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許定財心

許許定財心 - 財自在心自由
正文

如何安其心:向內的信仰和向外的商業化

(2025-05-06 22:26:30) 下一個

如何安其心:向內的信仰和向外的商業化

關於“我是誰”,有人說,you are who you connect;也有人說,you are what you eat,you are what you read。各有道理
而我越來越相信——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今天,就剛好碰到一個關於“信仰與熱愛”與“現實商業化”如何共處的場景

Part1問卷裏的信仰與被遺忘的道家

收到本地健康中心寄來的一個問卷,大概是為了搜集社區用戶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家庭收入啦,性別、性取向(還好,性取向的選項沒有列幾十項),還有像“你最近有沒有因為經濟原因在購物方麵遇到困難”、“是否沒錢支付賬單”、“夠不夠錢買食物”等等。

我心裏想,這類調查到底能不能真正幫到那些正等著去食物銀行排隊、領飯吃的人?也許對他們來說,等這張表分析出結果,已經太晚了吧。不過我還是挺感恩的,至少目前我自己在這方麵還沒有這樣的需求。

問卷裏還有一個關於“信仰”的部分,我一看:嗬,有兩個不認識!不過我懶得查了,就先照抄在這兒了:

表格裏還有一項是“你的宗教或靈性信仰(可多選)”。

What is your religious or spiritual affiliation? (Select ALL that apply)

Agnosticism

Animism or Shamanism

Atheism

Bha'l Faith

Buddhism

Christian Orthodox

Christian, not included elsewhere on this list

Confucianism

Hinduism

Islam

Jainism

Judaism

Native Spirituality

Pagan

Protestant

Rastafarianism

Roman Catholic

Sikhism

Spiritual

Unitarianism

Zoroastrianism

Other

No religious or spiritual affiliation

Do not know

Prefer not to answer

這一長串,看得我忍不住笑了。你看,人家佛教、儒家都列進去了,道家居然沒影兒!明顯這個列表的人文化常識有點欠缺嘛~當然我是開玩笑的。且不管它這個列表是否科學,它確實反映了現實,道家作為信仰,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有限,所以在這類官方統計裏才會被忽略。

不過如果我們以“哲學”來看,道家的存在感還挺在線!老子的《道德經》被翻譯成近百種語言,很多世界級哲學家都對它讚歎不已,覺得不可思議。《道德經》區區五千字(其實還有些內容是重複的),說清了宇宙運行的底層邏輯——海德格爾讀完後感歎:這才是真正的存在主義。

Part 2|藝術申請、公益上頭

今天還做了另一件事:向本地一個藝術中心提交了proposal,回應他們的一個公開征集(Call for Artist)。我整理了已有的創意點子,精簡後發了出去。

事後和朋友分享說,如果他們不批經費,我就打算自己sponsor自己,照樣做這場社區活動。第一個回複我的是小銳。她手動點讚。

結果我自己立馬意識到自己又在走老路,自嘲,說“我又上頭了”,又想為愛發電——這個“成本回本”的概念還是沒紮根,怎麽我的商業化頭腦,總是半路“跑偏”?感覺這條“商業思維轉向之路”,真是“道阻且長”啊。

感覺自己還是常常在“想做有意義的事”與“必須有商業邏輯”之間搖擺。

但我也知道,想在金錢與理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我還是得多接觸人,多體會、多嚐試。

不過也沒關係啦,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和人接觸、交流——從人那裏汲取能量,始終是我動力的來源。

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今天的現實場景:信仰與熱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和商業化做出平衡。沒有標準答案,隻有不斷嚐試和傾聽內心的聲音。

道家對於我來說,不在於是否流行,是否傳播廣泛,是否有商業價值,它是我的“本自”有和鳴。這種信仰級別的我心安在,此生既相知,夫複何求。

商業對我來說是種遊戲。會拿出遊戲精神升級打怪。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