身體健康,其實是一個整體。而情緒健康則是首要的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礎。不論遇到何事,都要保持良好心態。
最後一句
逝者安息,生者珍惜,把握當下,好好活著。
再重複一句,我友人她生前一直在一個大型工廠裏擔任會計,幾十年如一日。她的頭腦是多麽清楚啊,業務能力一定沒得說。而現在她卻因為標題上的這個病而辭世。
結尾一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