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看看另一種賭牌形式,英文是BlackJack, 也叫21點。
簡單來說二十一點,就是手上的牌最大二十一點,過了重新算,誰的牌大、或者說誰的牌最接近二十一點誰就贏。這種玩法曆史悠久,早在16世紀法國就開始出現。
二十一點遊戲流程簡述如下:
遊戲開始時,玩家先下注,下注後莊家和每個玩家各發兩張牌。玩家的兩張牌是明牌(正麵朝上),而莊家的牌一張是明牌,另一張是暗牌(麵朝下)。
接下來是玩家選擇:
1. 要牌(Hit):玩家可以要求再發一張牌,增加點數。
2. 停牌(Stand):玩家選擇不再要牌,保持當前的點數。
3. 加倍(Double Down):玩家可以將原始賭注加倍,且隻允許再拿一張牌。此選項通常在牌麵較強時使用。
4. 分牌(Split):如果玩家手中有兩張相同點數的牌,可以選擇將其分開成兩手牌,每手牌再加一張牌,分別繼續遊戲。每手牌需要單獨下注。
5. 提前認輸(Surrender):在一些賭場,玩家可以選擇投降,在初始發牌後放棄這局遊戲並拿回一半的賭注。
莊家的規則是:
• 莊家按照21點規則行事,通常莊家必須在點數少於17時要牌,17點或以上時停牌。
• 如果莊家的手牌超過21點,也叫爆了,玩家贏得這一局。
如果“百家樂”是一個純粹靠猜的遊戲,無論智商高低,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那麽“二十一點”就是結合了純數學、邏輯推理、概率優化和心理素質的賭博,絕對是一場智力競賽的遊戲。
今天的主角名叫陳立真,是一位加州的華裔青年,九十年代中期在洛杉磯獲得了電腦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在洛杉磯的巴薩帝納噴射推進實驗室擔任電腦程序設計師。
巴薩帝納噴射推進實驗室,簡稱JPL,是美國NASA下屬的頂級太空研究機構,是人類探索深空的“大腦和雙手”,從火星到星際空間,它重新書寫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用當時的眼光看陳先生個人,多少有點張揚:喜歡穿色彩鮮明的花襯衫,熱衷於駕機車,開寶馬。在牌桌上也是一副富家少爺的作派,邊玩邊嘮嗑,哪支球隊打得如何、地區緊張局勢和國際熱點等等都是他的話題,出手押注也是一擲千金的闊少做派。
工作之餘,陳先生和其他數名來自高科技工作的華裔朋友集資,然後推出代表,運用他們高超的算牌技術,在各大賭場玩二十一點遊戲,每次都能贏錢。
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妻子經常和他做搭子,在牌桌上一唱一和,同頻共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他妻子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耳濡目染,人也聰明,心算能力和對出牌點數的記憶力超強。常常以普通小白玩家的麵貌出現,實際上是一位算牌手。
除此之外,她有一個獨門絕技,她的耳朵會動,每次用耳朵的抖動來發出信號,這種特異功能遠超用手摸頭摸鼻子狠眨眼之類的傳統手法發信號,隱蔽性強,很難被注意到。傳統發信號的方式幾次下來就會被賭場捕捉到而識破。
說一下所謂的算牌技術。
簡單來說算牌依賴於玩家對已發牌的記憶、對剩餘牌堆的估算以及對每個回合最佳行動的判斷。
在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的賭場通常用使用六副牌,有些堵場也會用8副牌,其中六副牌會更難計算,意味著靠天賦異稟算牌的難度會更高。
如果有人對數字特別敏感,記憶力也超強,那麽對已經出過牌的數字印象會很深,由此可以推算出剩餘牌的大致數字。一旦自己加上同伴手裏拿到有利的點數牌,由此可以推出莊家大概率牌的點數不會理想時,做出要牌、停牌或者加倍的決策。
自然界有一套恒定的模式,人稱規律,不過短期內的不確定性和偶發不合理的波動也如影隨行。
玩家之前設定好的一套策略,比如點數高牌多有利於玩家,低牌多有利於莊家,何時下重注的時機也並非不會出意外,連續幾次失手會短期影響到玩家的心態,心理承受能力崩潰,因而懷疑自己既定的策略和方向。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理論家去實際操作並不一定勝於實際操作者。
相反實踐者憑經驗和直覺,在錯綜複雜的局麵裏反而遊刃有餘進退自如。
有人擅長決勝千裏,有人適合衝鋒陷陣,分工不同有利於更理智也更冷靜有效地按照之前商定好的策略操作。
這種彼此串通打牌行為是違規行為,是賭場嚴禁的。所以彼此之間會用不易被發現的暗號來示意對方。
由於監控的發達,這種彼此串通的行為會被很快發現,盡管不斷改變發暗號方式,但次數多了依然會被發現。
賭場運用了時下最先進的臉部識別係統,以鑒別出看來完全不相幹的幾個人之間的關係,對一些看起來正常但是結果卻對賭場不利的肢體語言和誇張的表情加強了監控,任何表情和行為會被認定是暗示或者發送信號。
同時對頻繁出入賭場而又常常贏取不少籌碼的玩家特別留意。
由於小陳每次下注贏錢的數額不小,加上次數頻繁,很快就引起了賭場的注意。
一次他前往賭場去玩的時候,在賭場裏被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